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喜馬拉雅小熊貓

鎖定
喜馬拉雅小熊貓(學名:Ailurus fulgens):小熊貓科、小熊貓屬的一種小型哺乳動物。體重一般約為5千克左右,體長40-63釐米,尾長為體長的一半以上。軀體肥壯,身上被有粗的紅褐色長毛,絨毛灰褐色,甚為豐厚。鼻端、眼圈為黑褐色,鬍鬚為白色。嘴周圍、鼻上部、兩頰、眼眉上都有白斑。頭部前額為棕黃色或淡黃棕色。頸下及腹部為黑褐色,腹部毛短,色稍淺。四肢和足掌都為黑色。喜馬拉雅小熊貓的毛色無冬夏毛的差異。
棲息於常綠林、混交闊葉林、落葉林、針葉混交林和帶竹叢林下的針葉林,偏好冷杉林。棲居於大的樹洞或石洞、岩石縫中。早晚出來活動覓食。主要食物是竹葉和竹筍,也吃昆蟲、蠐螬、地衣和水果。主要分佈於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包括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中國西藏和雲南西部。
中文名
喜馬拉雅小熊貓 [5] 
拉丁學名
Ailurus fulgens
別    名
西方小熊貓
外文名
Himalayan red pand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食肉目
小熊貓科
小熊貓屬
喜馬拉雅小熊貓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裂腳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F. G. Cuvier, 1825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 [2] 

喜馬拉雅小熊貓動物學史

1821年11月,英國駐印軍的一位少將托馬斯·哈德威克(T.Hardwick)在駐地發現小熊貓,並根據在附近的觀察,把小熊貓作為哺乳動物的一個新屬。根據小熊貓的叫聲,他把小熊貓稱為"Wah",還準備將其作為學名。作為第一個發現小熊貓的人,哈德威克在倫敦林奈學會宣讀了自己的發現,但是他的的論文直到1827年才在《林奈協會學報》上發表,此時小熊貓已被法國動物學者弗列德利克·居維葉命名。 [7] 
1824年,居維葉看到來自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小熊貓標本後相當激動,根據它火紅光亮的毛皮把它叫作“火紅貓”,因此以希臘文中“火焰色的貓”(Ailurus fulgens)作為其學名。2020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研究認為小熊貓種內已產生遺傳分化(在分類學中,把有亞種分化的種稱為多型種,沒有分化的叫單型種。凡是多型種首次定立種名時所依據的地方性種羣,即稱指名亞種,其他亞種一般冠上地區稱謂。),並形成獨立的指名亞種與小熊貓川西亞種。 [1] 
隨着分子生物學發展,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院士團隊利用種羣基因組學方法,揭示小熊貓應該分為喜馬拉雅小熊貓和中華小熊貓兩個物種。2020年的研究結果認為兩類種羣約於22萬年前即分家,其後鮮有遺傳上的交流,故建議將小熊貓指名亞種提升為種階並命名為喜馬拉雅小熊貓。另一方面,分子系統學分析認為,亞種之間沒有遺傳差異。 [1]  [3] 

喜馬拉雅小熊貓形態特徵

喜馬拉雅小熊貓外觀與中華小熊貓相似,體長40-63釐米,尾長為體長的一半以上,體重一般約為5千克左右。該物種成獸全身被有紅褐色粗的長毛,但有的個體在臀背部有鮮亮的橙黃色毛尖,絨毛灰褐色,甚為豐厚。鼻端、眼圈為黑褐色,鬍鬚為白色。嘴周圍、鼻上部、兩頰、眼眉上都有白斑。喜馬拉雅小熊貓較中華小熊貓身骨較窄、頭骨較短,全身呈棕紅褐色,臀背部有較為鮮亮的橙黃色毛尖,額頭部分為淺黃棕色,面部白色區塊比較多,尾巴環紋為紅褐與黃白色相間,有時白環較不明顯;體型較中華小熊貓稍小。 [1]  [4] 
喜馬拉雅小熊貓

喜馬拉雅小熊貓棲息環境

喜馬拉雅小熊貓棲息於常綠林、混交闊葉林、落葉林、針葉混交林和帶竹叢林下的針葉林。偏好棲息於與竹子灌木叢相關的冷杉林中,因為冷杉林是常綠的,能提供更好的覆蓋和安全性,也提供了更好的築巢地點和樹洞。該物種一般選擇靠近水源的棲息地。然而,不同地區對喜馬拉雅小熊貓的棲息地要求各不相同。例如,在不丹的普魯姆森拉國家公園(Phrumsengla National),靠近水源的棲息地並不是喜馬拉雅小熊貓存在的重要預測因素。有喜馬拉雅小熊貓證據的地塊內有21種樹木和12種林下物種:主要樹種是喜馬拉雅鐵杉(Tsuga dumosa)和作為林下樹種的亞洲小檗 (Berberis asiatica)。喜馬拉雅小熊貓的存在與距水源和冷杉林的距離呈顯著正相關。倒下的原木、樹樁和與最近水源的距離對喜馬拉雅小熊貓棲息地的利用有積極影響。喜馬拉雅小熊貓在温暖的月份使用較高的海拔,而在冬季使用較低的海拔。 [8] 

喜馬拉雅小熊貓生活習性

喜馬拉雅小熊貓生活在高山的岩石和樹木之間,爬起來很敏捷(儘管它的尾巴不能抓握)。主要在地面上覓食。夜行動物,可以單獨、成對或成家庭生活。生活在距離最近的水源10-1000米之間,平均距離為242米(SD=334.65)。大多數喜馬拉雅小熊貓記錄是在距水源100米以內發現的。由於竹葉含水量低,喜馬拉雅小熊貓經常需要喝水。對靠近水源的偏好也與節省體能和避免捕食者有關,從而避免更長的旅行距離來取水。 [8] 
喜馬拉雅小熊貓平日棲居於大的樹洞或石洞、岩石縫中。早晚出來活動覓食,白天多在洞裏或大樹的蔭深處睡覺。睡時好把頭蜷縮在四肢中,前肢抱住頭部,以尾覆蓋在身上。有時兩腳下垂高卧於樹枝上。善於攀爬,往往能爬到高而細的樹枝上休息或躲避敵害。由於它腳底長有厚密的絨毛,因此也適於在林下滑濕的苔蘚地或岩石上行走。走路時前足內彎,步態蹣跚,與熊相似。平時行動緩慢,性情較為温馴,很少發出叫聲。聽覺與視覺較遲鈍,嗅覺也不特別靈敏。一般單隻或成對或集小羣活動。無冬眠習性,下雨、雪時多在岩石縫隙中或大樹樹蔭深處躲避雨雪。 [8] 
研究表明,喜馬拉雅小熊貓的存在與人類的基礎設施的存在顯著正相關。這可能反映了喜馬拉雅小熊貓的臨時存在或短暫訪問,同時在被這些線性基礎設施分割的森林的另一邊四處尋找食物、新的家園或交配夥伴。 [8] 
竹葉和竹筍是喜馬拉雅小熊貓的主要食物,昆蟲、蠐螬、地衣和水果作為補充。 [8] 

喜馬拉雅小熊貓分佈範圍

喜馬拉雅小熊貓主要分佈於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包括尼泊爾、不丹、印度北部、緬甸北部、中國西藏和雲南西部。與中華小熊貓的分佈以雅魯藏布江為界線。 [1]  [6] 
喜馬拉雅小熊貓分佈圖 喜馬拉雅小熊貓分佈圖 [6]

喜馬拉雅小熊貓繁殖方式

喜馬拉雅小熊貓在交配季節氣味標記增加,雄性通過在樹上撒尿或摩擦肛門生殖器區域來留下氣味。交配季節是初冬,每年繁殖一次。繁殖通常發生在春季和夏季,大多數幼崽在6月出生。一窩通常有1-4只幼崽不等。該物種妊娠期約為134天。雌性在分娩前六週左右變得明顯沉重和昏昏欲睡。分娩前幾天,雌性開始攜帶築巢材料(樹枝、草、樹葉)到合適的築巢地點。在野外,巢可能是空心樹或岩石縫隙。在圈養環境中,箱子、空心圓木或其他人造巢穴都可以作為巢穴。所有出生都發生在下午4點到早上9點之間,這是最活躍的時期。幼崽在12個月左右達到成體大小,並在18個月左右性成熟。 [9] 
出生後,雌性會迅速清潔幼崽,並在最初幾天的60%到90%的時間裏陪伴它們。母親通過出生後不久建立的嗅覺線索來識別自己的孩子。一週後,雌性會花更多時間離開巢穴,每隔幾個小時就會回來餵養和梳理幼崽,並保持巢穴清潔。幼崽在巢中待約90天。第一次離開巢穴在晚上。幼崽和母親關係密切,直到幼崽在下一個繁殖季節開始時變得好鬥。雄性在撫養和照顧幼崽方面的作用很小或根本不存在。 [9] 
野外預期壽命是8-10年,已知最長可達14年。性成熟或生殖成熟年齡平均18個月。 [9] 

喜馬拉雅小熊貓保護現狀

喜馬拉雅小熊貓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ver3.1——瀕危(EN)。 [2]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11] 

喜馬拉雅小熊貓種羣現狀

瀕臨滅絕的喜馬拉雅小熊貓的生存受到不斷增長的人類活動的威脅,導致前所未有的棲息地退化和喪失速度。棲息地喪失、破碎化和退化是分佈國家喜馬拉雅小熊貓種羣面臨的一些主要威脅。森林資源的採伐和基礎設施開發是小熊貓棲息地破壞和破碎化的一些主要驅動因素。棲息地喪失是種羣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影響對環境變化敏感的瀕危物種。 [8] 
偷獵和毛皮非法貿易已被確定為對喜馬拉雅小熊貓的重要威脅,儘管它們的強度在不同國家有所不同。自由放養的家犬也威脅着喜馬拉雅小熊貓和其他野生動物。在尼泊爾和不丹,有流浪狗殺死喜馬拉雅小熊貓的報道(2011年)。 [8] 
七種類型的干擾,包括四種自然干擾(死竹、山體滑坡、食肉動物的存在和自然倒下的原木)和三種人為干擾(植物干擾、牲畜和基礎設施)。在檢驗喜馬拉雅小熊貓棲息地利用與干擾變量之間關係的最佳擬合模型中,既沒有死竹也沒有保留山體滑坡。只有植物干擾和基礎設施顯著影響喜馬拉雅小熊貓棲息地的使用。儘管該物種避開有植物干擾的區域,但其棲息地的使用與基礎設施的存在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 [8] 
植物干擾可歸因於牲畜放牧,因此反映了牲畜存在的間接影響。對於大多數不丹農村人來説,牲畜是他們生計的基礎,而且大多數牲畜主人都依賴森林獲取飼料。這些家養動物大多是非生產性品種,自由放養,它們共享喜馬拉雅小熊貓棲息地放牧。 來自牛的競爭確實對喜馬拉雅小熊貓棲息地的利用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