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喜春來·春宴

鎖定
《喜春來·春宴》是金元之際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組曲,共四首小令。第一首寫人們歡慶春天的到來,為之相邀相聚喜排春宴;第二首着重刻畫人們賞花折枝慶春來的雅興;第三首主要寫人們在春宴上的歌舞歡慶;第四首突出描寫人們宴會之餘尋訪、賞玩春花的逸興。四首曲子寫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象,渲染了一幅美麗動人的春景圖,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如墮春風,神迷春花,沉浸於春聲春色中。全曲清新婉約,麗而不綺,纖而不佻,別具風致。
作品名稱
喜春來·春宴
作    者
元好問
創作年代
元代
出    處
全元散曲
作品體裁
散曲
作品別名
【中呂】喜春來·春宴

喜春來·春宴作品原文

【中呂1】喜春來2·春宴
春盤宜剪三生菜3,春燕斜簪七寶釵4。春風春醖透人懷。春宴排,齊唱喜春來。
梅殘玉靨香猶在5,柳破金梢眼未開6。東風和氣滿樓台。桃杏拆7,宜唱喜春來。
梅擎殘雪芳心奈,柳倚東風望眼開,温柔樽俎小樓台8。紅袖繞9,低唱喜春來。
攜將玉友尋花寨10,看褪梅妝等杏腮11,休隨劉阮到天台12。仙洞窄,且唱喜春來。 [1] 

喜春來·春宴註釋譯文

喜春來·春宴詞句註釋

  1. 中呂:宮調名,為元曲常用宮調之一。
  2. 喜春來:曲牌名,又名陽春曲,屬北曲中呂宮。
  3. “春盤”句:立春那天,人們常用生菜、春餅等裝盤,邀集親友春遊,慶賀春的到來。生菜,即萵苣葉,生熟皆可食。立春那天,人們常用生菜、春餅等物裝盤,叫作春盤,邀集親友野遊,以慶賀春天來臨。
  4. 七寶釵:用多種寶物裝飾的婦女用的首飾。“七”為虛數。
  5. 玉靨(yè):似玉的臉頰,此處指梅花瓣。靨,本指人面頰上的酒窩,這裏代指面頰。
  6. 柳破金梢眼未開:破,指嫩芽剛出。金梢,嫩黃色的樹梢。眼未開,喻指柳葉尚未長出,早春時節,柳條初生的葉子好像人睡眼初張,稱為“柳眼”。
  7. 桃杏拆:桃花和杏花剛剛綻蕾欲放。拆,裂開,似“坼”字之誤。
  8. 樽俎:樽:古代的酒器。俎,古代祭祀或宴會時放肉的器物,這裏代指飲酒賞春。
  9. 紅袖:指宴會中的歌女。
  10. 玉友:酒名,這裏泛指美酒。花寨:指有美景的地方。
  11. 梅妝:即梅花妝。據唐代韓鄂歲華紀麗》記載,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人日(農曆正月初七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於額上,成五出之花,拂拭不去,皇后留之,遂有梅花妝。這裏指梅花落辦。杏腮:杏花像美人的香腮一樣紅潤。
  12. 劉阮到天台:劉是劉晨,阮是阮肇。相傳永平年間,劉、阮二人同入天台山釆藥,路遇兩個女子,邀他二人到家中作客,留住半年之久。後因思鄉,還歸故里,到家後始知子孫已歷七世。事見南朝劉義慶幽明錄》和《藝文類聚》。天台山,在浙江天台縣北,景色秀麗。 [2-5] 

喜春來·春宴白話譯文

立春到來,應該採摘生菜和各種果蔬裝滿春盤;佩戴的春燕上斜斜地裝飾着七寶釵。春風吹送着酒釀的香氣透人心脾。排好春宴,大家一齊歌唱着《喜春來》。
梅花雖殘,那潔白的花瓣上香氣還在。柳樹抽芽梢頭一片嫩黃,柳葉兒還沒長出來。春風和煦,吹滿樓台。桃杏花苞兒剛裂開,這種情景正該高唱《喜春來》。
梅花托着殘雪花蕊生冷,柳枝隨着東風搖擺,像少女的眼睛張開。小樓台的宴席上擺滿了盛酒肉的樽俎,賓主一起嗨。舞女紅袖繞身,歌女低聲唱着《喜春來》。
宴會後,攜帶美酒步出樓台賞花,看紅梅褪妝,又看杏花初開。不要跟隨劉晨、阮肇到天台。天台山的仙洞那麼狹窄,難以盡興,還不如先唱一曲《喜春來》。 [1] 

喜春來·春宴創作背景

根據題名“春宴”,可知這四首小令是在春天招待客人的宴會上所寫的詠春曲。從內容看,這組散曲當為在金亡後作者退隱故鄉時所作。 [6] 

喜春來·春宴作品鑑賞

喜春來·春宴整體賞析

這組散曲共四首,全部寫的是春景,表現春天到來時作者喜悦的心情。全曲清新婉約,麗而不綺,纖而不佻,別具風致。
第一首曲子描寫了民間的立春習俗和迎春的歡悦。此曲句句有“春”,着意渲染迎春氣氛,節令特徵鮮明。春盤、春燕、春風、春醖、春宴、春歌,一派祥和的春氣象,令人心醉。四首散曲中,以第一首的體式最為特別,散曲採用了巧體中的嵌字體形式。嵌字體可每句都嵌同一個字;或分嵌限定的某些字,如貫雲石清江引·立春》每句之首分別冠以“金、木、水、火、土”五字,每句又都用一個“春”字;又有的則是嵌數目。嵌字體以構思奇特取勝,其中也能表達一些特別的思想感情,在加強語氣、增加形式美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此曲描寫了民間的立春習俗和迎春的歡悦。人文與自然交融,動與靜交替,意趣盎然。運用嵌字體連連詠歎春之到來,表現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第二首曲子描寫了春天的美好。曲中用梅殘香猶在,柳眼未開,東風和暖,桃杏綻蕾欲放等句渲染了一幅美麗動人的春景圖,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使人如墮春風,神迷春花,沉浸於春聲春色中。其內容不在“宴”,而在“春”。春之所以美,就在於“處處春芳動,日日春禽變”(梁蕭繹《春日》)。萬物生輝就在這“動”與“變”的韻律中競相展現。曲中所寫也正是透過春日春風中的梅、柳、桃、杏的變化,以一種興奮與喜悦的心情,唱出了早春的神韻,並預示着一個柳綠花紅、春態婀娜的景象就在眼前。
第三首曲子描繪了春宴現場的情景。梅花托着白雪,柳枝隨風飄拂。小樓台在玉梅、白雪的映照下,在柳枝的圍護下,盛酒和盛肉的樽俎,擺滿了宴席,主人與賓朋一面歡宴,一面觀看歌舞,好不熱鬧。“柳倚東風望眼開”是説柳枝倚靠這東風,隨風搖擺,像少女睜開的眼睛一樣,一張一合。這句用的是擬人手法,寫出了柳枝的妖嬈。
第四首曲子描述宴會後賞花的逸興。春宴過後,攜扶友人帶着美酒步出樓台觀花,看過褪妝的紅梅,又觀剛剛開放的杏花,面對此情此景,作者詩情滿懷,聯繫自己的身世,發出了感慨:“休隨劉阮到天台。仙洞窄!”在這裏作者表示,不與元朝統治者合作,但又要高出劉、阮一籌,決不隱逸避世,而是要擔當起編撰金史的歷史重任。這一句點題,説明了全曲的主旨。元好問自金亡後,一直不仕,在故鄉構築野史亭,專心致志,纂修金史,修成《壬辰雜編》《中州集》,保存了金代的作品和史料。作者在飲宴賞春時,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責任,實在難能可貴。
這四首曲作通過擬人寫梅花凋謝。古代文人多用殘、破以形容年輕女子初嘗情事或合歡甜蜜後的一種情狀,看似婉約含蓄,實則直露通俗。這組散曲正是元曲“直”“俗”特點在早期的一種體現,因此説,這組曲子開了元曲風格之先河。 [7-9] 

喜春來·春宴名家點評

北京大學教授肖東發、李勇《散曲奇葩:散曲歷史與藝術特色》:這是一組以梅比喻少女的散曲。曲文充滿春天的生機和歡樂的氣氛,調子舒暢而和諧,在歡樂中透露出作者的政治抱負。 [6] 

喜春來·春宴作者簡介

元好問(1190—1257),金元之際文學家。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啓後的橋樑。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詩作成就最高,“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10] 
參考資料
  • 1.    悦讀坊.如歌的詩詞曲賦(下).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278-279
  • 2.    傅德岷 餘曲 等.元曲名篇賞析.成都:巴蜀書社,2012:117-118
  • 3.    谷雲義 馮宇 等.中國古典文學辭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216-1217
  • 4.    尚 儒.元曲三百首.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5:16
  • 5.    張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2
  • 6.    肖東發 李勇.散曲奇葩:散曲歷史與藝術特色.北京:現代出版社,2014:9-10
  • 7.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圖館.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4
  • 8.    趙其鈞.元曲舉要.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1-2
  • 9.    蔡踐解譯.元曲全鑑(典藏版).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2-3
  • 10.    郝樹侯.元好問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