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喜彩君

鎖定
喜彩君,1932年出生,原名王秀珍,曾用藝名小鴻巧蘭。河北省豐潤縣人,評劇女演員,工青衣花旦。出身梨園世家,11歲從師吳壽朋、張潤時學唱評劇河北梆子,又拜陸世巨、王瑤琴學京劇花臉,並向水蓮珠學習山西蒲劇。
中文名
喜彩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中國
出生日期
1932年
職    業
評劇演員
代表作品
石玉蘭

喜彩君人物簡介

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初,隨父王萬良在北京、天津和山東、山西一帶演出。曾參加芙蓉花、喜彩蓮鴻巧蘭等戲班演出。

喜彩君演出劇目

1954年加入哈爾濱市評劇團。1956年在現代評劇《石玉蘭》中扮演劉淑華,獲黑龍江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表演獎。1957年調入牡丹江市評劇團。1985年調入黑龍江省藝術學校評劇科任教。她從藝40餘年,主演了《珍珠衫》(飾王三巧)、《桃花庵》(飾陳妙常)、《杜十娘》(飾杜十娘)、《武則天》(飾武則天)、《謝瑤環》(飾謝瑤環)、《湖江春色》(飾李書記)、《江姐》(飾雙槍老太婆)等150餘出劇目。 [1] 

喜彩君藝術特點

喜彩君嗓音渾厚,音域寬廣, 吐字清楚,板頭瓷 實。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逐漸形成了韻味濃重、低迴沉鬱、紅火高亢、節奏多變的演唱風格。她善於根據情與人物的需要,將兄弟劇種的腔調融合、吸收到評劇唱腔中,為評劇唱腔注入新鮮的血液。她除本工外還兼老旦、彩旦、花臉、小生等行。

喜彩君演繹生涯

近30年來,她曾扮演過《秦香蓮》中的花臉包公、《寶玉哭靈》中的小生寶玉、《奪印》中的彩旦爛菜花、《御河橋》中的老旦宣母等。她曾參與哈爾濱市評劇團代表劇目《白蛇傳》的唱腔創作,其中白素貞、許仙的唱腔,被收入由中國戲曲研究院編的《評院唱腔選集》第三集。
1964年她還參加了大型現代評劇《湖光春色》的唱腔設計,將越劇中的(清板)運用到評劇唱腔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李書記的音樂形象。她為《江畔一支梅》中的"媽媽呀 ,保時能見你的面"的唱段設計了新穎別緻的女聲越調唱腔,由中國唱片社於1958年灌製唱片,1978年演出《江姐》,她在雙槍老太婆的唱腔中吸收了京劇花臉的旋律,並採用了向下擴展音域的創腔手法,使唱腔堅實粗獷,突出地表現了雙槍老太婆的性格,亦由中國唱片社於1978年灌製唱片。喜彩君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