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喀西茄

鎖定
喀西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 Jacquem. )是茄科 ,茄屬直立草本至亞灌木植物,高可達3米,葉闊卵形,裂片邊緣又作不規則的齒裂及淺裂;上面深綠,下面淡綠,蠍懇狀花序腋外生,短而少花,萼鍾狀,綠色,裂片長圓狀披針形,花冠筒淡黃色,冠檐白色,花葯在頂端延長,子房球形,成熟時淡黃色,花期春夏,果熟期冬季。
中國雲南,廣西等地有分佈。印度喀西山區也有分佈。喜生於海拔1300-2300米的溝邊,路邊灌叢,荒地,草坡或疏林中。
喀西茄於2016年12月12日 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列為: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1]  喀西茄果實含有索拉索丁,是合成激素的原料,燒成煙可以燻牙止痛。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2] 
中文名
喀西茄
拉丁學名
Solanum aculeatissimum Jacquem. [8]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茄目
茄科
茄屬
喀西茄
命名者及年代
C. B. Clarke ,1883

喀西茄形態特徵

喀西茄的葉枝果
喀西茄的葉枝果(16張)
直立草本至亞灌木,高1-2米,最高達3米,莖、枝、葉及花柄多混生黃白色具節的長硬毛,短硬毛,腺毛及淡黃色基部寬扁的直刺,刺長2-15毫米,寬1-5毫米,基部暗黃色。葉闊卵形,長6-12釐米,寬約與長相等,先端漸尖,基部戟形,5-7深裂,裂片邊緣又作不規則的齒裂及淺裂;上面深綠,毛被在葉脈處更密;下面淡綠,除被有與上面相同的毛被外,還被有稀疏分散的星狀毛;側脈與裂片數相等,在上面平,在下面略凸出,其上分散着生基部寬扁的直刺,刺長約5-15毫米;葉柄粗壯,長約為,葉片之半。
蠍懇狀花序腋外生,短而少花,單生或2-4朵,花梗長約1釐米;萼鍾狀,綠色,直徑約1釐米,長約7毫米,5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約1.5毫米,外面具細小的直刺及纖毛,邊緣的纖毛更長而密;花冠筒淡黃色,隱於萼內,長約1.5毫米;冠檐白色,5裂,裂片披針形,長約14毫米,寬約4毫米,具脈紋,開放時先端反折;花絲長約1.5毫米,花葯在頂端延長,長約7毫米,頂孔向上;子房球形,被微絨毛,花柱纖細,長約8毫米,光滑,柱頭截形。漿果球狀,直徑約2-2.5釐米,初時綠白色,具綠色花紋,成熟時淡黃色,宿萼上具纖毛及細直刺,後逐漸脱落;種子淡黃色,近倒卵形,扁平,直徑約2.5毫米。花期春夏,果熟期冬季。 [3]  [9] 

喀西茄產地生境

中國分佈: [11] 
河北:
贊皇
黑龍江:
哈爾濱
江蘇:
南京
浙江:
平陽、舟山、龍泉
福建:
福州、永泰、廈門、莆田、將樂、泰寧、永安、漳州、武夷山
江西:
九江、贛州、龍南、井岡山
河南:
盧氏
湖南:
祁東、洞口、桑植、桃江、宜章、東安、花垣
廣東:
廣州、翁源、深圳、徐聞、封開、梅州、大埔
廣西:
武鳴、隆安、柳江、鹿寨、融安、融水、桂林、臨桂、靈川、興安、永福、灌陽、龍勝、梧州、蒙山、岑溪、北海、合浦、浦北、桂平、玉林、博白、百色、田陽、田東、平果、靖西、那坡、樂業、田林、隆林、賀州、鐘山、東蘭、羅城、巴馬、大化、宜州、象州、寧明、龍州
海南:
三亞、白沙
重慶:
北碚、黔江、合川、南川、城口、豐都
四川:
成都、都江堰、攀枝花、米易、鹽邊、納溪、敍永、廣元、青川、樂山、馬邊、屏山、天全、馬爾康、瀘定、西昌、木裏、德昌、會東、金陽、昭覺、冕寧、甘洛、雷波
貴州:
貴陽、遵義、赤水、普定、銅仁、德江、興義、興仁、貞豐、望謨、冊亨、安龍、錦屏、榕江、從江、雷山、荔波、羅甸
雲南:
昆明、宜良、祿勸、師宗、玉溪、江川、澄江、易門、峨山、新平、元江、保山、騰衝、龍陵、巧家、綏江、鎮雄、思茅、景東、鳳慶、永德、鎮康、耿馬、滄源、雙柏、元謀、祿豐、蒙自、屏邊、建水、石屏、元陽、金平、綠春、河口、文山、硯山、麻栗坡、馬關、富寧、西雙版納、景洪、勐海、勐臘、大理、漾濞、巍山、雲龍、洱源、鶴慶、瑞麗、潞西、梁河、盈江、隴川、瀘水、福貢、迪慶
西藏:
察隅
陝西:
旬陽
甘肅:
文縣
台灣:
新竹、苗栗、台東
印度喀西山區也有分佈。喜生於海拔1300-2300米的溝邊,曠野,路邊灌叢,荒地,草坡或疏林中。 [3]  [10] 
喀西茄 喀西茄

喀西茄主要價值

【藥用部位】以果實入藥。 [4] 
【主要成分】含茄解定、邊茄鹼和茄解鹼。 [4] 
【性味功能】味微苦;性寒;小毒。祛風止痛;清熱解毒。 [4] 
【主治】風濕痹痛;頭痛;牙痛;乳癰;痄腮;跌打疼痛。 [4] 

喀西茄植物危害

喀西茄為一種大型具刺雜草或亞灌木,全株含有毒生物鹼,未成熟果實毒性較大,人和家畜誤食可導致中毒。 [5] 

喀西茄防治方法

控制方法:苗期人工剷除,結種前人工拔除。化學防除,如利用草甘膦、百草枯等。該種具有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需嚴控人為擴散。 [5] 
防治措施:有效地防治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建立早期預警、監測機制,在引進外來物種時,更應加強防範意識,必須高度關注外來物種在引進和推廣中所可能引發的生態安全問題;從法制高度重視生物入侵問題;成立包括各行業在內的相關的統一管理協調組織,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防止外來雜草物種的入侵和危害;注意保護環境,減少水域富營養化,維護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 加大宣傳培訓力度: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通過電視、報刊、廣播、網絡等形式廣泛宣傳。張貼“外來有害入侵生物識別與防治技術掛圖”,舉辦防控技術培訓班,發動羣眾參與到防控工作中,形成全社會都來參與防控的良好氛圍,讓防控工作趨於常態化,確保生態環境安全。
  2. 加強外來生物入侵調查、監測預警:要充分認識外來入侵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多部門協作的工作機制,定期開展轄區範圍內外來入侵生物調查與監測預警工作,全面瞭解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的種類,建立數據庫,完善管理和技術支撐體系,組織實施好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做到對外來入侵生物早發現、早撲滅;提前預警、及早決策,防止外來入侵生物進一步擴散和蔓延。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