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祖華

(北川縣曲山鎮副鎮長)

鎖定
唐祖華,北川縣曲山鎮大水村支部書記,在北川是一個家喻户曉的英雄人物,他曾8次帶領專家組、部隊進出唐家山考察與搶險,也曾6次走上中央電視台“露臉”。地震後沒多久,他又火線升為鎮官,現在他的職務是北川曲山鎮副鎮長。
中文名
唐祖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9年
職    業
北川曲山鎮副鎮長
出生地
四川北川

唐祖華個人簡介

北川縣曲山鎮大水村支部書記唐祖華,在2008年5月12日14:28分,在大地震來臨的一刻,用手中的攝像機記錄下了這歷史性的一刻。撿起這用一名記者的生命保住的攝像機,唐祖華拍攝下了許許多多真實感人的一刻,在危難的時刻我們的戰士、老師、人民警察挺身而出,黨和羣眾攜手共進,不離不棄。
唐祖華在和温家寶總理握手的一刻,他深深感受到了黨和國家,13億人民那滾燙的心靈。

唐祖華人物經歷

唐祖華:傳奇的英雄鎮長 唐祖華:傳奇的英雄鎮長
唐祖華在北川是一個家喻户曉的英雄人物,他曾8次帶領專家組、部隊進出唐家山考察與搶險,也曾6次走上中央電視台“露臉”。
他1994年初中畢業後為了減輕家裏負擔,曾在縣城打了兩年工。1996年參軍到部隊服役5年,曾經三次立功。當兵期間,他自學獲得中專文憑,後來成為大專生。退伍回到家鄉後,他於2007年在選舉中脱穎而出,成為大水村的黨支部書記。
2008年5月12日地震發生時,他正在縣裏開會。震後,他不顧山體滑坡的危險,快速往回趕。一路狂奔,他回到村上後立馬組織人員對被困的村民們進行救助。而在那時,他的父母生死不明。
3天后,等村上救助工作進行得差不多了,他才想到父母。所幸他家房子雖然垮了,母親和父親都保住了性命。
2008年5月16日晚,縣上領導安排熟悉唐家山地形的唐祖華帶專家們去唐家山考察,瞭解那裏堰塞湖的水位。24日晚,他又接到有關方面的命令,讓他將1000名背有炸藥的官兵成功地帶往唐家山堰塞湖。在又一次完成任務後,官兵所在的部隊長官要給他3000元的獎勵,但他一口回絕。在短短的10多天時間裏,他先後帶領專家組與官兵們8次前往唐家山 [1] 

唐祖華人物事蹟

唐祖華智慧村支書

第一次見唐祖華時,他揹着一個較大的索尼攝影機,一隻大白羊圍着他親熱的轉
唐祖華:傳奇的英雄鎮長 唐祖華:傳奇的英雄鎮長
,聽説了關於他和這隻救命羊的故事。2008年5月16日上午,他帶着被他從樹上解救出的這隻大白羊,像往常一樣徒步4個多小時,自發到唐家山堰塞湖拍攝大壩的變化情況。突然,大白羊咬住他的鞋帶往後拉,他就順勢往後退了幾步。這時,發生了6.5級餘震,他剛才站立的那方大石塊咚咚地掉下懸崖。他立刻明白,是大白羊救了他。
這就是唐祖華,北川名人, 30歲,黑瘦、小個子,北川縣曲山鎮大水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當過5年兵,近期被北川縣委評為抗震救災標兵,陸軍第十四集團軍抗震救災指揮部黨委曾為他書面請功。

唐祖華絕版影像

“5.12”大地震時,唐祖華正在縣委禮堂參加全縣的青年創業大賽表彰大會,憑着軍人的警覺和敏捷,他帶領參會的學生較快地跑了出來,迅速觀察地形和周圍的建築情況,確定了疏散路線,組織學生趴在離高建築物相對較遠的兩輛汽車旁。地面劇烈地撕裂,伴着巨大的房屋倒塌和山體崩塌聲後,四周深度朦朧,除了兩隻眼睛外,全身是厚厚的塵土。地震後,他立刻爬了起來,大喊:“同學們,不要吵、不要鬧,注意安全”。他顧不得抖掉身上的塵土,組織跑出來的學生救被掩埋在廢墟里的人。一個大腿受傷、血流不止的傷員從廢墟中刨了出來,在部隊學過傷口處理的他,立馬從身上撕下一布條包紮傷口,止住鮮血。這時,他看見禮堂大門口處躺着一個攝影機,馬上跑過去撿起來。好的,電池滿的,可拍攝780分鐘。他打開攝像機,邊用鏡頭記錄下這悲壯的場面;邊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觀察被破壞的未到房子,成功提示並組織幹部羣眾避開兩處新倒塌的房屋。
唐祖華拍攝的影像,完整地記錄了汶川大地震時,北川第一時間的受災、搶險情況,包括房屋倒塌、公安武警和幹部羣眾搶救掩埋在廢墟里的人、組織羣眾轉移以及大量死傷者、犯人轉移等珍貴的畫面。全國各級宣傳媒體記者聽説唐祖華有第一時間的影像資料後,都去找他,有的甚至出高價要獲得獨家版權。有人説唐祖華髮了,可以賣好多錢。他卻無償地給了中央電視台,先後在中央一台、二台、七台、十二台等電視頻道播出。他説:“這種東西不是用錢來衡量的,要讓外界瞭解北川第一時間受災的真實情況,讓各界幫助北川。”其實,唐祖華在這次地震中損失20多萬,除了一輛皮卡車外,這幾年創業所創造的財富全沒有了。他説:“我現在一無所有了,錢對我的確有很大的誘惑。”

唐祖華奉獻中彰顯智慧

地震後的唐祖華一直很忙,每天只休息三四個小時。他説:我有10多天沒有吃上熱飯了,真香。其實,現在在北川能吃上熱飯已經不難了,在安置點的災民早在地震後的兩三天就可以自己做飯了。
唐祖華白天不是在縣指揮部幫忙,就是到唐家山堰塞湖觀察大壩的情況。到了晚上,他又開着自己的皮卡車到綿陽九州體育館看望自己的村民,看他們吃好沒有,生病沒有,解決村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短短10多天,他借錢加油,跑了5000多公里。一天,一箇中央台記者知道他的情況,給他500元錢。他堅持不收,最後在記者説“我不是給你,是讓你用這錢買油更好地為村民做事”後,才收下。
5月25日下午16時,按照上級指揮部的指示,部隊決定派150名突擊隊員、揹負1000公斤炸藥奔赴唐家山堰塞湖搶險。唐祖華知道後,主動請纓當嚮導,不畏艱險、翻山越嶺,夜晚步行5個小時,成功避開一次6.4級餘震引發的泥石流,為唐家山堰塞湖搶險開闢了通道,爭取到了時間。

唐祖華安撫羣眾

地震後獲生的村民,不但失去了親人,而且家園也沒有了。心理壓力重,情緒波動大,容易出現大的不穩定。當村民從綿陽九州體育館轉移到安縣永安鎮安置點後,重點做村民的思想疏通工作。他對全村人説:“在大災後,我們有吃有喝,是黨和政府給我們的,要樹立好形象,不給黨和政府添麻煩”。“別人在我們服務,我們也要為別人服務”。在充分調動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同時,通過村團委組織了15名青年志願者。5月26日,在他從唐家山返回的路上,本村一個自願者與另外一個村的村民打了起來。他得知情況後,立即趕回,拿起喇叭,像部隊編隊一樣組織召開村民大會,與村民交流從災難中逃生的不容易,大家都是在逃難,是一家人。幾句心理話,説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會議結束後,他立即組織成立了村治安巡邏隊,進一步加強本村矛盾化解、穩定維護工作。

唐祖華羣眾發展藍圖

“我要建設一支從中國第一大難中死裏逃生的農民工隊伍,帶領他們走向全國。”這是唐祖華對大水村的發展規劃。
這段時間,唐祖華一直焦慮着一件大事。這次地震造成曲山鎮大水村房屋全毀、糧田全毀,大水村269名百姓的生計問題怎麼辦?人沒有事情幹、閒着要出事,不能讓這些人閒着,要把這些人有序組織起來,開展生產自救,為政府做些有益的事情。想着這些問題,他召開了黨員幹部和羣眾代表大會,教育百姓不能“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統一了“必須為老百姓找事情,增加百姓收入”的認識。他分老中青,對全村村民按照技能進行了分類統計,準備組織一支“北川唐家山”農民工隊伍,逐步發展帶動其他村的農民就業,充分發揮北川地震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抓住北川災後重建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機遇,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目前,他以組織的形式,已與多個抗災救災工程取得了聯繫,達成了意向性協議。青壯年解決了,婦女、年齡較大的就業怎麼辦,這是他思考的另一個重要問題。他提出了“服務北川地震遺址博物館,着力建設旅遊新村,發展旅遊經濟”的思路,與四川隆盛科發實業有限公司聯繫爭取支持,達成了資助全村居民住房建設的協議。
“我當過兵,帶過隊伍,我要把這支隊伍建設成一支‘軍隊’,白天工作,晚上學習,培養知識型、技能型農民工。我想,經歷過生死考驗的這支隊伍,也是全國唯一的隊伍,一定能夠發展壯大,全國一流。”唐祖華信心堅定的説。

唐祖華人物評價

他是一個老兵。他讓見識過他的人,看到勇敢,堅強,無所畏懼,敢於擔當。
當軍隊需要嚮導時,他在生死抉擇中,選擇了往前衝。
過去,唐祖華在農民變軍官的邊緣一而再地躍躍欲試。現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災害,在他已不再奢望為官的日子裏,萬分偶然地改寫了他的農民身份。
身材瘦小,面容俊朗,鬍子拉碴,唐祖華着迷彩服,穿平底軍鞋。如果不是事先知曉,會將他誤認為唐家山堰塞湖上撤下的武警軍官。 事實上,他是一個村官,官銜:綿陽市北川縣大麴鎮大水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倘無意外,再過一段,唐將由一名村官變成一名鎮官。中共北川縣委組織部的帳篷裏,組織部長説了一串破格提拔的新官名單。唐祖華是其中之一。
唐祖華將一個老兵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他讓見識過他的人,看到勇敢,堅強,無所畏懼,敢於擔當。他的鎮定是倖存者不多見的。逃出禮堂後他馬上開始鎮定地組織逃生者。而在返村的搜救中,他不拋棄,不放棄,是村裏的頂樑柱。當軍隊需要嚮導時,他在生死抉擇中,選擇了往前衝。徒步走向唐家山堰塞湖的路,是沒有身臨其境者難以想象的。而唐作為嚮導去了八次。領部隊背炸藥上山的那天晚上,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在他臨行前問,你要跟爸爸媽媽説些啥?唐説,我要是回不來,你就轉告他們,他們有個好兒子。
唐祖華 唐祖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