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山話

鎖定
唐山話又稱唐山方言,是唐山市縣區方言的統稱,屬於河北方言語音系統的冀魯官話保唐片。(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官話方言研究》)全市大部分地區屬於保唐片薊遵小片和灤昌小片,少數地區屬於撫龍小片,因此唐山話又以薊遵小片和灤昌小片為代表。
而在唐山內部,薊遵、灤昌、撫龍三個小片根據內部差異又可分為三區八片。
中文名
唐山話
外文名
Tangshan dialect
分    佈
河北唐山地區
狹    義
市區及附近區域的方言
系    屬
漢語-冀魯官話-保唐片-薊遵小片-灤昌小片
適用範圍
唐山,薊州、寧河、寶坻,昌黎

目錄

唐山話概況

一、唐山話的分區
唐山話分佈方言區 唐山話分佈方言區
唐山話可分為中北部,東南部,東北部三個方言區,這三個方言區分別對應保唐片的,薊遵,灤昌,撫龍三個小片。由於語言的相互影響,每個方言區的邊緣處會有過渡現象,三個方言區的主要特徵如下。(見圖1)
(一)特徵
1.中北部方言區:一般陰平讀升調,陽平讀降平調,只有玉田和遵化陰平讀高平調,陽平讀低平調。去聲在字組末尾或輕聲前大多不分陰去陽去,古影疑一二等字一般讀n聲母,只有灤州西部,遷安南部,開平古冶東部部分地區讀ŋ聲母。
2.東南部方言區:陰平讀降調,陽平讀曲調/降調,去聲在字組末尾或輕聲前分陰去陽去,這兩點是與中北部方言區的主要區別,一些地區沒有撮口韻母,撮口韻母與齊齒韻母合併,如魚=姨 舉=幾 缺=切 等。古影疑一二等字一般讀ŋ聲母,只有豐南,唐海部分地區讀n聲母。
3.東北部方言區:陰平讀高平,陽平讀中升,兒化韻不捲舌而收 /ɯ/ 尾,u/-u尾韻或ŋ尾韻時,“兒”自成音節。古影疑一二等字一般讀n聲母,只有灤州東北部油榨鎮讀ŋ聲母。
(二)分佈區域
1.中北部方言區
包括市區的豐潤區、豐南區西部、玉田、遵化、路南區、路北區、古冶區大部、灤州市九百户以西、遷安市灤河以西、遷西縣、蘆台、漢沽農場。
2.東南部方言區
包括灤州市(灤縣)、灤南、豐南區東部、古冶區小部、曹妃甸區(唐海)、樂亭。
3.東北部方言區
包括遷安市灤河以東的大部分鄉鎮,不含遷安鎮,灤州市東北部油榨鎮。
中北、東南、東北方言分區表
分區標準
中北部方言區
東南部方言區
東北部方言區
陰平調值
升調
降調
高平調
陽平調值
降平調
降調/曲折調
中升調
去聲在字組末尾或輕聲前是否分陰陽
多不分
不分
古影疑一二等字今聲母
一般讀n聲母
一般讀ŋ聲母
一般讀n聲母
是否保留兒尾
多不保留
不保留
保留
撮口韻母與齊齒韻母是否有合併現象
多不合並
多合併
不合並
合口影疑微喻母字今聲母
一般讀v聲母
讀零聲母
讀零聲母
精組洪音字今讀
一般讀齒間音
一般讀舌尖前音
一般讀舌尖後音
注:上述特點在一些邊緣地區會有明顯的過渡現象。
二、方言區的內部差異
(一)中北部方言區
中北部方言區包括了唐山市區及玉田、遵化、遷西、遷安大部分地區,人口數量佔唐山市總人口的60%左右。在語言歸屬上屬於冀魯官話保唐片薊遵小片。出於地理位置和交通發達等原因,這裏歷來為京東要衝之地,境內大部分地區在明清兩代又與北京同屬於順天府,文化、經濟相對發達。但該地區的語音與普通話相比還是存在着明顯的差別,根據語音上的差異,本區方言可分為蘆漢、豐玉、兩遷三片,具體情況如下。
1.分片標準
(1)蘆漢片:去聲在單字調中能區分陰去陽去。
(2)豐玉片:去聲在單字調中不能區分陰去陽去。
(3)兩遷片:兒化韻不捲舌而收 /ɯ/ 尾,u/-u尾韻或ŋ尾韻時,“兒”自成音節。
2.分佈區域
(1)蘆漢片
包括蘆台、漢沽農場、以蘆台為代表。
(2)豐玉片
包括市區的豐潤區、玉田、遵化、路南區、路北區、以市區為代表。
(3)兩遷片
包括遷安灤河以西、遷西縣,以遷安(河西)為代表。
(二)東南部方言區
東南部方言區包括了唐山的灤縣(大部分地區)、灤南、樂亭、曹妃甸(東部地區),人口數量佔唐山市總人口的40%左右。在語言歸屬上屬於冀魯官話保唐片灤昌小片。該地區在明清兩代屬於永平府,地理位置相對偏僻,語言不容易受外界影響。尤其是灤南、樂亭、曹妃甸東部區域方言在整個唐山方言中特點非常明顯,自我保持力也很強。所以,這個區域的人學習普通話也最顯吃力。概括地講,本區方言與普通話的主要差別表現在語音方面,可分為灤州、樂亭、昌黎三片,具體情況如下。
1.分片標準
(1)灤州片:三聲調,古平聲字不分陰陽,這是與樂昌片的主要區別。
(2)樂亭片:四聲調,古平聲字分陰陽。
(3)昌黎片:中古知系字二分,一部分讀ʈʂ組,一部分讀ʦ組與精組字相混。
2.分佈區域
(1)灤州片
包括灤州、灤南、豐南西部、曹妃甸(唐海)。
(2)樂亭片
包括樂亭縣大部。
(3)昌黎片
(三)東北部方言區
東北部方言區在唐山的範圍比較小,僅分佈在遷安的灤河以東地區,灤州(灤縣)東北部油榨鎮,從地理位置來看,該地區處於唐山的邊緣地區,語音中的唐山特點很少,實際上該方言已不屬於唐山話的範圍,而是屬於秦皇島方言的範圍,與盧龍方言基本相同,雖然在語言歸屬上屬於冀魯官話保唐片撫龍小片。但從官話的角度上講,它與東北官話有很多相同之處,屬於官話間的過渡區,受東北官話影響較大,也是唐山地區除北京官話方言島之外最接近普通話的地區。但該地區與普通話還是有一些差異,可分為兩片,具體情況如下。
1.分片標準
中古知系字合一,與精組字相混讀ʈʂ組(盧龍片)。
中古知系字合一讀ʈʂ組,不與精組字相混(河東片)。
2.分佈區域
包括遷安灤河以東的大部分鄉鎮,灤州(灤縣)東北部油榨鎮,與秦皇島盧龍語音基本相同。
三、唐山話的主要特點
唐山話以其獨特的豐富特色而引人注目,主要是聲調方面的發音富有音樂性,很好聽。尤其是東南區的方言片在唐山方言中是很有特色的一支,其聲調發音部位的複雜情況較之處於中北區的方言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唐山市所屬各縣市的方言完全具有保唐片的種種特點,可以視為保唐片中的代表。全市各地雖然在地域上還存在一些分歧,但也有不少共同的地方。下面擇要介紹本市各方言分區比較顯著又較一致的特點。
(一)聲母方面
唐山話 唐山話
1.中古影、疑一二等聲母普通話讀作零聲母的字,在唐山中北部和東北部方言區今一律讀作[n]聲母,東南部方言區讀作[ŋ]聲母。如“安、歐、恩、熬、岸、昂”等。(見圖2)
2.古知莊章三組字的今聲母讀[tʂ、tʂʻ、ʂʻ],本方言比普通話律性更強。普通話念tʂ組的本方言也念tʂ組;另有“澤擇選責策冊森澀”等字,普通話今念ts組聲母,本方言都念tʂ組
3.精見組轄字存在文白異讀現象,如:耕見母開口二等讀作 kəŋ(文)、tɕiŋ(白),更見母開口二等讀作kəŋ(文)、tɕiŋ(白),給見母開口三等讀作 kei(文)、tɕi(白),俊精母合口三等讀作 tɕyən(文)、tsuən(白)。
(二)韻母方面
1.古遇合三、臻合三入聲、通合三入聲燭韻來母字“驢呂旅慮濾縷屢律率綠”等,普通話今讀ly,念y韻母,在中北部方言區(遷安遷西除外)今念luei,讀ei韻母。止攝開口三等字“履”,普通話讀ly,本方言也念 luei。
2.合口韻中存在u介音消失的現象,如:累蟹攝合口一等來母、壘止攝合口三等來母、淚止攝合口三等來母、暖山攝合口一等泥母、卵山攝合口一等來母、粽通攝合口一等精母、弄通攝合口一等來母等字中的u介音消失。
3.古通合一冬韻和通合三的泥母字,普通話今讀合口呼uŋ韻母,本方言念開口呼əŋ母例如“農膿濃”。此外,通攝合口一等來母字“弄”,本方言今有二個讀音,通常念nəŋ,在“擺弄”中念ləŋ,普通話今念uŋ。雙方韻母也不相同。
4.中古宕江攝本方言與普通話對比存在文白異讀現象,文讀為ue,uə,ə韻母的字,白讀為,iau,au韻,如“學落弱躍若覺樂”等。
5.曾攝開口三等和梗攝開口二等的入聲字中,本方言也存在文白兩讀,文讀為ə/o韻母的字,白讀為ai韻,如:色擇冊側責白百伯柏迫拍麥脈窄摘宅拆等。
6.曾攝開口一等的入聲字中,本方言也存在文白兩讀,文讀為ə韻母的字,白讀為ei韻,如:北得肋賊黑刻墨勒塞等。
7.通攝三等入聲字“叔、淑、熟、峪、曲、宿”文讀與普通話念u韻,白讀念ou/iou韻。
8.沒有韻母o,韻母o的字在唐山方言中讀為ə,如:波、坡、摸、佛等。
9.還有一些音節中(一般是在具體的詞語中)的韻母普遍被異讀。
(1)u誤讀成uə或ou。
如:虜、塑、讀作uə韻,叔、露讀作ou韻等。
(三)聲調方面
唐山話主要的特點是古入聲次濁聲母字今讀去聲/陰去,全濁聲母字今讀陽平。清音聲母字多歸陰平和上聲,這也是冀魯官話保唐片的主要特點。
多數點能在字組末尾或輕聲前區分陰去陽去,具體規律是古清去字歸陰去,古全濁上聲字和古濁去字歸陽去。
四、唐山話的地域分歧及方言地圖
唐山話除去上述較為一致的特點以外,也還存在着地域、城鄉、新老、口語與書面語等各種差異。是劃分唐山方言三區八片的主要依據,這些差異雖然都涉及到語音、詞彙、語法等各個方面,而其中較為突出又成系統的是語音的地域差異,其次是新老差異。下面主要就幾個語音問題,介紹本市方言的地域分歧。
1.中古知莊章聲母字在唐山地區可分為合一型和二分型,其中合一型根據特點又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中古知系字讀ʈʂ組,不與精組字相混,分佈在唐山的大多數地區。另一種是中古知系字合一,與精組字相混讀ʈʂ組,僅分佈在唐山的遷安、灤州小部分地區。二分型的特點是中古知系字二分,一部分讀ʈʂ組,一部分讀ʦ組與精組字相混,這一點與相鄰的昌黎方言完全相同。二分型僅分佈在樂亭的姜各莊鎮。(見圖3)
唐山話 唐山話
2.精組洪音字在唐山大部分地區讀舌尖前音,少數地區讀舌尖後音和齒間音。(見圖4)
唐山話 唐山話
3.合口影疑微喻母字在唐山大部分地區讀零聲母,但在唐山的蘆台、漢沽、豐潤、玉田、遵化讀v聲母。(見圖5)
唐山話 唐山話
4.在唐山東南部的古冶、灤州,灤南等部分地區沒有搓口韻母,搓口韻母與齊齒韻母合流,如,魚=姨 舉=幾 缺=切 等。(見圖6)
唐山話 唐山話
5.唐山大部分地區有捲舌韻母[ər],且動詞可以兒化,兒化詞較多。而在遷安遷西地區沒有韻母er,兒的音值非捲舌音而是平舌音[əɯ],兒尾詞較多兒化詞較少。此種特點也是盧龍方言的一個特點,是盧龍方言特點的地域延伸,是一種很自然的過渡形式。(見圖7)
唐山話 唐山話
6.韻母[ə]在唐山的豐南、灤南等部分地區,與舌尖後音[tʂ tʂʻ ʂʻ ʐ]相拼讀得近似[ê]。(見圖8)
唐山話 唐山話
7.還有少量字在唐山東南部還保留着[yn][yan]兩種韻母的讀音,如輪[lyn]、亂[lyan]等字。(見圖9)
唐山話 唐山話
8.中古平上去在唐山地區平聲大多分陰陽,為四聲調,只有東南部的灤州、灤南、曹妃甸、豐南等部分地區,古平聲不分陰陽,為三聲調。少數地區去聲分陰陽為五調。(見圖10)
唐山話 唐山話
9.多數點能在字組末尾或輕聲前區分陰去陽去,具體規律是古清去字歸陰去,古全濁上和古濁去字歸陽去。(見圖11)
唐山話 唐山話
10.關於詞彙語法的差異,不可能像語音那樣做出比較系統的説明,這裏只選取部分常用詞彙加以表述。(見圖12)
唐山話 唐山話
11.新老派的差異,如“刻側”等字老派讀kʻei/tʂai而新派讀kʻɣ/tʂɣ等。新老派差別在詞彙、語法方面也是新派比較接近普通話或書面語,例如老稱“醬油”為青醬,新派叫醬油,老派叫“芫荽”,新派叫“香菜”等等。
以上可見,唐山方言的地域差異不僅存在於區、縣之間,也存在於同一區、縣的不同鄉、村之間。
五、唐山境內的方言島
由於歷史原因唐山北部存在兩個北京官話方言島,在此只做簡單敍述,他們分別是:
1.遵化東北部的清東陵地區
2.遷西的喜峯口地區
注:喜峯口地區該觀點存疑,目前沒有資料確認,故暫且歸入冀魯官話。

唐山話語音

一、聲母
中北、東南、東北方言區各片代表點聲母表(包括零聲母)
中北、東南、東北方言區各片代表點聲母表
方言區
方言片
代表點
聲母數量
與普通話相比
説明
中北部方言區
豐玉片
唐山市區
23聲母
多[v]
少[ts][tsʻ][s]
多[tɵ][tɵʻ][ɵ]
合口微母字讀[v]聲母。
精組洪音字讀齒間音。
蘆漢片
蘆台農場
兩遷片
遷安(河西)
22聲母
相同
遷安南部地區為23聲母,多[ŋ]聲母。
東南部方言區
灤州片
灤縣
23
多[ŋ]
中古影、疑一二等字加[ŋ]聲母。
樂亭片
樂亭
昌黎片
樂亭(姜各莊鎮)
東北部方言區
河東片
遷安(建昌營)
22
相同

盧龍片
遷安(彭店子)
19
少[ts][tsʻ][s]
灤縣東北部油榨鎮為20聲母,多[ŋ]聲母。
二、韻母
中北、東南、東北方言區各片代表點韻母表(包括兒化韻)
中北、東南、東北方言區各片代表點韻母表
方言區
方言片
代表點
韻母數量
與普通話相比
説明
中北部方言區
豐玉片
唐山市區
37韻母
少[o]
部分地區為32韻母,少[o]
和[y、yɛ、yan、yn、yŋ]。
兩遷片
遷安(河西)
37韻母
少[o][ər]多[əɯ]

蘆漢片
蘆台農場
37韻母
少[o]
部分地區為32韻母,少[o]
和[y、yɛ、yan、yn、yŋ]。
東南部方言區
灤州片
灤縣
37韻母
樂亭片
樂亭
37韻母
昌黎片
樂亭(姜各莊鎮)
37韻母
少[o]
和[y、yɛ、yan、yn、yŋ]。

東北部方言區
河東片
遷安(建昌營)
37韻母
少[o][ər]多[əɯ]

盧龍片
遷安(彭店子)
37韻母

三、聲調
中北、東南、東北方言區各片代表點調值表
中北、東南、東北方言區各片代表點調值表
方言區
方言片
代表點
調值
陰平
陽平
上聲
陰去
陽去
中北部方言區
豐玉片
唐山市區
34
322
213
53
兩遷片
遷安(河西)
34
422
213
53
蘆漢片
蘆台農場
34
422
312
53
132
東南部方言區
灤州片
灤縣
42
213
453
樂亭片
樂亭
32
213
132
453
昌黎片
樂亭(姜各莊鎮)
32
213
132
453
東北部方言區
河東片
遷安(建昌營)
44
35
213
53
盧龍片
遷安(彭店子)
44
35
213
53
説明:
中北部方言區豐玉片的玉田、遵化地區由於距離北京官話較近,受北京官話的影響,聲調與其它地區相比有些不同,另外遷西三屯營和遵化東北部的聲調也比較特殊。見下表
中北、東南、東北方言區的過渡區調值表
方言區
方言片
方言點
調值
陰平
陽平
上聲
陰去
陽去
中北部方言區
豐玉片
玉田
55
33
213
51
遵化
55
33
213
51
遵化(蘇家窪)
34
552
213
53
兩遷片
遷西(三屯營)
34
552
213
53
東南部方言區
灤州片
豐南(西葛)
33
213/312
53
豐南(黑沿子)
33
312
53
132
東北部方言區
盧龍片
灤州(油榨)
34
335
213
53
灤州(樊各莊)
34/42
335/42
213
453
遷安(倉庫營)
34
335
213
53
四、音變規律
1.中北部方言區兩組字的連續變調
蘆漢片(蘆台農場)兩組字連續變調錶
前字/後字
陰平34
陽平422
上聲312
陰去53
陽去132
輕聲0/42
説明
陰平34
高33/山
分33/離
工33/廠
車13/票
雞33/蛋
輕/巧0
一些字在輕聲前,有時也讀13調。
芝13/麻42
陽平422
年33/輕
平33/常
牛33/奶
學13/校
棉33/被
人/家0
能13/耐42
上聲312
火21/車
水35/牛
手35/表
炒21/菜
買21/面
扁/擔0
起/來0


陰去53
木53/屋
布553/鞋
報553/紙
世53/界
種53/樹
綠553/豆0

陽去132
上53/山
大553/河
飯553/碗
動53/畫
笨53/蛋
坐13/下42

兩遷片、豐玉片(唐山市區)兩組字連續變調錶
前字/後字
陰平34
陽平322
上聲213
去聲53
輕聲0/42
説明
陰平34
高33/山
分33/離
工33/廠
車13/票
輕/巧0
輕聲分兩種模式
一種輕聲為0,前字不變調。
另一種輕聲為42,前字變為13調。
芝13/麻42
陽平322
年33/輕
平33/常
牛33/奶
學13/校
人/家0
能13/耐42
上聲213
火21/車
水35/牛
手35/表
炒21/菜
扁/擔0
起13來42(極少)
去聲53
木/屋
大553/河
報/紙
動/畫
綠553/豆0
前字為古清去字,在輕聲前變為553/0。
前字為古全濁上和古濁去字在輕聲前少
數變為13/42,多數變為553/0。説明
去聲曾經分陰去陽去。
後13晌42(極少)
中北部與東南部過渡區兩遷片(遷安沙窩鋪)兩組字連續變調錶
前字/後字
陰平34
陽平422
上聲213
去聲53
輕聲0/42
説明
陰平34
高33/山
分33/離
工33/廠
車33/票
輕/巧0
輕聲分兩種模式
一種輕聲為0,前字不變調。
另一種輕聲為42,前字變為13調。
芝13/麻42
陽平422
年33/輕
平33/常
牛33/奶
學33/校
人/家0
能13/耐42
上聲213
火21/車
水35/牛
手35/表
炒21/菜
扁/擔0
起13來42(極少)
去聲53
木/屋
大553/河
報/紙
動/畫
綠553/豆0
前字為古清去字,在輕聲前變為553/0。
前字為古全濁上和古濁去字在輕聲前少
數變為13/42,多數變為553/0。説明
去聲曾經分陰去陽去。
後13晌42(極少)
2.東南部方言區兩組字的連續變調
灤州片灤南(宋道口)兩組字連續變調錶
前字/後字
平聲42
上聲213
去聲453
輕聲0/12/42
説明
平聲42
高33/山
年33/輕
工33/廠
牛33/奶
車33/票
學33/校
輕/巧0
芝13/麻42
輕聲分為三種模式
清平字輕聲為0,前字不變調。
濁平字輕聲為12,前字變為322。
平聲字輕聲為42,前字變為13調。
人322/家12
能13/耐42
上聲213
火35/車
水35/牛
手35/表
炒21/菜
扁213/擔0
輕聲分兩種模式
一種輕聲為0,前字不變調。
另一種輕聲為42,前字變為13調。
起13來42(極少)
去聲453
木553/屋
大553/河
報53/紙
動53/畫
綠553/豆0
前字為古清去字,在輕聲前變為553/0。
前字為古全濁上和古濁去字在輕聲前變
為13/42,説明去聲曾經分陰去陽去。
坐13/下42
樂亭片(閆各莊)兩組字連續變調錶
前字/後字
陰平32
陽平213
上聲13
去聲453
輕聲0/12/42
説明
陰平32
高33/山
分33/離
工33/廠
車33/票
輕/巧0
輕聲分為兩種模式
一種輕聲為0,前字不變調。
另一種輕聲為42,前字變為13調。
芝13/麻42
陽平213
年13/輕
平13/常
牛13/奶
學13/校
人322/家12
輕聲分為兩種模式
一種輕聲為12,前字變調322。
另一種輕聲為42,前字變為13調。
能13/耐42
上聲13
火13/車
水13/牛
手13/表
炒13/菜
扁213/擔0
輕聲分為兩種模式
一種輕聲為0,前字變調213。
另一種輕聲為42,前字變為13調。
起13來42(極少)
去聲453
木553/屋
大53/河
報53/紙
動53/畫
綠553/豆0
前字為古清去字,在輕聲前變為553/0。
前字為古全濁上和古濁去字在輕聲前變
為13/42,説明去聲曾經分陰去陽去。
坐13/下42
3.東北部方言區河東/盧龍片兩組字的連續變調
東北部方言區河東/盧龍片兩組字的連續變調錶
前字/後字
陰平44
陽平35
上聲213
去聲53
輕聲0/42
説明
陰平44
高/山
分/離
工/廠
車/票
家/走0
輕聲分為兩種模式
一種輕聲為0,前字不變調。
另一種輕聲為42,前字變為35調。
公35/雞42
陽平35
棉/衣
農/民
棉/襖
棉/褲
人/家0

上聲213
火21/車
火21/爐
火35/腿
廣21/告
扁/擔0

去聲53
教/師
帶/魚
報/紙
世/界
算/盤0

唐山話語彙

一、老呔口語語彙
唐山話與普通話在語彙上的差異,表現在唐山話有一批不與普通話相同的土語。這些土語絕對數量不多,但大都是常用詞,使用廣泛、頻率高,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唐山話的特色。這些語主要存在於口語,在書面語言中很少能見到。
完全土語
從形式上,完全由土語語素構成,與相對應的普通話沒有普通話語素(字)從內容上,意義單純,大多能與普通話語彙中找到相對應的詞語。
舉例如下:(括號內為對應的普通話)
巴拉(草筐):搭拉兒(衣兜):濃帶(鼻涕):前響兒(上午)後剩兒(下午);夜隔兒(昨天);黑下(晚上);界比子(鄰居);嚼物兒(伙食,好飯)面子(澱粉):瓜子(鹹菜);果子(點心)餑餑(餃子):恁前兒(剛才);鋼墩兒(硬幣);勾當(事兒);曲蛇(蚯蚓);唧了(蟬)螞楞(蜻蜓);老扁(蝗蟲);耗子(老鼠);老鴰(烏鴉);牛磨磨兒(蝸牛);鑽鰍(泥鰍)錢串子(蜈蚣);河蟆蝌子(蝌蚪);蝸虎魯子(壁虎)狗崩子(跳蚤):瓜子(鯽魚);夜貓子/貓葫蘆頭(貓頭鷹);跑勒(公豬);牙狗(公狗);兒馬(公馬)犯羣(動物發情)孬盈(噁心):説給(告訴):倒嚼(反芻);傻地(耕地)念許(吱聲)唸誦(惦念、叨唸)個路、個色(特殊);嘎咕(壞)裂故(歪)扣惜(齊尚):沫唧(不利索、不乾淨);拉巴(粗糙)次火(不好)迷昏(暈眩);親嘴(接吻);咕咕丟(木偶);醬蓬簍(草帽);地印子(地窖)掌做的(管理人):吊歪(不訓服);掂對(尋思)二性(反應遲鈍);肉頭(行動遲鈍):土別(冤大頭):澇叨幫子(遊手好閒的人)傻拉八吉(苯)梗梗兒(堅持死理);謝拉(不嚴肅)燕八踹(不愛説話):糨子(麪糊);茅司(廁所):兒兒(那一天);磨蹭(拖延)扎古(打扮)香應(古便宜);擺活(瞎聊);稠稠(洗洗);沒咒唸了(束手無策);沾包(受連累);中(可以);趕趟兒(得及)麻跟(打聽);使得慌(累)禿魯(鬆開);盧松(來擺動);擱夥(聯絡);包痕(挑剔)倒扁(拆借)扯票(説謊):入造(舒服);發實(粗壯);漏兜(失禮);浪(輕浮)養漢老婆(偷漢的婦女)等。
半土語
半語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從內容上也多為單義詞,與完全土語相同,但形式上卻與完全土語不同。構成這些半土語的語素,既有半土語語素,又有普通話語素而這些普通話語素又參與構成與這些半土語相對應的普通話詞語。
舉例如下:(括號內為對應的普通話)
啥(什麼);挎兜兒、搭拉兒(衣兜):斜涎(口水);欄櫃(櫃枱);天道(氣候);晌乎(中午);早下(早晨);傍亮兒(拂曉):擦黑兒(傍晚)昨個、今兒個、明個、後幾個、前兒個(昨天、今天、明天、後天、前天);改會兒(過一會或改天);過年兒(明年)年時兒(去年)猴年馬月(時間很遠);黑介(夜晚);多前兒(什麼時候);改日(以後):後尾(yir)兒(以後):茶悶子(茶壺);水筲(水桶)書兜兒(書包);麥滑秸(麥秸)樹卡巴兒(樹杈);盔子(瓦罐);莊户(住宅)大爺、大大(伯父)火閃(閃電);胡皮(頭屑);汶漣兒(波紋);拉拉蛄(螻蛄)風匣(風箱);炮衝(爆竹):刀螂(螳螂);憋屈(憋悶)提(提)就手兒(順便)翻持(翻臉);可修(寒修):粗勒(粗糙);細膚(細膩);蓋天(鍋蓋)手、腳丫瓣兒(手、腳指頭):手指尖/犄金(手指甲)傻奔兒/憨(傻瓜);狡活毛子(狡賴)急毛兒(急);門插關(門栓);枕頭籠布(枕巾)手把掌(手套);當街(街道);當院兒(院子);堂屋(外間屋):寨子(籬笆);電棒兒(手電筒);意(故意):哨聽(打聽);搭夥(合作)乾淨(俊秀)窄憋(狹窄)粳米乾飯(大米飯);中用(好使);墳圈子(墓地);大夫(醫生);打發(差遣)歇晌(午休)媽媽(乳房);骨朵(花蕾);活計(活兒、工作):一程子(一陣子、一段時間)
第二種是,從屬於形式上普通話語彙,但這些半語是多義詞,唐山方言在使用這些詞時,既用其普通話語義,又用普通話沒有的土語語義。也就是説,使用它的普通話語義時,即為普通話使用它的語語義時,即為唐山方言。
舉例如下:(括號內為對應的普通話)
人(媳婦);疙瘩兒(地方);貨(人);稀罕(喜歡)叫喚(哭);拍子(柵欄門);出門兒(外出);起(qie)米(躲開);拍(淋雨)挑(挖、)描(施肥);跟(如);養活(生孩子);衝(看、仗恃)使(累);醬(稠)實惠(老實);片兒(扁);壯(肥沃);傲(好);惡(很);霸道(很);虎(很);去(極、非常);翻花(不老實)感白(感情)淨(總是)喝着(可);從(在);打(從);哦的(是);家火雷子(好傢伙);斜乎(過火)嘀咕(小聲説話);魔怔(精神不正常);瞎白(説謊)好歹(好壞):可惡wu(去聲)(可恨)

唐山話淵源

一、老呔話的由來
方言不僅是語言,它還是中國地域文化的載體,是總體文明的土壤。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性,就是中華民族文明長勝不衰的內在機制,方言背後藴藏着這種文化多樣性的精髓。
在我國現代漢語幾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漢語經過數千年在北方廣大地區發展起來的,其餘漢語方言是北方居民在歷史上不斷南遷逐步形成的。北方方言漢族總人口的四分之三,分佈在以長江為界的北南文化線以北的全部漢族居住區。
與方言同時使用的是官話。官話是以之為母語的人口最多、分佈範圍最廣的漢語一級方言。漢語官話一般分為六大區,即北方官話、秦晉方言、蘭銀官話、中原官話(中部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北方官話內部又分為:膠遼官話、冀官話、北京官話、東北官話膠遼官話分佈在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冀魯官話分佈在河北省、山東省西部、內蒙古寧城縣;北京官話分佈在北京、河北省北部、內蒙古赤峯市東北官話分佈在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北部、內蒙古東北部。
-冀魯官話
秦朝時齊魯方言已完全融合趨同。黃巾之亂永嘉之亂,華北內部人口流動頻繁,齊魯方言、趙方言、燕東南方言也越來越混化。北宋定都開封,汴洛音獨得天下之正。此時的齊魯、趙、燕東南都正好處於京都邊緣地區,共同的地理形勢和經濟狀況為華北平原的方言提供了融合的機會,冀魯官話形成。元明時期,冀魯人向天津、北京市平谷縣、唐山、秦皇島移民,擴大了冀魯官話分佈面積。 [1] 
二、唐山口語音變探源
唐山地處北方方言區,唐山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説是很有特色的一個分支。從以上我們引用的對唐山方言的專業性分析可以看出,專家學者們用語言學的理論揭示出它的規律,從方音辯正角度找到它與普通話在音韻、聲調以及語彙方面的差異,對它有了很深的研究。
然而對唐山方言的歷史淵源卻沒有看到過系統性的研究成果,無從瞭解他的來龍去脈。
語言語音的形成,有非常複雜的人文因素和漫長的歷史過程。
應當承認,唐山方言與其它方言一樣,形成和發展的內外因素十分複雜,我們試圖以一個語言學外行的身份,對其從以下兒方面做出膚淺的談探討。
-社會條件的影響
①移民形成的多種方言的相互依存。自有長城以,守邊戍的兵卒、修建長城的民夫大多來白唐山域外的各個地方。明初大移民,山西、山東、河北南部、甚至江淮、江浙一帶,均有人移居唐山;
②地理位置和社會區位的影響,自古就是連接中原和東北地區的交通要道:
③近現代由於工業的興起,為數不少“闖關東”的山東人、北上謀生的廣東人,來到唐山市。
-地區隔絕、封閉的影響
從理論上講,語言具有封閉性的特點,不易交換、滲透和替代中國兒千年封建社會,分散的、封閉的小農經濟,極大地減弱了語言、言語的交際功能。唐山也同樣處於地區隔絕、封閉之中,形成一個有獨立特色的方言區。
-唐山方言與周邊方言的相互影響
在承認封閉性的同時,另一方面也有政治、經濟的因素。任何時候,較為發達的地區總會對毗鄰的地區產生一定的影響。自遼金以降,上千年米北京做為都城,唐山即為京畿之地,且為聯繫華北與東北的走廊,語言滲透、交流是必然的。天津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商埠已有六百年的歷史,唐山與天津之間的聯繫十分密切,開灤煤礦以及鐵路的修建,對天津的商貿發展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
唐山的北面,越過長城的燕山北麓即是河北省承德地區(興隆和青龍)。承德地區遠時同屬“燕遼文化區”,自然環境與燕山南麓並無很大的差別,長城只不過是人為的分界。這裏的方言與唐山方言也有相近之處和相互過渡的關係。然而,承德市(市區)是我國北方最著名的方言孤島,使用北京話,故我們在本文中將其忽略不談。
方言島是指外來方言勢力佔據原來某方言區,形成被原來方言區域包圍着的獨立的方言孤島。這種情況大多是移民所致。承德市距北京二百公里,卻操較為純正的北京話。原因是,清康熙年間興建“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大批供奉、衞戍人員由北京移居這裏,以致壓倒原有居民所使用的方言,形成使用北京話的孤島。
天津是華北地區另一方言孤島(有爭議),因天津話不同與北京話,我們仍然追溯與其之過渡關係。
-自然環境的影響。
各種方言都是先民在不同地域環境,與不同的土著或外來人交流、爭鬥、親近以至融合的產物。就方言的成因來講,我們認為,影響方言成長的社會條件屬於外因,而其自然環境才是內因。也就是説,形成唐山方言的主體應當是這裏的土著先民,這裏土生長的言語是唐山方言的本位語。
我們所説的自然環境是指燕山、灤河和渤海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土不同會直接導致方言的差異。唐山方言與其它方言不同,源自燕山、灤河和渤海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唐山方言內部存在的差異,也是水土不同的結果,唐山方言過渡地帶的形成,也與水土密切相關。就唐山方言內部存在的差異而言,生活在燕山裏的遷安(遷西)盧龍人,舌根硬,説話舌頭不打彎,哏聲眼氣,是“山哏子”味。這是山的聲音,山之粗獷和溝壑之迴旋。甜美的灤河水使生活在灤河平原的昌黎、樂亭、灤縣人,説出話來柔軟、流暢,像唱歌一樣,富於音樂感,韻味悠長正是昌灤樂的這種方言特色造就了民間藝術的灤河三枝花。而靠近渤海灘頭的灤南、唐海、豐南人,説話也透出一種海風的“鹹”味,海的雄渾。
-與文言、古語及其它方言的關係
唐山方言中有很多特殊語彙與文言、古語及其它方言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以下例子則可見一斑。
與文言、古語:夜隔兒(昨天)、個色(特殊)稀罕(喜歡)、嚼物兒(伙食,好飯)、魔怔(精神不正常)、遲登(猶豫)、作踐(遭踐)、體己(私房錢)、做耗(破壞、搗亂)、頂缸(代人受過)
來自南方的吳方言的語彙:嗷遭(心裏不舒暢)對過(對面)、花消(費用)、作死(找死)、過逾(過分)、賓(僵持、互相都不先動作)、才剛(剛才)、數落(批評)、收拾(修理)合該(吳方言讀合為活)
在唐山方言的語法結構中,保留有漢語的使動式,作為一種造句形式,使用至今。

唐山話參見

與唐山話相關
參考資料
  • 1.    張鐵錚 李權興.唐山文化的歷史脈絡.河北:唐山,2007-12:27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