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唇齒

鎖定
唇齒,指唇和齒的合稱。語出《左傳·值公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日:‘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啓,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中文名
唇齒
拼    音
chún chǐ
詞    目
唇齒
注    音
ㄔㄨㄣˊ ㄔㄧˇ

唇齒基本解釋

  1. [labial teeth]∶唇和齒的合稱。
  2. [mutually dependent]∶比喻關係密切,互相依靠。吳、 蜀乃唇齒也。——《三國演義》
  3. [comment;talk]∶議論。懷着個臨月身子,只管往人家裏撞來撞去的,交人家唇齒。——《金瓶梅》 [1] 

唇齒詳細解釋

【解釋】:象嘴唇和牙齒那樣互相依靠。比喻關係密切,相互依靠。
【出自】:《三國志·魏書·鮑勳傳》:“蓋以吳、蜀唇齒相依,憑陰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
【示例】:高麗王倒也識見宏遠,道大宋與遼百年和好,~,不宜改圖。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三回
【語法】:主謂式;作定語;含褒義,形容國家、地區、人際之間的關係

唇齒引證解釋

1. 比喻互相依存而有共同利益的雙方。
高適 《酬河南節度使賀蘭大夫》詩:“股肱瞻列嶽,唇齒賴長城。”
《三國志平話》卷下:“孫亮對天説誓:荊州與吳地唇齒之邦,世不相顧。”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若彼受賂而許會,因恭謹以事之,則兩國相親,有唇齒之固,君位安於泰山矣。”
清 黃遵憲 《哭威海》詩:“台南北,若唇齒。”
陳毅 《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壽祝辭》詩:“中越相依如唇齒,後方前線互支援。”
2. 議論;説閒話。
《金瓶梅詞話》第三三回:“惹的人動的唇齒。”《金瓶梅詞話》第七八回:“﹝我﹞懷着個臨月身子,只管往人家撞來撞去的,交人家唇齒。”
3. 唇與齒。
陸機 《文賦》:“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
《晉書·王濬傳》:“以累卵之身,處雷霆之衝;繭栗之質,當豺狼之路,其見吞噬,豈抗唇齒?”
4. 借喻互相接近且有共同利害的兩方。
《後漢書·黨錮傳·範滂》:“卿更相拔舉,迭為唇齒,有不合者,見則排斥,其意如何?”
《晉書·温嶠傳》:“僕與仁公當如常山之蛇,首尾相衞,又唇齒之喻也。”
新唐書·李吉甫傳》:“及元濟擅立,吉甫以內地無唇齒援,因時可取,不當用河朔故事,與帝意合。”
《明史·四川土司傳一·烏蒙》:“烏蒙、烏撒、東川諸土官,故與芒部為唇齒。”
清 昭連 《嘯亭雜錄·趙勇略》:“壩為川江上流,與昭化唇齒,俗號鐵門檻 。”參見“ 唇齒相依”、“唇亡齒寒”。
5. 比喻尖刻諷刺的言詞。
《太平廣記》卷四四四引
張讀 《宣室志·陳巖》:“劉君無行,又娶一盧氏者,濮上人,性極悍戾,每以唇齒相及,妾不勝其憤,故遁而至此。”
6. 謂議論
《金瓶梅詞話》第七八回:“懷着個臨月身子,只管往人家撞來撞去的,交人家唇齒。” [1] 

唇齒相關成語

成語
解釋
猶唇齒相依。
嘴唇與牙齒互相儲存依存。比喻雙方關係密切,利害與共。
輔:嘴旁頰骨。車:牙牀,即牙牀骨。頰骨和牙牀骨,嘴唇和牙齒。見“唇亡齒寒”。
比喻互相輔助。
見“唇亡齒寒”。
見“唇亡齒寒”。
比喻讀書諷誦極為勤苦。
嘴唇紅,牙齒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牙齒白,嘴唇紅。形容面容美。
鮮紅的雙唇,雪白的牙齒。形容容貌美麗。
皓齒紅唇(皓齒紅唇)
見“ 皓齒朱唇 ”。
皓齒朱唇(皓齒朱唇)
白齒紅唇。形容容貌秀美。《水滸傳》第九回:“馬上那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掩口髭鬚,三十四五年紀。”亦作“ 皓齒紅唇 ”。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那頭是秀眉長眼,皓齒紅唇;臉帶笑容;頭髮蓬鬆,正如青煙一陣。”

唇齒CP

傑尼斯CP之一,田口淳之介KAT-TUNのT(1)擔當)×赤西仁(KAT-TUNのA擔當)。從《有閒俱樂部》(JUNNO和JIN演的)時期喜歡的人漸漸多起來...是淳攻仁受...
因JUNNO的淳和JIN的赤合起來是“淳赤”,諧音“唇齒”,所以淳攻仁受的話,CP便被稱為“淳赤”。
因還同時有【唇齒相依】的寓意,所以唇齒這個名字比較受歡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