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員(拼音:yuán、yùn、yú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鼎,上部有一個表示鼎口是圓的圈。後來“鼎”訛變為“貝”。 [2]  員的本義為圓,這個意思後來寫作“圓”。員的基本義是人員,即工作或學習的人,也用作量詞,多用於武將。員用作姓氏讀作yùn。春秋時人伍員(即伍子胥)的“員”讀作yún。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yuán,yún,yùn
繁    體
部    首
口、貝
五    筆
KMU
倉    頡
RBO
鄭    碼
JLO
字    級
一級(編號:0737) [1] 
平水韻
下平一先(yuán),上平十二文(yún),去聲十三問(yùn) [5] 
注音字母
ㄩㄢˊ,ㄩㄣˊ,ㄩㄣˋ
總筆畫
3+4、4+3
四角號碼
6080₂
統一碼
U+5458
造字法
指事字會意字
結    構
獨體字或合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貟、𪔅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甲骨文“員”字寫作圖1-3,下部是“”字,上部一個圓形,指出鼎口是圓形的意思,屬指事字。金文(圖4、5)、戰國文字(圖8)、《説文》籀文(圖7)皆承甲骨文字形而來。篆文作圖9,將鼎字的下部兩旁的筆畫省去寫成“貝”,造字原意遂失。隸書、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 [6]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商代金文有個字寫作圖A,也是“圓”的初文,後來在下部加上“鼎”,既能明確字義,又能避免與其他字形混淆。這樣一説,“員”就是會意字兼形聲字了。 [2] 
員字由本義圓形引申為周圍。如《詩經·商頌·玄烏》:“景員維河。”周圍有許多數量的事物,故又引申為物的數目。由物數又引申為人數。所以有“官員”一詞,再由一定數量的人引申為指某種職業和特定身人,如學員、成員、店員,等等。為了區別這些普遍使用的引申義,人們在“員”字外部加“囗”造出“圓”表本義。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uán
名詞
圓形。後作“”。
circl;
round
《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
《淮南子·原道》:“員者常轉。”

周圍;四周。

《詩經·商頌·玄鳥》:“景員維河。”
幅員
物的數量。

《商君書·禁使》:“而主以一聽,見所疑焉,不可蔽,員不足。”

官員的定額;人員的數額。

《周禮·夏官·庾人》:“正校人員選。”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指從事某種工作或學習的人;擔任某種職務的人。
personnel
清·袁枚《書魯亮儕》:“吾幾誤劾賢員。”
魯迅《南腔北調集·答楊村人先生公開信的公開信》:“這和銀行僱員的看不起小錢店夥計是一樣的。”
教員;服務員
指某個團體或組織的人。
member

黨員;會員;議員
丸。

《墨子·備穴》:“穴內口為灶,令如窯,令容七八員艾。”

量詞
用於稱人,多用於武將。

唐·韓愈《韋公墓誌銘》:“故事,使外國者,常賜州縣官十員,使以名上,以便其私,號私覿官。”
《西遊記》第二七回:“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見長老左右手下有兩員大將護持,不敢攏身。”

同“圓”。貨幣單位。

清·魏源《聖武記》卷六:“而英夷國中繳煙價、罷關税,各缺銀千餘萬員。”

動詞
同“圓”。推究;解釋。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二齣:“這夢,小子員不得。”

同“圓”。古時謂交戰雙方列好陣勢。

《七國春秋平話》捲上:“卻説孫子命章子拽兵與燕兵對陣。須臾,兩陣俱員。”

形容詞
同“圓”。完備;周全。

清·秦篤輝《平書·文藝篇下》:“過求簡捷,則説未備而理不員。”

yún
動詞
增益。
increase
《詩經·小雅·正月》:“無棄爾輔,員於爾輻。”

名詞
眾人。

《墨子·號令》:“發侯,為養其親若妻子,為異舍,無與員同所。”

通“”。管樂器名。

李白《搗衣篇》詩:“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嚮明月。”

助詞
語助詞。相當於“雲”。

《尚書·秦誓》:“日月逾邁,若弗員來。”
《詩經·鄭風·出其東門》:“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yùn
動詞
通“運”。旋轉。

《墨子·非命中》:“若言而無義,譬猶立朝夕於員鈞之上也。”

名詞
通“運”。南北的長度。

《山海經·西山經》:“是山也,廣員百里。”

(Yùn)姓氏用字,參看“員姓”。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7]  《現代漢語詞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六】【員部】王權切(yuán)
物數也。從貝囗聲。凡員之屬皆從員。
𪔅,籀文從鼎。 [9] 

説文解字注

“物數也”注:本為物數,引伸為人數,俗偁官員。《漢·百官公卿表》曰:“吏員、自佐吏至丞相十二萬二百八十五人。”是也。數木曰枚、曰梃,數竹曰箇,數絲曰紽、曰緫,數物曰員。《小雅》:“員於爾輻。”毛曰:“員、益也”,此引伸之義也。又假借為“雲”字。如《秦誓》:“若弗員來。”《鄭風》:“聊樂我員。”《商頌》:“景員維河。”箋雲:“員,古文雲。”
“從貝”注:貝,古以為貨物之重者也。
“囗聲”注:王權切,古音雲,在十三部,囗聲在十五部,合韻最近。
“𪔅,籀文,從鼎”注:鼎下曰:“籀文以鼎為貝字。”故員作𪔅,則作𠟭。 [10] 

廣韻

王分切,平文匣 ‖員聲文2部(yún)
貟,益也。《説文》作員,物數也。又音圎。又音運,姓也。
王權切,平仙匣 ‖員聲元3部(yuán)
貟,《説文》作員,物數也。王權切。又云、運二音。四。
王問切,去問匣 ‖員聲文2部(yùn)
貟,姓也。《前涼録》有金城貟敞,唐有棣州刺史貟半千。 [11]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部】 員·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7
古文:雲
(yuán)《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於權切,竝音圓。《説文》:物數也。徐鉉曰:古以貝為貨,故數之。
又《玉篇》:官數。《史記·平原君傳》: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前漢·尹翁歸傳》:責以員程。注:師古曰:員,數也。
又《正韻》:周也。幅員,亦作幅隕。《詩·商頌》:景員維河。傳:員,均也。與幅隕同。
(yún)又《廣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於分切,竝音雲。《廣韻》:益也。《詩·小雅》:無棄爾輔,員於爾輻。傳:員,益也。
又地名。《前漢·匈奴傳》:前將軍出塞千二百餘里,至烏員。
又通鄖。《前漢·古今人表》:員公辛。注:師古曰:員讀曰鄖。亦與雲通。《詩·鄭風》:聊樂我員。《釋文》:員,本亦作雲。《商頌》:景員維河。箋:員古文作雲。《釋文》:員,毛音圓,鄭音雲:二音皆可讀。
(yún)又《集韻》於倫切。《韻會》為贇切。竝音筠。《集韻》:人字。《左傳·襄二十六年》:行人子員。
(yùn)又《廣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愠切。竝音運。《廣韻》:姓也,前涼錄有金城員敞,唐有棣州刺史員半千。《韻會》:伍員,人名,後人慕之,為姓。○按《左傳·昭二十年》:伍員,《釋文》本音雲。楊慎曰:陸龜蒙詩:賴得伍員騷思少,誤讀平聲。此説非也。員字平、去二音皆可讀。《玉篇》《廣韻》作貟。 [12]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5458;下:U+54E1) 字形對比(上:U+5458;下:U+54E1)

書寫提示

“員”字書寫演示 “員”字書寫演示
“口”扁“貝”長,“口”與“貝寬窄相當。“口”,居上居中,上寬下窄。“貝”,豎和㇕(橫折)都從橫中線上方起筆;豎撇從田字格中心起筆。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wan
王力系統
ɣ
ǐwən
董同龢系統
ɣ
juan
周法高系統
ɣ
iwan
李方桂系統
gw
jan


jian


ji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山先仙

jiwɑn
北魏後期北齊
山先仙

jiwɑn
齊梁陳北周隋
山先仙

jiwɑ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j
i̯wɛn
擬音/王力系統

ɣ
ǐwɛn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juæ̆n
擬音/周法高系統

j
iuan
擬音/李方桂系統

j
wän
擬音/陳新雄系統

j
ǐuɛn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二十文

合口呼
三等
次濁
王分切/音雲
ɣjuən
平聲
下平二仙

合口呼
三等
次濁
王權切/音圓
ɣjuæ̆n
去聲
二十三問

合口呼
三等
次濁
王問切/音運
ɣjuən
集韻
平聲
十八諄
雲/匣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於倫切
ɣiuen
平聲
上平二十文
雲/匣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於分切
ɣiuən
平聲
下平二𠑗
雲/匣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於權切
ɣiuæn
去聲
二十四焮
雲/匣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王問切
ɣiuən
增韻


平聲





於分切



平聲





於權切



去聲





禹愠切

中原音韻

陽平
真文

撮口呼

全清

iuən

陽平
先天

撮口呼

全清

iuɛn
中州音韻


去聲
真文





葉雲去聲



平聲
先天





於涓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八真


次濁
於分切
oyən

平聲
十一先


次濁
於權切
oyen

去聲
八震


次濁
禹愠切
oyən
分韻撮要

陽平
第十三鴛婉怨乙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yan
35
陽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yæ̃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yæ̃
24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yɛn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yɛn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yĩ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yẽ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ye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jiø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ȵy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yẽ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uĩ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yɔn
24
陽平

客家話
梅縣
ȵian
11
陽平

粵語
廣州
jyn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jin
43
陽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uan
24
陽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guan
24
陽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ŋueŋ
55
陽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ŋuɔŋ
52
陽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yɪŋ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4]  、漢典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29]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563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31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6]
  • 5.    平水韻 一先  .搜韻[引用日期2020-05-29]
  • 6.    何金松著.漢字文化解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07:411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3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359.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599;1612;1614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849.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960
  • 11.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10;142;396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17.
  • 13.    “員”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29]
  • 14.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7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