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

鎖定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Harald H. Fuchs),男,1951年4月出生,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工程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德國明斯特大學教授,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所長及納米自組裝結構團隊首席科學家,表面化學及納米生物學家。 [1-2]  [4]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於1971年至1977年在德國薩爾布呂肯大學學習物理學;1977年至1980年在薩爾布呂肯大學生理研究所工作;1982年博士畢業於薩爾布呂肯大學;1984年至1985,作為博士後在STM集團IBM研究實驗室工作;1985年至1993年在巴斯夫股份公司進行工業研究;1993年擔任德國明斯特威斯特大學正教授、明斯特物理研究所所長;2000年擔任德國明斯特納米技術中心創始主席;2003年當選為德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為德國工程院院士;2011年當選為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2012年作為首席科學家加入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工作。 [2]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從事納米生物技術、納米醫藥、新型掃描探針技術研究。 [3] 
中文名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
外文名
Harald H. Fuchs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951年4月 [1]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德國科學院院士(2003年)
德國工程院院士(2008年)
世界科學院院士(2011年)
性    別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人物經歷

1951年4月,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出生。
1971年至1977年,在德國薩爾布呂肯大學學習物理學,師從G.Meißner教授,畢業獲得理論物理學學位。
1977年至1980年,在德國洪堡的薩爾布呂肯大學生理研究所膜研究醫學系工作。
1982年,博士畢業於薩爾布呂肯大學物理學系。
1984年至1985年,作為博士後在STM集團IBM研究實驗室工作。
1985年至1993年,在德國路德維希港巴斯夫股份公司進行工業研究,擔任由BMBF資助的工業/學術界合作項目“超薄有機薄膜”項目經理。
1993年,擔任德國明斯特大學正教授(C4),物理研究所所長。
1995年至1997年,擔任明斯特大學物理系主任。
1998年至2000年,擔任明斯特大學物理研究所常務董事。
1999年至2004年,擔任明斯特大學參議院成員。
2000年,擔任德國明斯特納米技術中心(CeNTech)創始主席。
2003年,當選為德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當選為德國工程院院士。
2011年,當選為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 [2] 
2012年,加入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工作,擔任所長及納米自組裝結構團隊首席科學家 [4] 
哈羅德·富克斯(Harald H. Fuchs)教授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主要成就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00年在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推動德國北威州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合作協議,中方每年可派2至3名博士或訪問學者,到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的課題組進行博士後工作和交流訪問。2008年,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作為德方代表,與中方共同發起德中首個“特別研究領域重大項目”。該項目週期為12年,受益者包括德國明斯特大學和清華大學在內的22個研究小組,雙方合作開展分子組裝體的結構、動態與功能研究。 [6] 
2012年,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作為首席科學家加盟格萊特研究所,併成立納米自組裝結構團隊。同年,作為發起人之一,他聯合澳大利亞和德國的科研機構,在格萊特研究所成立"納米功能材料研究部"。研究所成立之初,他還參與設計和訂購了一套原位超高真空光發射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互聯繫統,開拓了研究所在表面物理化學方向的研究。 [10] 
  • 學術論著
截至2022年9月,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作為主要或共同作者已在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600多篇,擁有30多項專利。 [5] 
  • 科研獲獎
時間
獲獎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94年
“挑戰未來”,納米技術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研究獎
2001年
-
明斯特科學與經濟創新獎
2009年
-
奧地利分析化學學會Emich 牌匾
2021年11月
-
2020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資料來源: [1-2]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認為,關於未來的中德科技合作,富克斯建議在中德科學中心(SGC)的框架下為年輕人制定一項特殊計劃。對於這些年輕學者,在研究之外還有一個倡議,要努力學習對方的語言,深入瞭解雙方的文化,積極促進溝通和交流。認為年輕人應該更早地在一起合作。激勵年輕人進行研究對所有國家的未來都非常重要,一起研究是為了讓世界在未來向前發展。 [5]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一直注重培養青年一代的研究人員,認為年輕一代才是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學以及整個材料學科的未來。針對“我們應該做什麼?”這個年輕人最常問他的問題,富克斯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找到自己喜歡什麼,然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然後融入到世界上這些人中。首先找出你喜歡的東西,然後去做,去冒險,你一定會贏的!” [7] 
  • 學術報告
2017年4月6日,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訪問化學所並作題為On-surface chemistry: controlling chemical reaction pathways with submolecular precision的分子科學前沿講座。 [8] 
2022年4月29日,應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石峯教授邀請,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通過Zoom會議平台為北京化工大學師生帶來了題為“Molecules at work: From precision chemistry to cooperative molecular machines”的線上學術報告。 [9]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榮譽表彰

年份
榮譽
2009年
德國一等聯邦十字勳章
2017年
江蘇友誼獎
2018年
江蘇省榮譽居民
2019年
中國政府友誼獎
資料來源: [2]  [4]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機構
職務
1998年
客座教授
2004年
客座教授
2009年
清華大學
客座教授
2009年
韓國光州科學技術研究所
WCU教授
2010年
教授
-
本森蓋塞爾公司(DPG)
委員會成員
-
美國真空學會(AVS)
委員會成員
-
委員會成員
-
德國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
顧問委員會成員
-
中國—德國中心
聯合委員會成員
-
Small(VCH)
編輯委員會聯合主席
-
生物醫學微器件
諮詢委員會成員
-
今日納米
諮詢委員會成員
-
高級材料界面
諮詢委員會成員
-
表面及界面分析( SIA )
諮詢委員會成員
-
《Nanotechnology》
諮詢委員會成員
資料來源: [2]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個人生活

  • 學霸人生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霸”。由於高中時代就對物理頗為傾心,進入德國薩爾大學後,他選擇了理論物理作為自己的主攻專業。“碩士期間,醫學院有團隊開展針對人腦的新型實驗,並在校內招募有電腦編程經驗的學生,當時的他對物理之外的實驗興趣濃厚,便主動報名參加。”從物理學到生理學、生物醫學,再到納米科學、材料化學,從大學到研究所再到企業,經過諸多嘗試,他才逐漸明確了自己“更重視”的研究方向。 [7]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人物評價

高大、銀髮、睿智、笑聲爽朗,這是71歲的富克斯教授給人留下的印象。作為納米領域的世界著名科學家,多年來,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堅持對華友好合作,積極搭建中德納米科技合作的橋樑,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5] (《科技日報》評)
他(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在德中納米科技合作領域辛勤耕耘近三十載,為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6] (《人民日報》評)
出身德國的他不僅在納米科技領域頗有建樹,培養了大量優秀青年人才,更以自身行動促進了南京理工大學與德國的交流合作 [10] (《南京理工大學報》評)

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人物影響

  • 國際合作項目
2008年,由哈羅德·海因茨·富克斯與時任清華大學化學系系主任的中國科學院張希院士共同發起的,德國自然科學基金委與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首個大規模國際合作項目TRR61開始實施,項目週期長達12年,經費總額達2000萬歐元。該項目資助來自明斯特大學和清華大學的22個科研小組,合作單位還包括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化學所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等。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