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特拉

鎖定
哈特拉是帕提亞王國的一個大的軍事重鎮。公元116年和198年它抵擋住了羅馬人的多次進攻,這主要得利於它高大堅厚的城牆和城堡。這座城市的遺址,特別是融匯了希臘羅馬建築風格及東方裝飾特色的寺廟建築展示了帕提亞文明的輝煌。哈特拉古城位於伊拉克,古城呈圓形,環城建有雙層城牆,城牆上還建有城堡和塔樓。哈特拉建城之初就是帕提亞帝國的要塞重鎮。不幸的是,該遺蹟已於2015年3月7日左右被ISIS摧毀。
中文名
哈特拉
外文名
Hatra
所屬區域
阿拉伯地區
所屬國
伊拉克Iraq
遺產類別
文化遺產(ii)(iii)(iv)(vi)
方    位
N35°34',E42°42'

哈特拉遺產信息

遺產名稱:哈特拉(Hatra)
入選時間:1985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iv)(vi)
地理位置:N35 35 17.016 E42 43 5.988
遺產面積 : 323.75 ha
遺產編號: 277rev

哈特拉遺產描述

伊拉克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伊拉克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伊拉克哈特拉(Hatra)是帕提亞王國的一個大的軍事重鎮和第一個阿拉伯王國的首府。這座城市的遺址,特別是融匯了希臘羅馬建築風格及東方裝飾特色的寺廟建築展示了帕提亞文明的輝煌。這座古城建於公元前4-前3世紀,以後長期荒廢,公元前後又重新起用,一直沿用到公元3-4世紀。這座古城環以兩重護城牆,城牆上有九座望樓,城外有深溝壕塹,城中心為圓形城堡。公元116年和198年它抵擋住了羅馬人的多次進攻,這主要得利於它高大堅厚的城牆和城堡。帕提亞的城市建築一般很少使用石料,而哈特拉是一個例外,這與當地豐富的石料供應和大量的商業財富有關。另外,哈特拉古城遺址呈圓形,這在本地區的城市建設史上也是一個創新。而且,城市建有雙層城牆,其直徑為2公里,城牆周長為6公里。因此,城市具有強大的防禦能力。長期以來,哈特拉也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198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i)(iv)(vi),哈特拉(Hatra)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哈特拉世遺評價

哈特拉是受帕提亞帝國影響的要塞重鎮和第一個阿拉伯王國的首府,在公元116年和198年抵擋住了羅馬人的多次侵犯,這主要得益於它高大厚實的城牆和城堡。這座城市的遺址,特別是它融匯了希臘羅馬建築風格及東方裝飾特色的寺廟建築,展示了帕提亞文明的輝煌。 [1-3] 

哈特拉遺產介紹

哈特拉
哈特拉(4張)
在伊拉克西北部,有一大片半沙漠地區,阿拉伯語音譯為“傑齊拉”,意為“半島”,因為它位於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在這一地區的中央偏東,矗立着一座雄偉的古城遺址—哈特拉(Hatra)。哈特拉是伊拉克北部古代帕提亞王國的古城,位於摩蘇爾市西南50公里處,為帕底亞王國的大型軍事基地及最初的阿拉伯小王國首府,其高大厚實的城壁,成功抵擋住羅馬人於西元116及198年的入侵。此古城遺址,特別是當中融合希臘、羅馬及東方裝飾手法之神廟遺蹟羣,見證了帕底亞王國輝煌的文明。西元3世紀,哈特拉為波斯薩珊王朝攻陷而逐漸荒廢。今天,在在哈特拉古城遺址裏仍然可以見到高大壯觀的神廟和各式建築,它們融合了東西方的藝術風格,特別是融匯了希臘羅馬建築風格及東方裝飾特色的寺廟建築展示了帕提亞文明的輝煌。
這座古城建於公元前4-前3世紀,以後長期荒廢,公元前後又重起用,一直沿用到公元3-4世紀。這座古城環以兩重護城牆,城牆上有九座望樓,城外有深溝壕塹,城中心為圓形城堡。

哈特拉軍事商貿基地

公元前1世紀,安息人佔據此地,使之成為其軍事基地,後來逐漸發展擴大為城池,成為由當地阿拉伯人所建的阿拉伯王國的心臟。公元2世紀,城市已經頗具規模,併成為帕提亞帝國的軍事要塞。綜觀城市整體,其形狀是圓形,由石塊堆砌而成,四面各有一個城樓,威武挺拔。城內建造有許多座廟宇,它們建在一塊長方形的聖地上,由7座大門組成的圍牆圍繞着聖地,現存的宏大寺宇仍然屹立挺拔於此,寺體呈凹形,中間是大門,兩邊是廂廊,房頂突出,多層線條,由巨大的石柱支撐,氣勢恢弘。它們是希臘後期建築與羅馬建築風格相結合的產物,同時,其裝飾色彩又不乏東方的韻味,展現了帕提亞文明的輝煌。 城內的太陽廟,因其所陳設的珍貴祭祀用品而聞名遐邇。
長期以來,哈特拉城一直都是東西方商隊的主要會聚地之一。列王在此統治連綿不斷,在這裏,經常會發現他們的雕像,這些雕像都已經相繼陳列在伊拉克博物館中。哈特拉城還曾經多次遭受到羅馬人和波斯人的進攻,但是都因高大堅厚的城牆、城堡和城內居民的頑強抵抗,未能取得成功。公元207年,被波斯薩珊王朝的國王沙普爾一世攻陷,其後不久,哈特拉城便淪為廢墟。如今,古城已被修葺一新,重現其昔日風采,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4] 

哈特拉帕提亞王國

哈特拉最為繁榮的時期,是帕提亞帝國統治時期(公元前247—公元226年),其時哈特拉成為帝國對抗羅馬的重要邊陲要塞,同時也是從屬於帕提亞的一個阿拉伯王國的首府。
帕提亞地理位置
大致相當於今伊朗的呼羅珊地區,在波斯帝國和塞琉西王國時期只是一個行省。公元前247年,帕爾尼部的首領阿薩息斯殺死了塞琉西王國派來的總督,以尼薩(今土庫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為都城,建立了阿薩息斯王朝。中國史籍稱之為安息,西方史家則稱其為帕提亞。
地處交通咽喉
地處東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所在,帕提亞王朝是東西方商貿、文化交往的的必經之。為此,帕提亞與中國一直保持着友好的關係。公元前115年,漢朝遣使節至帕提亞,米特拉達梯二世令二萬騎迎於東界。公元87年,帕提亞王遣使來中國獻獅子、苻拔。東漢時代的著名的譯經大師安世高(名清),就是安息國的一位王子,也是到中國傳播佛教學説和禪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在華期間譯有佛經多部。(圖29圖30)
所以,如果秦要征服羅馬,就必須翻越過葱嶺與興都庫什山脈,之後將再以帕提亞為中轉站,接着橫穿兩河流域跨海到達意大利半島。或者,走陸路經過敍利亞(當時是安提柯王朝),然後到達希臘,再轉往羅馬。當然,這是一次無中生有的行軍。假若拋開一切現實因素,秦軍將有可能在帕提亞境內與羅馬軍團相遇。至少,羅馬人當年的確曾經走過一條這樣的東征路線。只不過,羅馬人的行程路線與秦正好相反,而時間比本書假設的時代晚了兩百多年。
帕提亞王國基礎
是斯基泰人(Scythians)的力量。據認為,斯基泰人是帕提亞人的遠親,BC2世紀晚期,他們迫於月氏人的壓力而向西南方遷移進入帕提亞境內。PhraatesII弗拉阿特斯二世就是在與塞克人(Saka=Sacaraucae=Scythian)作戰中喪命的,ArtabanusI阿爾塔巴努斯一世的統治時代,大部分的精力也花在與之作戰上,他最後終於能對位於馬爾吉安納和阿里亞省的西部斯基泰人施加某種控制,這可以從在當地發現的帕提亞鑄幣上得到證實。直到OrodesI奧羅德斯一世統治的年代,帕提亞人才最終恢復了對這些地域的完全控制。但此地的斯基泰人仍能保持某種獨立,在BC80之後開始製造自己的鑄幣。BC1世紀末,印度-帕提亞王國由最初的幾個貢多法勒斯(Gondophares)王創建。貢多法勒斯在身為塞克人的國王的同時,還出身於蘇雷納家族,這是組成帕提亞王御前7人議事庭的家族之一。
貢多法勒斯家
的采地在帕提亞帝國東部邊界上塞克斯坦,也即今日阿富汗的錫斯坦。四度-帕提亞人向東方擴張,滲透到了今日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西北部,但作為帕提亞人的藩臣顯得叛服無常。大約AD1世紀末時,他們最終在貴霜沙赫手中遭到一次慘敗,最後退回塞克斯坦與阿拉霍西亞地區,並一直在那裏呆到AD3世紀時被薩珊伊朗征服為止在帕提亞帝國時期,該國未發行獨立的鑄幣。該王國一般是由阿薩西斯皇室的一員來統治的。

哈特拉慘遭摧毀

中新社紐約3月7日電 繼大肆破壞伊拉克摩蘇爾博物館文物和亞述古城尼姆魯德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又將魔爪伸向另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哈特拉古城(Hatra)。
伊拉克旅遊文物部門一匿名官員7日稱,哈特拉古城附近居民在當天早晨聽到兩次巨大的爆炸聲,然後就有推土機開始破壞遺蹟。
摩蘇爾一名庫爾德官員稱,ISIS早在週四(5日)就將遺蹟內的文物擄走,然後在週六開始破壞這座有兩千年曆史的古城。
哈特拉位於伊拉克北部重鎮摩蘇爾西南約70英里處,曾是帕提亞王國的重要軍事堡壘及最初的阿拉伯王國首都,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哈特拉古城曾因高大堅厚的城牆和堡壘,在公元116年和198年兩次抵禦了羅馬人的入侵,如今卻毀於ISIS之手。
近來,已有無數價值連城的文物遭ISIS毒手。上月末,該組織發佈視頻顯示其成員用電鑽和大錘瘋狂破壞摩蘇爾博物館的文物,並稱這些文物“違反伊斯蘭教義”。兩天前,伊拉克當局稱,ISIS出動推土機破壞了另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尼姆魯德遺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聲明稱故意破壞文化遺產的行為構成了戰爭罪行,秘書長潘基文也以最強烈言辭予以譴責,並稱故意毀壞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的行為構成戰爭罪,代表了對全人類的攻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