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桑·魯哈尼

鎖定
哈桑·魯哈尼(波斯語:حسن روحانی;英語:Hassan Rouhani),1948年11月12日出生,伊朗賽姆南省索爾赫市人,政治家,第11—12屆伊朗總統。 [2-3] 
哈桑·魯哈尼早年在塞姆南神學院和庫姆神學院攻讀伊斯蘭教法。1969年被德黑蘭大學錄取,1972年後取得了法學學士學位。1973年進入伊朗帝國陸軍服役。1995年取得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公法碩士學位,1999年取得博士學位 [8]  。2013年6月15日當選伊朗總統。2017年5月20日成功連任伊朗總統。2021年8月3日卸任第12屆伊朗總統。 [4]  [7] 
哈桑·魯哈尼在任期間內,達成《伊朗核問題協議》 [10]  ,解決經濟滯脹,恢復與英國的外交關係。 [9] 
中文名
哈桑·魯哈尼
外文名
حسن روحانی(波斯語)
Hassan Rouhani(英語)
別    名
魯哈尼
性    別
國    籍
伊朗
民    族
波斯族
出生地
伊朗塞姆南省索爾赫市
出生日期
1948年11月12日 [6] 
畢業院校
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
職    務
政治家
主要成就
當選第11屆伊朗總統
達成伊朗核問題協議
信    仰
什葉派伊斯蘭教

哈桑·魯哈尼人物經歷

哈桑·魯哈尼早年經歷

1948年11月12日,哈桑·魯哈尼(以下簡稱:魯哈尼)出生在伊朗北部塞姆南省索爾赫市(Sorkheh)一個虔誠的什葉派穆斯林家庭。
自1960年起,魯哈尼曾於塞姆南省的一所神學院學習伊斯蘭教法,後又進入伊朗最大的神學院庫姆神學院學習。還是學生的魯哈尼便開始追隨什葉派宗教領袖阿亞圖拉·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投身政治活動。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
1965年,魯哈尼在伊朗各地旅行,發表演講抨擊巴列維王朝統治,他因此被捕數次,並被禁止公開發表演講 [8] 

哈桑·魯哈尼從政經歷

1980年至2000年間,任伊斯蘭議會議員 [8] 
1991年,魯哈尼成為伊朗確認國家利益委員會成員,擔任其下屬戰略研究中心的主任。
1992年至2000年間,擔任伊斯蘭議會副院長。
1993年至2005年,擔任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 [4] 
1999年,任伊朗專家會議成員。
2003年至2005年,魯哈尼出任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在此期間,他與英國法國德國達成協議,暫停伊朗鈾濃縮活動 [8] 
2005年,魯哈尼卸任後出任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8] 
2013年4月11日,魯哈尼宣佈加入伊朗總統競選,稱將致力於拯救伊朗經濟,與國際社會建立建設性互動。6月15日參選總統並獲勝,8月4日,伊朗新總統委任儀式在德黑蘭舉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向魯哈尼頒發總統委任狀,魯哈尼即日起正式出任伊朗第十一屆總統 [8] 
2017年8月3日(當地時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正式批准在5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獲勝的魯哈尼連任為伊朗第12屆總統。 [5] 
2021年8月3日,魯哈尼卸任第12屆伊朗總統。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為政舉措

哈桑·魯哈尼經濟方面

  • 解決經濟滯脹
魯哈尼面對經濟滯脹採取抑制通貨膨脹政策,所採取的措施包括整頓金融秩序、控制央行貨幣發行量,減少政府財政預算和流動性,調整和穩定匯率等 [9] 
魯哈尼政府在第一次內閣會議中做出決定,伊朗中央銀行和各相關部委要採取措施允許滯留在港口和貨船上的生活必需品進入海關。中央銀行因此停止了針對藥品等特殊商品的優惠匯率,把官方美元匯率價格從原來1美元兑12 260里亞爾調整為1美元兑換約25 000里亞爾,凡擁有進口許可證的商品,無論屬於政府還是私人進口商的,關税一律按照統一新匯率進行結算 [9]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
隨着前期因匯率問題滯留在港口的食品、藥品和基本生活用品人關,市場供應情況開始改善。簽訂日內瓦協議後,民眾對匯率和物價繼續攀升的預期改變,搶購風潮消退,自由市場匯率跌至1:30 000左右,物價漲勢放緩,通貨膨脹穩步下降 [9] 

哈桑·魯哈尼外交方面

  • 互動外交
魯哈尼積極開展政治、經濟、能源和核外交,是“互動外交”的核心內容,也是其“百日計劃”的工作重點 [9] 
1.簽訂《聯合行動計劃》
魯哈尼政府執政後的第一個百日裏,伊朗與歐洲大國關係改善,美伊關係出現鬆動,伊核談判打破十年僵局。2013年11月 ,伊朗與六國簽訂伊核問題日內瓦初步協議——《聯合行動計劃》, 以暫停部分敏感核項目換取西方對其減輕制裁 [9] 
2.加強和改善地區及周邊國家的關係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
伊朗外長扎裏夫出訪了科威特阿曼卡塔爾、阿聯酋等國,並向沙特發出希望緩和緊張關係的強烈信號。扎裏夫緊接着訪問了土庫曼斯坦土耳其伊拉克俄羅斯敍利亞約旦黎巴嫩等地區和周邊國家。土耳其總理帶領經濟和能源部長訪問伊朗;阿聯酋與伊朗建立戰略伙伴關係使兩國經貿關係重新修復;卡塔爾與伊朗簽訂了推進雙邊合作的備忘錄;巴基斯坦決定重啓與伊朗中斷兩年的易貨貿易程序;科威特與伊朗簽署建立聯合鋼鐵廠協議等。根據日內瓦初步協議,伊朗將分批獲得共計億美元的“解凍”資金 [9] 
3.尋求更大範圍的經濟合作
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魯哈尼向美國伸出緩和雙邊關係的“橄欖枝”。
外長扎裏夫前往印度謀求增加伊朗對印度的石油出口,飛往日本、印尼探討加強雙邊貿易和在投資領域的合作。魯哈尼率外交、石油、財經、內政、文化、電信、交通和城鄉建設部部長、中央銀行行長和90名自私人企業貿易代表訪問土耳其,探討促進雙邊經濟合作的辦法。魯哈尼出席亞信峯會並正式訪問中國,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伊經貿合作增添新內容 [9]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
在“互動外交”的作用下,東西方多國的部長、政要和企業家尋求合作與商機,歐盟國家對伊朗的態度出現轉變。英國主動與伊恢復兩年前斷絕的外交關係,意大利外長和歐盟多國議會代表團訪問伊朗,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不顧白宮警告前往德黑蘭。“互動外交”改變了伊朗的國際形象,減少了制裁,動搖了制裁的基礎,並使制裁聯盟出現分化 [9] 
  • 對美外交
魯哈尼就任總統以來,伊美關係一波三折。一開始,伊朗的緩和戰略頗有成效,兩國關係迅速改善並推動達成了核協議。但兩國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有增無減,致使伊美關係未能跨上一個新台階。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任後,伊美關係急轉直下,又回到了敵對和交惡狀態 [12]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
首先,為解除國際制裁與美國進行工具性的緩和。魯哈尼上任伊始就頻頻向美國揮舞橄欖枝,推動達成核協議並簽署了《聯合行動計劃》。魯哈尼改善對美關係的努力是工具性的,僅僅是出於緩解日趨嚴厲的國際制裁的需要。魯哈尼在彈道導彈、“反恐”和敍利亞內戰也門內戰問題上未能做出讓步,因而未能在消除伊美關係的結構性障礙上取得進展 [12] 
其次,為擴大地區影響與美國的盟友進行激烈爭奪。作為兩國結構性矛盾的表現之一,伊美在地區事務中經常奉行相反的政策。自魯哈尼上任以來,伊朗除了繼續與美國的盟友以色列和沙特對抗外,致力於經營從該國經伊拉克和敍利亞到地中海和紅海的“什葉派新月帶”,通過拉攏土耳其和卡塔爾分化瓦解美國和沙特的地區盟友體系,從而讓美國及其盟友日益感受到“對世界貿易和地區安全災難性的伊朗擴張”和“侵略性的冒險主義” [12] 
最後,為了挽救核協議與美國進行有利有節的鬥爭。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8月6日恢復了根據核協議解除的對伊制裁措施。與此同時,美國祭出了對伊朗的“極限施壓”組合拳,協同地區盟友先後推出了“阿拉伯版北約”、“紅海安全合作實體”和華沙“中東安全會議”。伊朗一方面對美國的失信行為進行強烈抨擊,另一方面豎起了“見招拆招”海綿掌。2018年7月16日,伊朗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美國對伊制裁違反了兩國1955年簽署的《友好、經濟關係和領事權利條約》。2018年,國際法院於10月3日判決美國敗訴,給美國造成了一定的外交壓力。2018 年11 月,伊朗財政部宣佈將成立“反制管理辦公室”,負責監測美國對伊朗銀行的行動。伊朗還多次宣佈對美企業和個人的制裁清單。這些反制措施既佔領了道義高地,也未授美國以採取冒險行動的口實 [12] 
  • 對歐盟外交
在美國40年來不斷強化對伊制裁的情況下,歐洲國家與伊朗保持着正常的外交關係,在伊朗也擁有大量能源、投資和市場份額。現實利益決定了歐洲國家的對伊政策比美國温和、務實得多,伊朗也會靈活而務實地處理與歐洲國家的關係。魯哈尼歐洲外交的第一步是藉助相對温和的歐盟軟化美國的高壓立場。2013年,意大利外長艾瑪·伯尼諾擔任了歐盟與伊朗之間的“破冰特使”,成為10年間第一次正式訪問伊朗的歐盟國家外長。2014年2月20日,英國和伊朗正式恢復了直接外交往來,不再通過第三國處理有關外交事務。2015年各方之所以能達成伊核問題框架協議,英法德三國代表歐盟做的工作功不可沒,2015年伊核協議事實上就是英法德三國方案的2.0版 [12]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
伊核協議達成後,伊歐政治和經貿合作很快就駛入了快車道。2015年7月19日,德國經濟部長加布里爾率一批產業界人士訪問了伊朗。在伊核協議尚未生效的情況下,瑞士就於8月13日取消了對伊制裁。奧地利總統海因茨·菲舍爾9月7日率龐大代表團訪問伊朗,是伊核危機爆發後首位訪伊的歐盟國家元首。2016年1月25日,魯哈尼啓程到歐洲“招商引資”,對意大利和法國進行了為期5天的訪問,還與羅馬教皇方濟各進行了歷史性會談。這是1999年以來伊朗領導人第一次訪問歐盟國家。訪問期間,伊朗與意大利和法國分別簽署了價值170多億歐元和250多億美元的商業大單。4月12至13日,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率領 250 人的龐大政商代表團回訪伊朗,使意大利成為伊朗在歐洲的“頭號合作伙伴” [12]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前後,魯哈尼政府拉攏歐盟頻頻向美國遊説或施加壓力。歐盟主要國家領導人,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英國外長鮑里斯·約翰遜等紛紛前往美國,試圖遊説特朗普保留伊核協議。2018年1月11日,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外交與安全政策代表莫蓋里尼與法德英三國外長舉行工作會議,表示歐盟將盡一切努力維護核協議。英國首相特蕾莎·梅5月5日也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就伊核協議進行了交流。法國總統馬克龍5月6日警告説,假如伊核協議失效,“我們將打開戰爭的潘多拉盒子”。7月2日至4日,魯哈尼出訪瑞士和奧地利,商討伊核協議和經貿合作問題。11月19日,英國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訪問伊朗,與伊朗外長扎裏夫討論伊核協議相關議題、雙邊關係和地區事務 [12] 
  • 對俄外交
普京上台以來,伊朗與俄羅的關係持續升温,使伊俄關係處於堪稱“階段”的“蜜月期” [12]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
普京開始第三次總統任期後,將伊朗提升為地區合作對象,並寫入了2012年的俄羅斯外交政策原則文件中。2017年3月,魯哈尼訪問俄羅斯時,兩國在鐵路、油氣、原子能、旅遊等領域達成了15份協議。2018年2月26日,俄在安理會否決了由英國提出並得到美國強力支持的涉伊決議草案,這是俄羅斯第一次為伊朗 [12] 
  • 對中外交
魯哈尼上任後的5年間,兩國高層領導人進行了2次國事訪問,習主席與魯哈尼總統共進行了6次會晤 [12] 

哈桑·魯哈尼社會方面

  • 嚴打金融腐敗
2013年6月15日,魯哈尼當選總統不久,魯哈尼下令政府打擊“金融腐敗”,特別是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政府執政期間“利用經濟制裁”牟利的特權人物。其反腐矛頭直指詹雅尼
2016年,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伊朗司法機構宣佈,億萬富翁詹雅尼因欺詐、經濟犯罪罪名成立被判處死刑。這一消息在伊朗國內引起巨大震動,這也是伊朗自1996年以後就腐敗案件判處的第二個死刑案 [13] 

哈桑·魯哈尼人物榮譽

在兩伊戰爭結束後,魯哈尼被授予二級征服勳章和一級勝利勳章 [8] 
2015年12月7日,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入圍美國新聞週刊《時代》2015年度人物的候選名單 [1] 

哈桑·魯哈尼個人生活

哈桑·魯哈尼家庭關係

父親:哈吉·阿薩德拉·魯哈尼因是一位在伊朗塞姆南市的巴扎經商的商人 [8] 
長子:名字不詳,在1992年4月自殺身亡並葬於德黑蘭市的貝赫斯特·扎赫拉公墓。

哈桑·魯哈尼人物鐵事

  • “外交酋長”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
魯哈尼在擔任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秘書的16年間,魯哈尼在不斷的出境訪問與會見外國政要中累積了豐厚的外交經驗。在出任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期間,魯哈尼因就暫時停止鈾濃縮活動達成協議等談判成果,被伊朗媒體與西方媒體冠予“外交酋長”的美稱,其出色的外交才能與經驗由此可見一斑 [8] 

哈桑·魯哈尼人物評價

哈桑·魯哈尼正面評價

魯哈尼“熱情、有吸引力”,同時“很愛國、強硬” [4] (英國前外交大臣傑克·斯特勞評)
魯哈尼在談判中樹立了“温和、理性、務實和尋求互動”的形象 [8] 半島電視台評)
魯哈尼當選對重塑伊朗對外形象,改善伊朗與外部世界的關係,緩和地區緊張局勢有重要影響 [11] (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所中東室主任唐志超評)

哈桑·魯哈尼負面評價

魯哈尼雖在2017年輕鬆拿下第二個任期,但他在2021年下台之際在伊朗民眾心目中已是個“極不受歡迎的人“ [8] (約旦時報評)
即將卸任的魯哈尼“最大的成功”是其一度在不越過伊朗自身紅線的情況下與美國達成外交妥協,而他“最大的失敗”則是因發展經濟不力讓中產階級生活水平下滑,工薪階層上街抗議,使得伊朗政局在2019年至2020年動盪不安 [8] (歐洲大學學院副教授克萊門特·塞姆評)
“大城市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總體上對魯哈尼非常失望。 [8] ( 法國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蒂埃裏·科維勒評)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人物事件

當地時間2023年8月15日,伊朗司法部門發言人馬蘇德·塞塔耶希表示,伊朗神職人員事務特別檢察院因該國前總統哈桑•魯哈尼“涉嫌干預伊朗股市與外匯市場”,對其提起一系列訴訟,魯哈尼將出庭接受問訊。 [14] 
伊朗官方媒體2024年1月24日報道,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禁止前總統哈桑·魯哈尼今年3月再次參加專家會議選舉。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