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順圖書館舊址

鎖定
和順圖書館舊址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和順鎮,西北通大路與雙虹橋毗連,左翼與文昌宮為鄰,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和順圖書館舊址為漢景殿,建於明代隆慶時,為祀奉元末大理總管段功。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鄉賢在內設鹹新社。民國十三年(1924年),和順十字路小街子成立和順閲書報社,是為圖書館的前身。民國十七年(1928年),書報社遷入鹹新社,並正式更名為和順圖書館。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落成新館。 [7-8] 
和順圖書館舊址由大門、二門、主樓、藏珍樓、中華再造善本藏書樓等建築組成。 [8]  和順圖書館作為全國最大的標杆性鄉村圖書館, 其特殊的發展歷程與發展現狀值得研究與借鑑。 [6] 
和順圖書館原為鄉人管理,1980年納入國家建制,後被確立為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4年,和順圖書館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和順圖書館舊址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2018年11月,和順圖書館舊址入選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名錄。 [1] 
中文名
和順圖書館舊址
地理位置
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和順鎮
所處時代
民國
佔地面積
6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08:00-17:00(1月1日-12月31日 週一-週日)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Ⅴ-187

和順圖書館舊址歷史沿革

和順圖書館可追溯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張礪等在和順首倡成立的革新社會的社團組織—鹹新社。 [6] 
和順圖書館
和順圖書館(4張)
民國十三年(1924年),赴緬甸習商當學徒的寸嗣徽於回鄉省親,與李祖華、李湛春等在家鄉成立“和順青年會”(和順青年促進會),共同發起組織了“和順書報社”,聘請騰衝教育家李啓慈擔任社長,在和順十字街租得一間小屋為館舍,訂購圖書雜誌免費為民眾提供閲覽服務。 [6] 
民國十四年(1925年),和順青年促進會與和順旅緬青年會合併為和順崇新會。崇新會每年出版一期《和順崇新會會刊》和一期《和順鄉》雜誌。
民國十八年(1929年),閲書報社併入“鹹新社”成立和順圖書館,並將館址遷入鹹新社原址。胡適為圖書館寫了“和順圖書館”匾額,館屋內珍藏着上萬冊古籍線裝書,和順圖書館成為全國農村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2]  先後在和順的蕉溪、尹家坡、大石巷各設了一家分館,在天寶鄉(今騰衝縣明光鎮)設立了一家分館。 [6]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底,館藏圖書已超過萬冊,圖書館館務委員會集資在漢景殿基礎上新建主館,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落成開館,主館為一座中西合璧式的館屋,崇新會通過募捐、發行獎券以及收繳會費等途徑共籌集資金1.7萬餘元,獲得了包括鄉公所、平民學校、農林處與廣大民眾在內的社會各界的捐款共計5663.41元。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10日,騰衝淪陷,和順圖書館被迫關門,並發動學生幫助把圖書疏散到石頭山的魁閣藏起來。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9月14日,騰衝光復,和順圖書館恢復正常秩序。由於經費困難,從此館務艱難。 [6] 
1998年,和順圖書館建成全鋼混仿古二層樓房一座,將該館歷年收藏的古籍珍善本、地方文獻藏入其中。 [5] 
2009年,騰衝市政府投資350萬元在和順圖書館東側的景山園內建成一幢一正兩廂仿古木結構的建築,用於存放中宣部捐贈的9211冊中華再造善本古籍,併為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提供場所。 [3] 
和順圖書館舊址 和順圖書館舊址

和順圖書館舊址建築佈局

和順圖書館坐東南向西北,由大門、二門、主樓、藏珍樓、中華再造善本藏書樓等建築組成。 [8] 
和順圖書館大門為牌樓式木構建築,面闊3間、11.7米,進深2間、3.3米。明間為門,有梁記“大清光緒十八年歲次壬辰清和月吉旦·合鄉土庶等同建”,門頂木板裝修,上有正書線刻“漢景殿”三大字。上額為鄉舉人張礪書“和順圖書館”匾,下額懸趙翼榮“文化泉源”匾;二門磚石結構,仿江蘇蘇州東吳大學校門而建,門牆一字形,長77米,設3個拱形門洞,中門寬22米、高3.8米,兩側門各寬1.3米、高3.1米;主樓抬梁式木結構,面闊5間、18.7米,進深2間、8.6米,兩次間前各伸2米施二柱,所伸二柱與主樓相連,形成半亭,屋頂飛檐翹角。 [8] 
和順圖書館主樓後檐下懸有正書“鹹新社”匾額,匾長2.2米、寬0.58米;主樓後為藏珍樓,為兩層鋼混結構樓房,;主樓右側為“中華再造善本藏書樓”,該址原為“景山園”,2009年在此建成一正兩廂木結構樓房,內置文化部、財政部規劃編纂出版的中華再造善本,分經、史、子、集、叢五部,共787種、9211冊,總造價為350萬元,為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劉雲山視察和順圖書館時所捐贈。 [8] 
和順圖書館舊址 和順圖書館舊址

和順圖書館舊址文物館藏

圖書館藏
圖書館藏(18張)
和順圖書館舊址館藏圖書10萬餘冊,其中古籍1萬多冊,並保存有胡適、艾思奇、廖承志等諸多名人的著作、字畫, [5]  該館藏有一大批古籍、珍貴叢書、地方文獻、重要期刊報紙等。
館藏主要有乾隆刻本《昭明文選》(存六冊)《楊升庵全集》(83卷20冊)《升庵年譜》(1卷1冊),同光兩朝刻本《二十四史》(3687卷720冊),光緒刻本《九通全書》(2323卷996冊)《元遺山全集》(56卷17冊)和《春融堂集》(68卷20冊),光緒校印本《武英殿聚珍叢書》(2776卷774冊),以及民國影印本《四部叢刊》(11769卷2896冊)和《續藏經》(751冊)等。 [10]  還有研究緬甸史及華僑史的第一手資料《華僑中心的南洋》《華僑寶鑑》《緬甸史略》《仰光日報》等。 [4] 

和順圖書館舊址歷史文化

和順圖書館舊址文化活動

  • 影音傳播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春,和順人尹大典先生從緬甸帶回一部收音機捐贈和順圖書館。收音機每天播放的信息,成為和順人瞭解國內外局勢的載體,但收聽的人員有限。圖書館決定把每日收聽的新聞,摘錄印製成《無線電三日刊》,分送縣城各機關、各鄉鎮、學校以至臨近各縣。及時報道中國國內外消息,宣傳抗日救國思想,圖書館把《無線電三日刊》改為《每日要訊》,一直堅持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騰越日報》創刊,《每日要訊》才停刊。 [4] 
  • 文藝演出
20世紀30年代,和順華僑為圖書館捐贈一架德國鋼琴和一套西洋管絃樂器,圖書館組建星光音樂社。通過精心策劃,認真排練,在節慶日、農閒或一些愛國華僑回鄉時間,專場演奏西洋音樂,介紹西方音樂藝術,在騰衝開創了演奏西洋音樂的先河。另外,還演出新編話劇《孔雀膽》、《李成之死》等作品,宣傳抗戰、愛國、自由、平等思想,以抵制封建迷信活動。此外圖書館在館內設結婚禮堂,主持簡樸的新式婚禮。 [4] 
  • 科普宣傳
和順圖書館設有動植物和衞生等方面的標本展覽室。展覽室標本一部分從緬甸、上海和香港等地購買,另一部分由中小學教師、學生在該地採集製作。每年組織中小學生觀看,免費對羣眾開放。 [4] 
  • 教育發展
和順圖書館歷任館長中,有的身兼和順小學、中學校長,和順圖書館與當地中小學合為一體,推動了當地教育事業發展,為和順鄉乃至周邊民族地區培養了大批人才。 [4] 

和順圖書館舊址領導題詞

部分領導題詞
題詞
題詞人
二門館名牌匾
《文化之津》
《文化源泉》
《館媲謨觴》
《文化麴櫱》
《貢山之陽,和順有鄉。十載辛勤,精神聚糧。藴二酉秘,耀石室光。香飄芸帶亦琳亦琅。啓蒙益智,人文孔昌》
《民智泉源》
《智識之門》
館名
成立六十週年紀念刊題書名並致賀詞
《騰越文化先聲》
備註:國家圖書館原館長任繼愈,上海圖書館原館長顧廷龍,北京圖書館研究館員李希泌,民盟中央名譽主席楚圖南,民盟雲南省委主委楊明都有題贈。 [8] 

和順圖書館舊址文物價值

和順圖書館作為全國最大的標杆性鄉村圖書館, 其特殊的發展歷程與發展現狀值得研究與借鑑。和順圖書館自建立以來,以其在優化鄉風和哺育人才等方面的貢獻對農村圖書館建設有着重要的啓示。和順圖書館在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發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開發智力資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6] 

和順圖書館舊址保護措施

1980年,和順圖書館被政府納入公共圖書館建制,由國家財政配給圖書管理人員和購書經費,成為國家文化事業單位。 [4] 
1994年,和順圖書館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03年,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命名和順圖書館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 
2006年5月25日,和順圖書館舊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9] 
2012年,和順圖書館的社會功能由單純的圖書借閲轉變為向社會大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空間場地和設施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 [3] 
2018年11月24日,和順圖書館入選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名錄。 [1] 

和順圖書館舊址旅遊信息

和順圖書館舊址位置信息

和順圖書館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和順鎮,西北通大路與雙虹橋毗連,左翼與文昌宮為鄰。 [8] 
和順圖書館

和順圖書館舊址門票

包含在和順古鎮80元門票內。

和順圖書館舊址交通

  • 外部交通
1、騰衝縣城至和順4公里,有面包車直達,票價3元/人。
2、縣城乘坐6路公交車可直達古鎮,票價1元。
3、乘坐出租車從騰衝縣城到和順古鎮,車費15元左右。
  • 景區內交通
和順景區內提供旅遊電瓶車服務,路線:和順圖書館—大月台,車費5元/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