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呼吸系統

(人體與外界空氣進行氣體交換的一系列器官的總稱)

鎖定
呼吸系統(respiratory system)由呼吸道組成。呼吸道包括氣管支氣管等。通常稱鼻、咽、喉為上呼吸道,氣管和各級支氣管為下呼吸道。肺由肺實質肺間質組成,前者包括支氣管樹肺泡;後者包括結締組織、血管、淋巴管、淋巴結和神經等。呼吸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氣體交換,即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此外,呼吸系統還有發音、嗅覺、神經內分泌、協助靜脈血迴流入心和參與體內某些物質代謝等功能。 [2] 
中文名
呼吸系統
外文名
Respiratory System
生物組成
呼吸道、肺
治療方法
負離子自然療法

呼吸系統主要結構

呼吸系統大體 [1-2] 
呼吸系統全貌
肺泡 [1] 
肺泡

呼吸系統生理功能及結構特點

在呼吸系統中,各器官都有一定的分工,從鼻到各級支氣管是負責傳送氣體,其中鼻腔有加温、濕潤和清潔空氣等作用,還能在發音時產生共鳴。
咽是一個肌性管道,其上部與鼻腔和口腔相通,下部與喉和氣管相通,它是食物與氣體的共同通道。氣管由十幾個“C”形軟骨環和其間的平滑肌構成,軟骨使氣管維持開放狀態,保持氣體通暢。平滑肌可改變氣管口徑,有利於居於其後方的食道擴張,便於食物下行。氣管與支氣管粘膜中有腺體,能分泌含多種免疫球蛋白(抗體)的粘液,具有抑菌、抗病毒的作用;而且粘膜上皮細胞表面有纖毛,它能不斷地向喉的方向擺動,將粘有灰塵的粘液上移,最後咳出體外,形成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因此不要隨地吐痰,污染環境。
喉是呼吸道中的特殊部分,兼有發音的功能。
肺是呼吸系統中最重要的器官。成人肺內含有3-4億個肺泡,它是細支氣管反覆分支而成,其壁薄,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外面包繞着毛細血管網,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胸腔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稱為呼吸運動,是依靠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進行的。呼吸節律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它介於胸腔、腹腔之間,收縮時使胸腔的上下徑加大,產生吸氣,舒張時產生呼氣。肺活量是表示最大吸氣後,盡力呼出的氣體量,反映了每次肺通氣的最大潛力。可用肺量計測定。健康成年男性左、右兩肺的空氣容量約為5000-6500ml,女性小於男性。
呼吸系統的結構特點是由骨或軟骨作為支架,當氣體出入時,呼吸道的管壁不會塌陷,使氣流暢通。整個呼吸道有三道保護屏障,一是鼻毛阻擋細菌、病毒和灰塵進入呼吸道;二是氣管上皮細胞分泌的粘液將灰塵粘住並隨粘膜上皮的纖毛運動將其排出;三是肺泡內有一種細胞可吞噬肺泡內的灰塵。通過這三道屏障,保證了交換的氣體是潔淨的。人體藉助於呼吸系統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空氣由呼吸道進入肺泡,空氣中的氧氣從肺泡進入毛細血管的血液,經循環送遍全身,供組織細胞利用。與此同時,組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經血液循環運至肺部,通過呼吸系統排出體外。

呼吸系統臨牀疾病病因

可吸入顆粒物(PM10)在全球大氣中所佔的比例並不大,但是它對環境、氣候以及人類健康都有重要影響,因而備受人們關注。由於可吸入顆粒物粒徑小、比表面積大,因而其吸附性強,很容易成為空氣中各種有毒物質的載體。顆粒物被吸入肺部,並且有一些殘留在血液中,造成感冒、哮喘、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氣温是影響呼吸系統疾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且氣温和人羣死亡或者發病的關係呈現J型或U型分佈特徵,在温度相對適宜的情況下死亡或者發病最少,但是隨着温度的升高或者降低死亡人數呈上升趨勢。除氣温健康效應外,環境中的濕度對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當人體暴露於極端濕度環境下同樣也會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風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