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竹安

鎖定
周竹安(1891-1977),湖南省長沙人。1925年參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時期,長期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49年為爭取長沙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外交部機要處處長、秘書處處長、辦公廳副主任、駐保加利亞大使,是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1] 
中文名
周竹安
別    名
周酉村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湖南長沙
出生日期
1891年
逝世日期
1977年

目錄

周竹安人物生平

周竹安,又名酉村,長沙縣丁字灣(今屬望城縣)人,清光緒十七年(1891)生。1912年考入長沙師範,受徐特立“教育救國”思想影響,立志教育事業。1913至1926年,先後任長沙師範附小主事,長沙十一小學校長與周南女校、長沙女師、長沙縣中學等校教員。 [2] 
1926年秋周竹安加入共產黨,同年冬奉組織指示加入國民黨,任國民黨長沙縣黨部青年部長,被派往省農民協會任秘書。1927年“馬日事變”後,共產黨組織決定他在長沙堅持地下聯絡工作,負責將長沙進步學生轉移武漢,免遭迫害。1928年2月,他奉派赴岳陽,得知岳陽黨的機關遭破壞後旋赴武漢,以雕刻圖章為掩護。3月,他與曾三同時被捕,在敵人的酷刑拷問下堅不吐實。不久被營救出獄,與徐特立赴上海以經營商店為名掩護黨的秘密機關。 [2] 
1928年冬,黨組織派周竹安赴法國巴黎留學,翌年春轉比利時,先後在魯汶、列日學法文,並組織“反帝同盟”,出版《反帝》刊物。後刊物遭比政府查禁,他被比國防部驅逐出境,潛匿巴黎,1932年春入阿讓德人造絲廠做工。1933年在巴黎萬花樓飯館以司帳職為掩護進行革命活動,1936年9月與陶行知陳銘樞、何肇緒等發起成立“全歐華僑抗日救國聯合會”,出版《救國時報》,任編輯。1937年《救國時報》遷美洲,他與何肇緒留巴黎,創辦《祖國抗日情報》,發行遍及歐洲、南洋各地。 [2] 
1939年周竹安返國,次年1月至重慶,經熊瑾玎介紹任國防部動力酒精廠秘書,後兼第三廠經理。他曾與“中統”人員建立內線聯繫,獲取機密情報。1944年底,周恩來中共中央南方局以白區“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的原則,部署黨在國統區的二、三線機構,由陶行知出面,邀集周竹安、沙千里等組織“大孚”出版公司,周竹安任董事兼編輯。1945年日本投降,大孚公司遷滬,他於1947年6月兼崑崙電影製片廠秘書。1949年5月6日,奉黨中央派遣赴長沙組建策反情報小組,建立秘密電台。他於7日偕譯電員章樸飛抵長沙,會同報務員趙翰林,在碧湘街建立長沙地下電台。該電台後遷橋頭驛附近,及時將湖南的動態向中央報告,並傳達中央指示,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 [2] 
1949年10月,周竹安出任外交部機要處長,1952年任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1954至1958年任駐保加利亞大使。 [2] 
1977年8月23日,周竹安病逝於北京。 [2] 
參考資料
  • 1.    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湖南名人志.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9:452
  • 2.    長沙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長沙市志 第十六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