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禮傳

鎖定
《周禮傳》·十卷、《圖説》·二卷、《翼傳》·二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由王應電撰寫。
中文名
周禮傳
作    者
王應電
出版社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 [1] 
類    別
古籍
數    量
十卷
古籍歸類
經部>(《四庫提要》)

周禮傳古籍簡介

《周禮傳》·十卷、《圖説》·二卷、《翼傳》·二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周禮傳四庫提要

撰。應電字昭明,崑山人。嘉靖中遭倭亂,避居江西,遂終於泰和。受業魏校之門,其書中稱“師雲”者,即述校語。故《明史·儒林傳》即附之《校傳》後焉。史稱“應電篤好《周禮》,謂《周禮》自宋以後,胡宏、季本各著書指摘其瑕釁至數十萬言,俞壽翁、吳澄則以為《冬官》不亡、雜見於五官中而更次之,近世何喬新、陳鳳梧、舒芬亦各以己意更定。然此皆諸儒之《周禮》也。乃覃研十數載,先求聖人之心,溯斯禮之源。次考天象之文,原設官之意。推五官離合之故,見綱維統體之極。因顯以探微,因細以繹大,成《周禮傳詁》數十卷”云云,蓋應電於《周禮》之學,用力頗深。此三書雖各為卷帙,實相輔而行。核其大致,亦瑕瑜互見。其《傳》十卷,黜《考工記》不錄,猶曰專解古《經》,至割裂《序官》之文,凡同職相統者,使區分部居,各以類從,則頗嫌竄亂。然論説頗為醇正,雖略於考證,而義理多所發明。其《圖説》二卷,用以稽考《傳》義。中如《職方氏》“九州”之類,有圖無説。又有如女官、女奚、女奴諸辨,有説無圖。上卷《明堂表》一篇,亦有錄無書。蓋原本所闕。下卷闕《井邑》、《邱甸》諸圖、則別見《翼傳》,故不復載也。所説間有舛誤者。如謂“社即地祗,夏至有事於方澤,乃祭大社”。考《春官·司服》希冕以祀社稷、五祀序於毳冕以祀四望、山川之下,故鄭康成《酒正注》列社稷於小祭,其説本明。應電以當地祗大祭,殊於《經》義有乖。至謂明堂即王之六寢,宗祀文王以配上帝,不得於王之寢地,當在南郊,與郊天同。迎屍則於明堂。又謂郊天迎屍,亦當於明堂。考《通典》載:“南郊去國五十里,明堂在國三里之外、七里之內。”則相距凡四十餘里,安有祭時迎屍,遠在四十里外者?《周禮·掌次》:“凡祭祀,張屍次。”蓋屍幄切近壝宮,迎屍即於此幄。應電未核《注》、《疏》,故有此訛。他如圖南郊於朝日之前,既從其序,而圖祈谷於迎暑之後,又頗顛舛。然其《自序》,謂舊《周禮》圖冕服則類為男女之形,而章服仍不明;井邑則類為大方隔,而溝洫仍不分:則亦頗有所訂正。今姑與其《傳》並存,以備一家之説。其《翼傳》二卷,凡分七篇。上卷曰《冬官補義》,曰《天王會通》、曰《學周禮法》、曰《治地事宜》。下卷曰《握奇經傳》、曰《非周禮辨》、曰《經傳正訛》。其《冬官補義》擬補土司空、工師、梓人、器府、四瀆、匠人、壘壁氏、巡方、考工、準人、嗇夫、柱下史、左史、右史、水泉、魚政、鹽法、豕人十八官,未免意為揣測。其《天王會通》,以《天官書》所列諸星分配諸官,以為王者憲天而出治,亦多涉附會。其《學周禮法》,論《周禮》有必不可復者,及後人假仿之妄,舊註解釋之謬,改聲改字之非與細物為自古相傳之遺,官事有兼涉不擾之法,皆為有見。餘則多錄舊文。其《治地事宜》,直欲復井田之制,殊失之迂。其《握奇經傳》,雜參以後世之法,亦失之駁。其《非周禮辨》,駁正諸家,尚為明析。其《經傳正訛》,則於《周禮》以外兼涉羣經。非惟以篆改隸,並欲以籀改篆,則拾其師魏校《六書精藴》之説,而不知其流於詭誕矣。大抵三書之中,多參臆説,不盡可從。以《周禮》、《儀禮》至明幾為絕學,故取長棄短,略採數家,以姑備一朝之經術。所謂不得已而思其次也。三書凡十四卷,《明史》作數十卷,蓋約舉之詞。朱彝尊《經義考》惟載《傳》十卷,《圖説》二卷,《學周禮法》一卷,《非周禮辨》一卷,而不載《翼傳》之名,頗為疏漏。又所引黃虞稷語,乃《翼傳》之解題,而系之《周禮傳》下,亦為舛誤。豈偶然疏略,未及檢其全書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