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氏新對蝦

鎖定
周氏新對蝦( joyneris shrimp)俗稱“條蝦”、“彎蝦”、“羊毛蝦”、“站蝦”。海洋可釣蝦的一種。對蝦族。體形與對蝦相似,但甲殼表面有許多凹下部分生短毛。全身遍佈棕藍色斑點。生活於泥沙質的淺海底部,我國南方海域多產,體肥肉嫩,釣取方法與對蝦同。 [1] 
中文學名
周氏新對蝦
拉丁學名
Metapenaeus joyneri
別    名
羊毛蝦
黃蝦
沙蝦
站蝦
麻蝦和黃新對蝦等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甲殼亞門
軟甲綱
亞    綱
真軟甲亞綱
十足目
亞    目
枝鰓亞目
對蝦科
新對蝦屬
分佈區域
中國、日本、韓國海區

周氏新對蝦形態特徵

甲殼很薄,表面有許多凹下部分,上生短毛。額角上緣具6~8齒,下緣無齒。頭胸甲上不具眼上刺及頰刺,額角後脊延伸至頭胸甲後緣附近,額角側脊及溝延伸至胃上刺前方,頸溝及肝溝皆明顯,肝溝下緣極深;腹部第1-6節背面均有縱脊。蝦體上有棕藍色大斑點,均勾散佈全身,尾肢後半部棕褐色,邊緣紅色。生活於泥沙底之淺海,體肥肉嫩,為蝦中上品,可鮮食或乾製蝦米。 [2] 
周氏新對蝦 周氏新對蝦
8顆額上齒,並達到第一觸角柄末端。頭胸甲上有多處凹陷部分,其上密佈細毛。頭胸甲上具有肝刺及觸角刺,但不具眼上刺及頰刺。肝溝深入而且向上傾斜。第一觸角上鞭稍長過第一觸角下鞭。第一至第六腹甲之背緣具有中央縱脊,位於第六腹甲末端之中央縱脊形成一小刺。尾柄稍長過第六腹甲且有深中央溝,側緣具有極細的可動刺。雄性生殖器官對稱,其側葉較中葉硬和厚。雌性生殖器官的中央板被具有新月形側板包圍。 [2] 
對蝦身體長而略側扁,雌雄異體,成體雌蝦大於雄蝦,體色也有所不同;中國對蝦雌蝦體色灰青,雄蝦體色發黃。對蝦體外包被着一層幾丁質的外骨骼甲殼,它由其下方的表皮細胞分泌而成。 [2] 
對蝦的身體可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共有21節構成。除最前和最後一節外,各節皆具一對附肢。 [2] 

周氏新對蝦頭胸部

身體前部為頭胸部,較粗短,由頭部6節與胸部8節癒合而成,共14節,分節不明顯,覆蓋頭胸部的背面和兩側的一片堅硬的大甲殼,叫做頭胸甲,它的前端中央有平直前伸、細長而尖利的額角,俗稱蝦槍或額劍,具有保護眼睛和防禦敵害的作用。額角側扁,上、下緣皆有短齒,呈鋸齒狀。對蝦屬中不同種短齒數有所不同,這是分類依據之一。 [3] 
頭胸甲的前端、額角的下方兩側有一對複眼,呈腎形,眼柄能自由活動。口位於頭部腹面的一對大顎之間,前方有一片半圓形的上唇,後方有兩片並列的下唇,大顎被上、下唇覆蓋。胸部兩側有鰓,着生於胸部附肢基部及附近的體壁上。由頭胸甲兩側包被而形成鰓腔。 [3] 

周氏新對蝦腹部

對蝦身體的後部為腹部,較細長,由7節構成,分節很明顯。前5節較短,第六節為最長。腹部自前到後逐節變細,量後一節很細,末端甚尖,稱為尾節。肛門位於尾節腹面的基部.腹部各體節的背面及兩側均包被一比較堅硬的甲殼,前一片的後緣均覆於後一片之上,相連處的甲殼薄而柔軟,前後摺疊,以便於體節的活動。 [3] 

周氏新對蝦附肢

對蝦的附肢共19對,各部的附肢均由基肢、內肢和外肢構成,基本上為雙肢型。由於各對附肢的功能不同,其形狀與構造各異.如口器附肢主要在於抱持和咀嚼食物,其基肢發達:胸部附肢為捕食及爬行器官,內肢發達;腹部附肢功能在於游泳;其內、外肢均發達。對蝦體節、附肢敷目、特點及功能。 [3] 

周氏新對蝦外部生殖器宮

對蝦的雌、雄兩性均有構造特殊的交接器:雄性交接器由第一遊泳足的內肢變形相連而構成,中部向背方縱行鼓起,似呈半管形;雌性交接器位於第四和第五對步足基部之間的膛甲上,開口內為納精囊。納精囊分為兩種類型:封閉型納精囊呈囊狀或袋狀,用以儲藏精子,對蝦屬中的多數種類屬此列,如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斑節對蝦長毛對蝦等,其中日本對蝦的納精囊為一囊狀突起,開口向前;開放型納精囊無囊狀結構,如南美白對蝦等。 [3] 

周氏新對蝦生活習性

周氏新對蝦
周氏新對蝦(3張)
棲息於海岸沙地和紅樹林附近,40公尺以下水深之沙底海域。對蝦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如多毛類、小型甲殼類和雙殼類軟體動物等,有時也捕浮游動物。 [4] 

周氏新對蝦繁殖習性

周氏新對蝦在廣東魚塭6~12月都能納到蝦苗,其中8~9月是高峯,可以推論,其繁殖期比其早一個月左右。在山東產卵時間是6~8月。 [5] 

周氏新對蝦養殖

農業部發布的NY/T5059—2001無公害食品對蝦養殖技術規範規定了對蝦苗種培育、養成和病害防治技術,適用於我國主要的養殖對蝦。 [4] 

周氏新對蝦生物系統

周氏新對蝦肌肉系統

對蝦的肌肉為橫紋肌,構成強有力的肌肉束,分佈於頭部和腹部,以腹部肌肉最發達。 [6] 

周氏新對蝦消化系統

口為消化道的開口。口後連一短的食道,食道的另一段與胃相連。胃分前、後兩部分:前部為一大囊,稱賁門胃,內有許多兒丁質的小齒構成胃磨,行容納和磨碎食物的功能;後部較小,稱幽門胃.內有成對幽門板和無數剛毛.胃後為腸道,在其前端背面為腸盲囊.腸分為中腸和後腸,中腸細長,其末端連接後腸(直腸),後腸在尾節基部腹面開口。即肛門。在幽門胃的後部、中腸前端兩側,有一對褐綠色的大消化腺,即肝胰臟,被一層結締組織薄膜包成一團。 [6] 

周氏新對蝦呼吸系統

對蝦的呼吸器官是鰓.鰓位於胸部兩側的鰓腔內。根據鰓着生部位的不同,鰓可分為肢鰓、側鰓.足鰓、關節鰓等4種,共25對。 [6] 

周氏新對蝦循環系統

對蝦的循環系統為開管式,由心臟、血管、血竇等構成.心臟為肌肉質扁平囊狀物,位於胸部後端背方的圍心竇內。具4對心孔。由心臟發出7條動脈.每條動脈又分成許多微血管,開放到身體各部的組織間血竇內.血液無色,血漿內含有血藍素,能攜帶氧氣到組織中。血液在心臟的壓迫下流人動脈,經微血管流入血竇,再彙集於胸部底面的胸血竇,然後經入鰓血管流入鰓內,通過鰓的呼吸進行氣體交換,新鮮的血液經出鰓血管流入鰓心血竇,最後流入圍心竇,經心孔流回心臟。 [6] 

周氏新對蝦排泄系統

對蝦的排泄器官是位於大觸角基部的大觸角腺,由囊狀腺體、薄壁膀胱和排泄管組成。腺體內的排泄物主要是胺鹽,也含少量尿素和尿酸,其水溶液呈綠色,故觸角腺又稱綠腺。觸角腺可調節滲透壓和離子平衡 [6] 

周氏新對蝦神經系統

對蝦的腦位於頭部前端,由兩個大的神經節合併而成。神經白腦分發到複眼和兩對觸角,並有一對神經通向食道周圍,構成食道神經環,其後以神經索向後貫穿於軀體的腹面中央。各體節均有分支神經通向附肢、肌肉和其他器官。 [6] 

周氏新對蝦生殖系統

雌性生殖系統包括一對卵巢、輸卵管和納精囊。卵巢位於軀體背部,為並列對稱的一對,呈葉狀片,分為l對前葉,7對側葉(中葉)和1對後葉。輸卵管與卵巢第六側葉相接,伸向腹面,開口於第三對步足基部內側乳突上,即生殖孔,又稱排卵孔。 [6] 
雄性生殖系統包括一對精巢、輸精管和精莢囊。精巢位於軀體背部,圍心竇下方,也是並列對稱的1對,分為l對前葉、8對側葉(巾葉)和1對短小的後葉,均緊貼在肝臟上面。精巢薄而透明,只在性細胞成熟時呈半透明的微白色。精巢內有許多生精小管,由生精小管產生梢原細胞,經發育而成精於。輸精管可分前、巾、後三段,前段細短,與精巢後葉相接;中段粗長而曲折,灰白色;後段細長,與精莢囊相接。精莢囊是一對膨大的囊狀物,各自位於第五足基部。精莢囊又接一短管,開口於第五足基部內側乳突上,即生殖孔,又稱排精孔。許多精子在輸卵管中段被管壁上所分泌的膠狀物質包被,形成盤狀的精小塊,在精莢囊中,許多精小塊被包成精莢。 [6] 

周氏新對蝦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周氏新對蝦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83 千卡
蛋白質 18.7 g
脂肪 0.4 g
膽固醇 170 mg
飽和脂肪酸 0.1 g
多不飽和脂肪酸 0.1 g
水分 79 g
碳水化合物 0.1 g
灰分 1.5 g
葉酸 57 μg
αE 1.7 mg
胡蘿蔔素 20 μg
250 mg
30 mg
270 mg
260 mg
56 mg
0.11 mg
1 mg
0.35 mg
1 mg
維生素A 3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2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6 mg
煙酸(煙酰胺) 2.2 mg
泛酸 0.38 mg
維生素B6 0.1 mg
維生素B12 1.1 μ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2 mg
維生素E 1.7 mg
展開
參考資料
  • 1.    王長工.實用釣魚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 2.    深圳百科全書編委會編.深圳百科全書:海天出版社,2010
  • 3.    林龍山.東山灣及其鄰近海域常見游泳動物:海洋出版社,2013
  • 4.    紀成林 陳光輝.中國對蝦養殖新技術:金盾出版社,2010
  • 5.    王紅勇 姚雪梅.蝦蟹生物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 6.    郭何生.農業大詞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