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欽嶽

鎖定
周欽嶽(1899~1984),著名新聞工作者,重慶巴縣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理科預科。1919年10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春回到重慶,出任重慶《新蜀報》主筆、總編、總經理、社長等職,使該報成為當時重慶宣傳新思想、新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的一個主要陣地。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11月赴北京參加政協會第一屆全體會議和開國大典。重慶解放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重慶市文化局長、重慶市副市長、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四川省政協副主席、第一至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4年12月22日在重慶逝世。 [1] 
中文名
周欽嶽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84年
職    業
新聞工作者
出生地
重慶南岸長生鄉

周欽嶽生平年表

1899年,生於巴縣長生鄉。
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理科預科。
1919年10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被強迫遣送回國。
1922年周欽嶽任《新蜀報》總編輯後,陳毅、蕭楚女、漆南薰先後被聘為主筆。這一時期,該報思想活躍,言論犀利,發表了不少社論和時評,成為傳播新文化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陣地。1927年重慶發生三·三一慘案,漆南薰被軍閥殺害,周欽嶽、宋南軒被迫離開報社,報紙停刊20余天。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重慶“三·三一慘案”後離渝到武漢、任國民革命軍第11軍第26師政治部主任。後流亡上海、日本等地,參加工人運動和抗日救亡運動。1942年派特務燒燬該報編輯部和印刷廠。
1935年秋返回重慶,續任《新蜀報》總經理、社長。抗戰時期,周欽嶽受周恩來的委託,為《新華日報》遷重慶提供幫助。
1945年《新蜀報》被軍統特務佔用,周欽嶽到香港參加反內戰、反獨裁的鬥爭。重慶解放後,該報被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夏停辦。
1949年11月赴北京參加政協會第一屆全體會議和開國大典。重慶解放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重慶市文化局長、重慶市副市長、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四川省政協副主席、第一至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 

周欽嶽主持《新蜀報》

《新蜀報》是由少年中國學會會員陳愚生等人創辦,1921年2月1日在重慶出版。創辦的宗旨是“輸入新文化,交流新知識”,系四川當時的進步報刊之一。社址設在商業場白象街。1922年5月改組,恰好陳毅、周飲嶽回逾,報社請他們擔任主筆和編輯。是年秋周欽嶽接任總編輯;1923年春陳毅去北京,由肖楚女來川繼任主筆。從此,《新蜀報》便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四川新聞界,為日益高漲的人民革命大潮推波助瀾。
周欽嶽放手支持肖楚女鞭打時弊的言論。當時肖楚女已是共產黨員,1924年9月被委派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駐川特派員,負責領導重慶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工作。肖楚女思想覺悟高,文化素養好,有理論水平,他的文章頗受讀者歡迎。《新蜀報》在兩年時間裏發行數量突破兩千大關。該報還特闢了“社會黑幕”專欄,揭露軍閥橫行,政治腐敗,同時為人民發出呼聲而伸張了正義。1924年秋;該報報導了楊闇公、肖楚女、童庸生等發起的“四串反帝國主義大同盟”成立的消息;同年11月針對重慶發生日本“德陽丸”事件,又登載了肖楚女等鍵寫的大量控訴日帝侵華罪行的文章,使民眾拍手稱快,“也使統治者驚恐惱怒。王陵基準備派兵抓肖楚女,幸而周飲嶽消息靈通,及時掩護肖楚女離川赴上海。
隨後,周飲嶽又延聘漆南薰任《新蜀報》主筆,主寫該報社論。漆南薰名漆樹茶,四川江津李市壩(鄉)人,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經濟學部畢業,曾出版30萬字的專著《經濟侵略下的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析舊中國在列強侵略下的經濟狀況,文章深入淺出,備受諸者喜愛。漆南薰返重慶後,目睹四川變成“軍械的世界”、“鴉片的世界”燃起了他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滿腔怒火,在《新蜀報》任職期間,‘幾乎每天都有一至二篇富有戰鬥性和鼓動性的社論或短評見報。周飲嶽認為,雖然走了肖楚女,卻又來了漆南薰,仍把報紙辦的有聲有色。
1926年春,重慶出現左派與右派兩個國民黨黨部(蓮花池與總土地)。左派極力宣傳馬列,右派大肆宣傳反共,針鋒相對。4月25日,雙方都上街宣傳。右派頭目石青陽僱打手田德勝、白耀宗在市商會門口毒打張錫疇後,隨即拖進去準備扣押。周欽嶽不顧個人安危,闖進商會把張錫疇營救了出來,當晚寫成“目擊四·二五兇毆案之經過情形”,於次日見報。漆南薰也寫了《誰是我們的敵人》、《赤化問題之討論》等評論。右派因之視《新蜀報》如眼中釘。
不久,為紀念“五卅慘案”一週年,決定6月1日召開紀念會,重慶二女師與重慶聯中被國家主義派所把持,不準師生參加。《新蜀報》在消息上加了個小標題:“聯中女師不參加,未免美中不足”,這樣惹怒了國家主義分子,遂由校長帶頭領起受矇騙的幾十名學生,於6月2日大鬧報社。於是重慶新聞界羣情憤激,立即成立“雪恥後授會”,要求當局撤換兩校校長。為避免事態擴大,由重慶城防司令郭助棋出面調停,繼由兩校校長登報道歉,鬥爭以勝利而告結束。
英帝國主義為阻止北伐軍勝利前進,1927年3月炮擊南京,死傷軍民上千人。重慶各羣眾團體和學校在“蓮花池”黨部的組織領導下,決定於3月31日在打槍壩舉行“重慶各界反對英帝炮擊南京市民大會”。反動軍閥王陵基、藍文彬,巴縣團閥曹燮陽、申文英與國民黨右派勾結;把兵丁裝扮成工人模樣,暗藏武器混入會場,製造了震驚全國的“三·三一”慘案。中共重慶地委(即四川省委)領導和進步人士楊闇公、陳達三、冉鈞、漆南薰等先後犧牲,數百名學生和羣眾遭到血腥屠殺。周欽嶽在會場外採訪,倖免於難。但反動派八方繼續搜捕,整個山城被白色恐怖所籠罩,形勢非常嚴峻。周欽嶽與肖華清躲入郭勳棋公館,於4月2日晨化裝成郭的“弁兵”,跟在大轎後而混出城門,乘木船離開重慶轉赴武漢。
肖整女和周欽嶽的先後出走,重慶白色恐怖的加劇,致使《新蜀報》處於十分艱難的時刻。,面對這個現實,由鮮英(特生,曾系劉湘的師長,但具有進步傾向)聘請比較穩健的楊丙初擔任總編輯,總算渡過了困難的歲月。
1935年初,蔣介石與劉湘矛盾激化。中共中央抓住時機,派張曙時入川爭取劉湘抗日發蔣。劉湘也感到需要廣羅人才,以充實鞏固自昆的權力,是年夏同意周欽嶽返渝並擔任《新蜀報》總經理,他與原留法勤工儉學同學金滿成(四川眉山人)同心協力,使報紙再度呈現出欣欣向榮的面貌。
周欽嶽非常強調要把報紙辦成羣眾的喉舌,為民伸張正義。·他安排金滿成負責“新副閒話”與小言論“金鋼鑽”欄目。每天幾百字,必“鑽”一人一事,以致讀閲《新蜀報》者,總要先看何人何事被“鉛”。這種魯迅“匕首與投槍”的筆法極為辛辣,曾一度觸惱封建統治者,因之準備逮捕金滿城。鮮英與周飲嶽獲悉後,即派金去川北採訪而得以避禍。“金鋼鑽”雖“啞口”一時,但並沒有挫傷周飲嶽改進報紙的雄心。《新蜀報》在重慶獨樹一幟,將提倡“新、實、短、·快”的理論,並付諸具體實踐,取得了顯著成績。報社在南京、上海等地都設有專職特派記者。南京着重政治消息,上海着重經濟消息。每天頭版頭條新聞均為“本報專電”。報紙每天儘管四版編排上機,仍要為“頭條新聞”留下巴掌寬、尺來長的版面,等至午夜一點過“專電”到達,才轟沓轟沓開印。民營報紙這種“搶新聞”的競爭辦法很見效益,次晨報紙一上街就被搶購一空。
報紙建立起了社會聲譽。雖説要堅持自立更生,可也離不開經濟實力的支持。周欽嶽除得到鮮英與郭勳棋等進步將領的關照外,還獲得幾位金融界鉅子如胡子昂(華康銀行總經理)、吳晉航(和成銀行總經理)、楊氏家族(聚興誠銀行)等在經濟上的鼎助。為了提高印刷質量和加快排印速度。周欽嶽曾親赴上海買回新式轉輪印刷機,代替了舊式平板機,並改用電氣鑄字。彼時在整個四川報業界,它成為第一家“現代化”的報杜印刷廠。
“西安事變”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成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覺醒的中國人民,為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蜂起雲湧地起來戰鬥。周飲嶽積極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對黨所領導的革命團體“職救”、“學救”、“文救”、“婦救”四個組織,總是積極擁護,大力支持。自1936年12月至1938年12月,《新蜀報》為其先後發過34條消息,成了重慶“救國會”的重要新聞陣地。周飲嶽還為報社聘請了大量進步人士和共產黨員:薩空了、高天、劉尊棋、漆魯魚、温田豐、趙銘一、夏奇峯、葛喬等擔任編輯或主筆。
抗戰初,國民政府遷渝,重慶成為“陪都”。全國知名學者與作家雲集山城。周欽嶽在四川飯店為“影人劇團”舉行茶會,白楊、陳白塵、施超等受到熱情歡迎。隨後又在永年春餐廳宴請葉聖陶、曹禺、宋之的、徐盈、彭子岡等。周欽嶽的留法同學,著名翻譯家馬宗融夫婦回川,周在白象街報社為他們設便宴,還邀請了剛自前線歸來的郭勳棋將軍赴宴。一文一武,談笑風生。趁國民參政會召開之際,中共中央領導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葉劍英、潘梓年等紛紛來逾。周飲嶽又設宴招待。
《新蜀報》三個專刊和“晚報”也很出色。
“國際與時事”,由漆魯魚(當時任中共重慶市工委書記,解放後任西南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主編,每週出刊一次,佔第三版的二分之一版面,內容大體包括:一是分析英、美、蘇有關世界政治重大動向;二是分析抗日戰局的形勢變化;三是國際知識介紹。
“經濟與農村”,由陳一蓀主編,每週出刊一次,佔第三版二分之一版面,內容大體包括:一是抨擊蔣介石的通貨膨脹,濫發紙幣;二是對梁漱溟的“鄒平樣板”與晏陽初的”定縣樣板”進行探討;三是闡述通俗的經濟理論與農村經濟的展望。
“文化與生活”,由趙銘一(穆維芳)主編,每週星期天增加四開一張版面。內容大體包括影評戲評、藝術漫談、演員剪影、文化動態等。還有曾主編過“左聯”機關刊物《光明》的沈起予,負責主編《星光》文藝週刊。總體看《新蜀報》頗具獨特風格,不斷推進創新。
《新華日報》遷重慶後,周欽嶽公開向報界人士稱:我們是同業,為了奪取抗戰勝利,一定要互相支持”。同時號召《新蜀報》編採人員必讀《新華日報》,並積極配合該報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戰的持久和必勝。《新蜀報》辦成了非黨的“紅色報紙”。這就引起了國民黨頑固派的不滿,於1945年5月指使特務分子強行將報紙接管。周欽嶽深感有被捕危險,乃輾轉奔向瞭解放區。 [3] 

周欽嶽晚年經歷

1949年5月,周欽嶽與100多位新聞界人士一道,乘船北上赴解放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及開國大典。隨即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進軍大西南。
重慶解放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重慶市文化局長、重慶市副市長、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還被選為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2月、1978年5月,先後任重慶市第一、六屆政協副主席。1984年12月在重慶病逝。 [4] 
參考資料
  • 1.    邱沛篁等.新聞傳播百科全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 2.    鄭福林.中國革命和建設歷史時期人物辭典 1.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453-454
  • 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巴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巴縣文史資料 第10輯:重慶,1994:34-39
  • 4.    《重慶政協志》編纂委員會.重慶政協志:重慶,1998:52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