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曉紅

(雲南大學副教授)

鎖定
周曉紅,女,雲南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影視人類學、藝術人類學、跨文化比較、非遺保護。
中文名
周曉紅
畢業院校
雲南大學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影視人類學
職    務
雲南大學碩士生導師
性    別

周曉紅研究方向

影視人類學、藝術人類學、跨文化比較、非遺保護 [1] 

周曉紅教學任務

民族學專業本科生:《藝術人類學》、《跨文化交流與比較》、《跨文化比較研究》;
人類學專業研究生:《社會研究方法》之“跨文化比較研究方法”;
校本科生素質選修課:《中外電影藝術賞析》 [1] 

周曉紅教育背景

1968年9月——1990年7月,雲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本科;
2000年9月——2002年7月,雲南大學人類學系影視人類學專業;
2003年3月——2004年4月,法國EICIA國際電影學院編導專業進修;
2011年7月——2012年7月,復旦大學文博系訪學進修。 [1] 

周曉紅科研項目

周曉紅主持科研項目

雲南大學“211”工程第3期“西南邊疆少數民族族羣問題研究”項目子課題“跨文化比較研究與方法”(2009-2013年)。
雲南大學民族學學科高地建設規劃項目:“新平花腰傣村寨中的民間儀式記錄” (2014-2017 年) [1] 

周曉紅參加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元陽縣”之“婚姻家庭制度、婚姻習俗及倫理道德與變遷”(2013-2015年)。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南邊疆民族政策實施結果的人類學研究”子課題“新平花腰傣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民族發展問題研究(2014-2017年)。
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西方民族誌電影理論研究》2011年。 [1] 

周曉紅學術成果

代表論文
《論影視人類學視域的拓展》,《思想戰線》,(2015年第1期)
《從傣族製陶工藝管窺傣族與百越的關係》,復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集刊》,(2013年第6輯);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元陽卷》之“婚姻家庭制度、婚姻習俗及倫理道德與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花腰傣村寨公共祭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探析》,重慶民族研究院、烏江流域社會經濟文化研究中心《民族藝術與非遺保護學探討會論文集》(2017年6月)
《少數民族特色旅遊村寨的開發與反哺》,《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17年第22輯)
《文化展示中的“花街節”與花腰傣集體記憶》,《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15年第18輯)
《論民族博物館信息化建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13年第11輯);
《從西雙版納傣族土陶與黑陶看民族工藝品與社會需求的關係》,《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11年第9輯。
《布朗族村寨節日的社會文化解析》,《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09年第6輯)
拍攝影視人類學片:
《怒族仙女節》(《中國節日誌·仙女節》影片,2013年);
《布朗人的新年》(2008年);
《茶魂1-2》(2007-2009年);
《巴黎之夜》(2004年);
《賣燒餌塊的人》(2002年)。
著作
《人間桃源——核桃寨》雲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6月)
參著
《現代民族學》第41章“跨文化比較研究方法”,雲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當代中國文化人類學》第61章“當代中國人類學的跨文化比較研究”,雲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元陽縣卷》第六章“婚姻家庭制度、婚姻習俗及倫理道德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1] 

周曉紅學術兼職

教育部學位中心有關省市優秀碩士學位論文通訊評議專家
雲南省社會科學藝術科學規劃項目通訊評審專家。 [1] 
參考資料
  • 1.    周曉紅  .雲南省民族研究院 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引用日期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