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德敏

鎖定
周德敏,男,漢族。藥物化學博士化學生物學教授,“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基金委創新羣體牽頭科學家、全國生物候選藥物牽頭科學家、曾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現任北京大學寧波海洋藥物研究院院長、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深圳灣實驗室化學生物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1]  [9-11] 
2017年,榮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傑出成就獎”。 [2] 
中文名
周德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北京醫科大學
日本筑波大學 [10]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9] 
主要成就
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
基金委創新羣體牽頭科學家
教育部長江學者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 [9] 
性    別
職    稱
教授
學    位
博士

周德敏人物簡介

1985~1990年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大學本科;
1990~1996年北京醫科大學/日本筑波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導師是張禮和教授和Taira K教授;
1996~1998年日本筑波大學任準研究員;
1999~2002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Scripps研究所博士後,導師是Schultz PG教授;
2002~2003年在美國Chugai-Roche Inc任高級研究員;
2003年5月任美國Immusol生物製藥公司RNA干擾課題組、創新藥物研究組責任人;
2008年9 月回國任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
2009年12月任北京大學藥學院副院長;
2010年1月起聘為國家重大研究計劃(973)“基於基因密碼子擴展的蛋白質標記新方法”的首席科學家。
2012年起任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系主任。
2016年1月12日上午,北京大學藥學院新一屆行政班子任命會在藥學樓舉行,會上宣佈了藥學院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人選,周德敏接替劉俊義擔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 [3] 
2021年12月26日,入選石家莊市政府智庫特聘專家名單。 [7] 
2016, 01 – 2023, 07 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 [10] 

周德敏職務任免

2021年12月27日,擔任全國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8] 

周德敏科學研究

周德敏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藥物研發過程中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
方向包括新型抗病毒小分子、蛋白質生物大分子藥物、藥物靶點/生物標誌物發現與確證等。 [1] 

周德敏榮譽成果

目前牽頭國家973、創新藥物專項、基金委重大和國際合作基金等七項;在Science、PNAS、Chem Rev、JACS、JMC、NAR等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研究的多個候選藥獲企業支持進入開發階段;全國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擔任藥學權威雜誌J Med Chem和Eur J Med Chem編委、J. Chin. Pharm. Sci.(中國藥學(英文版))的執行主編。 [1] 
2016年12月,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DOI: 10.1126/science.aah5869)發表了周德敏/張禮和研究團隊的突破性研究進展,研究人員以流感病毒為模型,發明了人工控制病毒複製從而將病毒直接轉化為疫苗的技術,即在保留病毒完整結構和感染力的情況下,僅突變病毒基因組的一個三聯碼,使流感病毒由致命性傳染源變為了預防性疫苗,再突變三個以上三聯碼,病毒由預防性疫苗變為治療病毒感染的藥物,並且隨着三聯碼數目的增加而藥效增強。這一技術不僅使疫苗研發不再複雜,而且擺脱了對病毒生物學知識獲得的依賴,並適用於幾乎所有病毒。這一發現顛覆了病毒疫苗研發的理念,成就了活病毒疫苗的重大突破。
鑑於該成果在預防和治療病毒性傳染病方面的重大醫學價值和社會意義,全球最大的科技新聞工作站SciPak將該發現作為亮點,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1日下午2:00向全球媒體發佈。 [4] 

周德敏代表性文章

1.Zhou DM*, Zhang J, Wang CY, Zhang LH and Wong-staal F, “A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preventing negative RNA interference in preparation of lentiviral vector for siRNA delivery”, RNA, 2009, 15, 732-40.
2. Yu DH, Macdonald J, Liu G, Lee AS, Ly M, Davis T, Ke N, Zhou DM, Wong-Staal F. Pyrvinium targets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to hypoglycemia and its anti-tumor activity is enhanced by combination therapy. PLoS ONE, 2008, 3(12):e3951.
3. Zhou DM*, Wang CY, Zhang J, Ke N, Bliesath J, Zhang LH and Wong-staal F, “Generation of shRNA pool library: revise the biological technique from the viewpoint of chemistry”, ChemBioChem, 2008, 9, 1365-7.
4. Yang J, Zhou DM and Wong-Staal F, Methods Mol Biol, 2008, 510, 295-304.
5. Zhang J, Wang CY, Ke N, Bliesath J, Chatterton JE, Wong-Staal F and Zhou DM*, A more efficient RNAi inducible system for tight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mammalian cells and xenograft animals, RNA, 2007, 13, 1375-1383.
6. Zhou DM*, He, QC, Zhang J, Wang CY and Wong-staal F, “RNA interference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Cur Topic in Med Chem, 2006, 6, 901-911.
7. Ke, N., Zhou DM, Chatterton JE, Liu GH, Chionis J, Zhang J, Tsugawa L, Lynn R, Yu DH, Meyhack B, Wong-Staal F, Li QX, A new inducible RNAi xenograft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staged tumor response to mTOR silencing. Exp Cell Res. (2006) 312, 2726-2734.
8. Ke, N., Zhou DM, Fan WF, Chatterton JE, Sundaram R, Chionis J, Zhang J, Hu XY, Yu DH, Awald T, Meyhack B, Brachat A, Paoni NF, Wong-Staal F, Li HQ. Discovery and in vivo validation of novel cancer targets of orphan receptor and protein kinase using inducible RNAi xenograft models.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06) 11(24), 9164.
9. Zheng LX, Liu J, Zhou DM, Orth A, Ding S and Schultz PG, “An approach to genomewide screens of expressed small interfering RNAs in mammalian cel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4, 101, 135-140.
10. Zhou DM, Yuen P, Chu D, Thon V, McConnell S, Brown S, Tsang A, Pena M, Russell A, Cheng JF, Nadzan AM, Barbosa MS, Dyck JRB, Lopaschuk GD, Yang G,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malonyl-CoA decarboxylase”, Protein expression & purification, 2004, 34, 261-269.

周德敏造假風波

2020年1月,曾供職於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的伊麗莎白·畢克(Elisabeth Bik) [5]  在pubpeer網站上指出,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作為通訊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學術論文,存在明顯的一圖多用現象。其中包括一篇發在Science上的重磅論文。 [6] 
這讓周德敏陷入涉嫌學術造假風波中。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