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大學藥學院

鎖定
北京大學藥學院是北京大學的二級學院 [5-6] 
1943年建立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1952年醫學院獨立建院並改名為北京醫學院藥學系;1985年隨學校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2000年4月更名為北京大學藥學院。
截至2023年,藥學院由七個教育系、一個本科專業組成。有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16] 
截至2022年底,學院在崗教工173人,正高職稱45人,副高職稱66人,中級職稱59人,初級職稱3人,學院專任教師127人。學院在校學生114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28人、碩士研究生313人,六年制本碩連讀本科階段學生506人。 [1] 
中文名
北京大學藥學院
外文名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創辦時間
1941年
辦學性質
二本學院
主管部門
北京大學醫學部 [5-6] 
現任領導
院長:葉敏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本科專業
1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7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7個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8號

北京大學藥學院辦學歷史

1941年,北京大學藥學院成立,它的前身是北京大學中藥研究所。
1943年,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建立。
1952年,醫學院獨立建院,隨之改名為北京醫學院藥學系。
1985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
2000年4月,更名為北京大學藥學院。曾設本草、製藥、藥學、藥檢、藥物化學、生藥學、應用化學(醫藥)、藥理學等專業,現設藥學專業(六年制本碩連讀)。
2007-2008年,藥學專業被批准為國家級、北京市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2008年,北京大學藥學院被批准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簡稱理科基地)藥學專業點。 [8] 
2009年,由外交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牽頭、國家七部委聯合推動的中國中華醫藥國際交流中心項目(波恩項目)選定北京大學藥學院作為主要的技術合作單位。 [1] 
2010年,學院藥學碩士專業學位通過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審批,將於2011年正式招收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藥學院中藥分析學科被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 [17] 

北京大學藥學院辦學條件

北京大學藥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3年12月學校官網數據,藥學院由七個教育系、一個本科專業組成。 [16] 
教學系:化學生物學系、藥物化學系、天然藥物學系、藥劑學系、分子與細胞藥理學系、藥事管理與臨牀藥學系、藥物分析學系 [1]  [16] 
本科專業:藥學(六年制本碩連讀) [16] 

北京大學藥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3年12月學校官網數據,學院有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二級學科博士點:藥物化學、生藥學、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化學生物學、臨牀藥學
二級學科碩士點:藥物化學、生藥學、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化學生物學、臨牀藥學 [16] 

北京大學藥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底,在崗教工173人,其中正高職稱45人,副高職稱66人,中級職稱59人,初級職稱3人,學院專任教師127人。現有院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傑青8人,國家級人才計劃青年項目12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青年長江學者2人,優青8人,新世紀人才11人。先後有四位教授遴選為院士(王序、樓之岑、王夔、張禮和),有五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安靜嫺、於德泉、張禮和、劉昌孝、黃璐琦),1955屆校友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國內首位諾獎科學家。學院教師中另有國家“973”等重大項目首席8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5人;基金委創新羣體和教育部創新團隊5個;全國優秀教師1名,北京市教學名師3名,北京市優秀教師8名。 [1]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夔、張禮和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強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焦寧
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葉新山、周德敏、張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負責人:周德敏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屠鵬飛、蔡少青、車慶明、葉新山、焦寧、葉敏、賈彥興、汪貽廣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劉濤、董甦偉、汪貽廣、湯新景、劉合力、葉敏、姜勇、喬雪
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王晶、劉濤、汪貽廣、董甦偉、劉合力、徐正仁、黎後華、宇文泰然、李鮮嬋、苗蕾、張力勤、洪森煉
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人才:張強、蔡少青、黃卓、王堅成、葉敏、湯新景、賈彥興、杜權、焦寧、姜勇、楊曉達
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入選者:夏青、葉敏、王堅成、宋頌
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周德敏、葉敏、焦寧、王堅成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汪貽廣、董甦偉、喬雪、劉濤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劉俊義、張強、葉新山、盧煒、屠鵬飛、周德敏、焦寧
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王夔、張禮和、蔡少青、劉俊義、焦寧 [4] 

北京大學藥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8年11月,學院有國家重點學科藥學學科3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北京市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
國家重點學科:藥物化學、生藥學、藥理學科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藥學
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學科:藥學
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藥學
北京市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藥學 [16] 
精品課程及教材
一流課程
國家級
藥物化學(負責人:徐萍)
2020年
精品資源共享課
國家級
藥物化學(負責人:徐萍)
2006年
精品課程
醫學部級
醫學基礎化學(負責人:楊曉達)
2005年
藥用植物學(負責人:張英濤)
2005年
天然藥物化學(負責人:梁鴻)
2009年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負責人:盧煒)
2009年
基礎有機化學(負責人:王欣)
2011年
精品教材
國家級
《藥物化學》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
2002年
《有機化學》(第6版)獲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
2005年
《物理化學》(第5版)獲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
2005年
北京市級
《藥理學》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4年
《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4年
《化學原理與無機化學》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6年
《醫用基礎化學》(第二版)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6年
《物理化學》(第六版)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8年
《生藥學》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8年
《藥物化學》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11年
《天然藥物化學》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13年

北京大學藥學院儀器設備

據學校2023年12月官網數據,學院有大小儀器500餘件,新配備了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儀器設備有25台大型儀器設備。其中300和400 MHz NMR已對全體研究生開放,在滿足本院師生服務的同時,也對兄弟院系,院校開放,並服務於企業,成為公共的儀器平台。 [2] 
大型儀器設備(列舉部分)
600兆核磁共振波譜儀
全自動藥物篩選機器人工作站
四極杆-線性離子阱液相色譜/質譜/質譜儀(美國ABI 3200 QTRAP)
7.0 T Brucker 傅立葉變換高分辨質普儀
ABI MDS SCIEX API/QSTAR LC-MS聯用儀
Finnigan TRACE 2000 GC-MS聯用儀
AVANCE III 400兆核磁共振波譜儀
JASCO J-810型圓二色散光譜儀
Vario EL III型元素分析儀
Thermo Nicolet Nexus 470 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Varian Cary Eclipse型時間停留熒光光譜儀
Varian Cary 300型時間停留紫外光譜儀
分析/半製備型Varian ProStar 210 HPLC
分析型Varian ProStar 230 HPLC
Zetasizer Nano S型納米粒度及絕對分子量分析儀
BIACORE3000型表面等離子共振儀(SPR)
Beckman Coulter毛細管電泳儀
Varian INOVA-500 NMR波譜儀
JEOL AL-300 NMR波譜儀
Bruker ESP-300型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儀

北京大學藥學院學術研究

北京大學藥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3年12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藥學院研究成果

據2023年12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近5年承擔縱向科研項目520餘項,獲批經費5.87億元。 [1] 
  • 科研項目
2018年,學院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8項,申請發明專利22項(其中國際專利6項),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23項(其中國際專利1項)。 [10] 
2019年,科研項目約100項,申請發明專利8項(其中國際專利1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8項(其中國際專利1項)。 [11] 
2020年,科研項目約60項,申請發明專利13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0項(含國際專利2項)。 [12] 
2021年,研項目約71項,申請各類專利64項。 [13] 
2022年,新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課題1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5項,北京市自然基金3項,其他省部級項目10餘項;其中重大項目實現突破,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 [14] 
  • 科研經費
近5年科研經費
年份
科研經費
2022年
約1.06億元
2021年
約7千萬元
2020年
約8千萬元
2019年
約1.4億元
2018年
1.27億元
參考資料: [10-14] 

北京大學藥學院科研成果

2018年,學院在Nature、Science子刊及學科代表性雜誌連續發表高水平論文,焦寧、屠鵬飛、楊秀偉、呂萬良榮登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10] 
2019年,學院藥學相關領域重要期刊上發表200餘篇高水平學術論文,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作為項目合作完成單位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 [11] 
2020年,學院藥學相關領域重要期刊發表280餘篇高水平學術論文,一系列重要成果發表於Science、 Nat Catalysis、Chem.Rev.、Nat.Chem.、Nat.Commun.、Sci.Adv.、Chem.Sci.等頂尖專業期刊。 [12] 
2021年,在藥學相關領域發表330餘篇高水平學術論文,重要期刊Nature、NatureCatalysis、JAMAInternalMedicine、MolecularCell、NucleicAcidsResearch、NatureCommunications等。 [13] 
2022年,在藥學相關領域重要期刊上發表330餘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14] 
國家及省部級獎勵
獲獎成果名稱
獎勵類別
獲獎年度
中藥肉蓯蓉的系統研究和推廣應用
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2017
“管花肉蓯蓉及其寄主檉柳高產穩產技術與大規模推廣”技術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
2016
名貴中藥材肉蓯蓉及其寄主植物的種植的推廣應用
全國脱貧攻堅獎創新獎
2016
國際化導向的中藥整體質量標準體系創建與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單位)
2016
基於活性成分中藥質量控制新技術及在藥材和紅花注射液等中的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5
中藥體內過程的分子機制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4
基於分子靶的新型抗腫瘤分子靶向遞送系統研究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3
寡糖的合成及某些基於糖類的藥物發現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3
基於活性成分的重要質量控制創新體系及其應用
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2
中藥複雜體系活性成分系統分析方法及其在質量標準中的應用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2
稀土生物效應的細胞無機化學研究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2

北京大學藥學院合作交流

北京大學藥學院與國際國內科研院所、製藥企業有着廣泛的合作與交流,以及長期支援西藏大學、新疆石河子大學。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荷蘭等國家及港澳台地區等十幾所大學或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1] 

北京大學藥學院文化傳統

  • 形象標識
北京大學藥學院院徽以圓形為主,中心圖案是藥的繁體字“藥”,也是植物與藥瓶的組合,象徵着藥學領域的探索與發展。周圍環繞着“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英文字樣,以及藥學院的創建時間1941年。 [1] 

北京大學藥學院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院長
葉敏
黨委書記
焦寧
副院長
方成、黃卓、汪貽廣
黨委副書記
趙姍、董甦偉
參考資料 [3]  [7] 
歷任領導
任期
名單
職位
1943-1945年
系主任
1945-1947年
陳同度
系主任
1947-1958年
系主任
1958-1966年
系主任
1978-1983年
王序
系主任
1983-1988年
系主任、院長
1988-1999年
院長
1999-2004年
院長
2004-2005年
劉俊義
常務副院長
2005-2016年
院長
2016-2023年
院長
2023年7月-至今
院長
參考資料: [1] 

北京大學藥學院知名校友

  • 傑出校友
據2023年學院官網數據,學院有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校友1人,兩院院士5人,法國國家藥學科學院院士1人。 [1]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校友:屠呦呦 [1] 
法國國家藥學科學院院士:張勇民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