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家口

(現今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

鎖定
周家口即現今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明清時期,周家口是西北與江南物資交流的重要樞紐,曾被稱為河南四大商業重鎮之一。明朝初年,隨着沙潁河漕運的開通而開始發展,最初的集鎮也逐漸由沙河北岸擴展到南岸。為了滿足兩岸商賈往來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匯區老街)開闢了第一個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中文名
周家口
地    址
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
成    就
西北與江南物資交流的重要樞紐
美    名
河南四大商業重鎮之一

目錄

周家口簡介

周家口這片沿河之地,在明朝以前,不過是一片荒郊野渡。明朝初年,隨着沙潁河漕運的開通而開始發展,最初的集鎮也逐漸由沙河北岸擴展到南岸。為了滿足兩岸商賈往來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匯區老街)開闢了第一個渡口,始有周家埠口之説,“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明代永樂六年(1408年)明成祖納户部鬱新奏言,開闢淮、潁、沙三河漕運,周家口為漕運要道。明代萬曆年間,賈魯河河道疏浚完成,航運又有發展,埠口碼頭逐漸增多,商賈雲集,桅檣林立,於是周家口成為南接江淮,北通山陝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當時翰林學士熊庭弼曾過周口題詩曰:“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雲集似漢皋。”清初的五十年間,賈魯河疏浚達十次,以確保河運暢通。清朝乾隆年間,周家口鎮的發展達到頂峯,開闢渡口16個,擁有街道116條,常住居民數萬人,流動人口達數十萬人。清朝中後期,海運逐漸取代河運成為南北物資運輸的主要渠道。1843年,黃河在中牟決口,致使賈魯河淤積,賈魯河北上開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復。周家口鎮的商業開始走向蕭條。咸豐同治年間,捻軍戰亂波及周家口,鎮內的許多廟宇建築“三次焚燬,幾至於盡”。
周家口在建國以前,一直是一個航運發達、商貿繁榮的內陸碼頭,名列河南四大名鎮之一,雄踞豫東,遠近聞名。 [1] 

周家口發展

1901年京漢鐵路全線通車。周口以西數十公里的漯河因地處鐵路沿線而吸引了大量商民,周口也徹底告別了古代“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雲集似漢皋”的繁華。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正值汛期的黃河改道,順賈魯河、潁河而下。周口一帶成為黃泛重災區,受災長達九年之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周口鎮曾先後隸屬於商水淮陽。1965年設立周口專區(後改為周口地區),駐周口鎮(今川匯區)。2000年,周口地區改為地級周口市
2010年,河南被中央電視台經濟生活大調查欄目評為2009年中國十大最幸福的省份,而周口市為河南省幸福感排名第一的城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