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八士

鎖定
“周八士”是傳説中西周時期曾出過的八位德高望重的賢人。傳説他們是今河南襄城縣人,周武王起兵討伐暴虐無道的商紂王時,廣招天下賢士能人,共舉大業。他禮賢下士,親自拜訪了他們八個,邀請他們出山相助,並封他們為“周八士”。
本    名
周八士
所處時代
出生地
河南襄城縣
相關人物
姜子牙

周八士基本信息

後來他們隨着國師姜子牙,率領西周軍隊很快地打敗商紂王派來的重兵阻攔,並且攻入了都城朝歌。“周八士”奮勇當先攀登城頭,與敵軍肉搏。最後周武王伐紂大獲全勝,“周八士”功不可沒。 關於周八士的名字,一般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另一種説法是伯奮、伯虎、仲堪、仲熊叔獻叔豹、季仲、季狸,但一般認為前面一種説法更為可信。
他們死後葬於襄城縣北的一座崗上,現稱此崗為“八士崗”。

周八士周八士與八寶甜飯

據傳“周八士”奮勇當先登上朝歌城頭,與敵軍肉搏時,忽然有士卒前來向周武王稟報:“無道昏君要奪路逃跑!”話音未落,只見商紂王騎着獨角獸橫衝直闖而來。城下週兵被神獸踩死無數。周武王一時着急,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阻止暴君。這時“周八士”迅速趕來,一齊動手,合力抬起城頭上原先紂王派兵架好的沸騰大油鼎,從城頭傾倒下去。但見冒着青煙的熱油,正好傾瀉到商紂王頭上,連人帶座騎立時燒成焦炭。城上城下歡呼雷動。 周武王伐紂大獲全勝,“周八士”功不可沒。 [1] 
在隨後盛大西周開國大典上,人們舉杯同慶祝捷。大廚師精心製作了用八樣最珍貴的原料燒成的美味佳饌“八寶甜飯”,表示對開國元勳“周八士”的敬仰之情。這八樣是核桃仁、葡萄乾、花生米、芝麻、櫻桃,紅棗和優質糯米。本來應該配以山楂汁,但廚師有意改為燒酒火化紅糖,寓意歌頌“周八士火化殷紂王”的豐功偉績。因為西周建都西安,所以這道“八寶甜飯”便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傳統名貴秦菜而分外受到人們看重。
論説起來,“八寶甜飯”在全國各地的宴席上都有,其典故大同小異。湖北宴席上的“八寶甜飯”便是一例。其製作原料亦大同小異,為蓮子、紅棗、薏仁米、蜜冬瓜條、蜜櫻桃、桂圓肉、瓜子仁和糯米。顯系配料注重採用當地特產,再輔以白糖和豬油就是了。 [1] 

周八士周八士之死——民間傳説

現在襄城縣及周邊地區,有關於“周八士之死”的傳説。
據説,周八士,是一母所生的四對雙胞胎,追隨武王伐紂,功勞甚高。武王為表彰他們功績,要召見嘉獎他們的母親。他們的母親長得很醜,又由於連年操勞,變得又瘦又黑。八兄弟怕母丟醜,便找容貌較好的姨母,代替覲見。其姨母水性楊花、好吃懶做,生的白胖,見到了武王就給武王擠眉弄眼。武王一見產生了懷疑,説:你們母親辛辛苦苦將你們八個培養成人,一定連年操勞,又黑又瘦,怎麼會又白又胖呢?於是派人查訪,果然有詐。於是以“不孝”之罪,將八位兄弟處死,以儆效尤。他們死後葬於今襄城縣汾陳鄉台官李西地,八士崗現在還有八個大冢墳,據説就是周八士的墳。

周八士周八士葬址——襄城縣台官李村

周八士時期和以後的2000多年那長長的歷史歲月中,這個村子的村名還不叫台官李,明朝嘉靖年之前,這個村的村名叫宋村。
明嘉靖年間,從山西省澤州府高平縣遷徙至襄城縣一支李姓人家,這支李姓人家的家長名叫李仲温,李仲温帶領家人來到當時的宋村居住,李仲温被他的後人尊稱為李氏始祖。李仲温娶宋氏女子為妻,生有五子,第五個兒子名李宣,李宣的第三個兒子名李紹,宋村更名為台官李村就與李紹有關。
且説李紹博學多才,聰慧過人,五經四書,天文地理無所不通,十六歲就考取了稟漢生員。據明嘉靖《襄城縣誌》記載:明朝正統年間,欽差來襄城時發現李紹對天文曆法,星象及風雲雷雨等自然現象的研究造詣頗深,就將李紹推薦於皇帝,授欽天監天文生,後升至欽天監監正,也稱台官。
欽天監是明代觀測天象,瞭解傳達上天意志的具有濃重神秘色彩的衙門,欽天監監正為三品官。古代人們認為上天主宰世界的萬事萬物,凡是將要在人間發生的重大事件及災難,上天都會提前通過天象的變化給皇帝及世人預計警示,而欽天監監正直接向皇帝傳達上天的意願。可以説,欽天監的官員是上天的使者,深受皇帝的敬重,滿朝文武官員對欽天監的官員都敬畏三分。
李紹擔欽天監官員三十年,據記載,現在的二十四節氣時刻的推算,天氣風雲變化,測風測雨等技術均是李紹任欽天監監正期間創造和發明的。由於李紹的影響,宋村更名為台官李村。現在的台官李村有耕地1900餘畝,村民近2000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