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仕慧

鎖定
周仕慧,女,1980年9月生,湖南省益陽市人,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 
中文名
周仕慧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湖南省益陽市
出生日期
1980年9月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歷史文學
任職院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職    稱
副教授

周仕慧人物經歷

2002年本科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200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詩歌研究中心。2008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學位。
2005年6月至今,副教授,就職人文社會發展學院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1] 

周仕慧研究領域

中國古代詩歌、中國古代音樂文學及中國農史和陝西地方史。 [1] 

周仕慧主講課程

大學語文、文學欣賞、文學藝術研究與實踐、中國古代歷史傳統文化。 [1] 

周仕慧科研課題

1. 2013年4月至今主持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樂府詩體式因素與音樂的相關性研究”。
2.2013年11月至今主持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陝西關中《詩經》農耕文化研究”
3. 2010年6月至今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負責本課題的“吟誦與詩文傳播研究”部分。
4. 2006年4月–2007年7月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和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樂府詩構成要素研究”子課題“樂府詩體式研究”。
5. 2003年9月–2005年6月北京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重點項目“《樂府詩集》研究”的子課題 “琴曲歌辭研究” [1] 

周仕慧代表論文

1.《〈秦風·終南〉中的梅楠之爭》(《文史知識》2013年第12期)(2002年,入選國家“期刊方陣”,榮獲“雙效期刊”稱號。2005年,被評為第三屆中國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2009年,榮獲中國期刊協會頒發的“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稱號)
2.《論樂府詩的對唱體式》(《文藝研究》2012年第10期)(文化部主管,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大型綜合性文藝理論月刊。權威核心期刊,藝術類專業排名第一。)
3.《論樂府詩的可歌性對永明新體詩創作的影響》(《名作欣賞》,2012年05期)
4.《論樂府歌詩創作在近體詩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名作欣賞》,2012年02期)
5.《論古琴型制的演進與琴歌體制的嬗變》(《炎黃文化研究》,2011年12輯)
6.《論魏晉隱逸風尚與山水琴歌的關係》(《樂府學》, 2011第00期)
7.《〈宛轉歌〉本事流傳及詩體特徵考》(《樂府學》, 2009第4輯)
8.《論南朝樂府琴歌新變與清商樂關係》(《勵耘學刊》,2007年第5輯)
9.《論唐樂府〈白雪〉歌的復與變》(《樂府學》,2007年,第2輯)
10.《論謝朓詩的清麗風格及成因》(《中國韻文學刊》2006年第3期)
11.《樂府琴歌題名考辨》(《樂府學》,2006年第1輯) [1] 

周仕慧出版專著

1. 《樂府詩體式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
2. 《琴曲歌辭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3 《李煜詞賞讀》, 線裝書局 ,2007年4月。 [1] 

周仕慧所獲獎勵

1. 《大學語文》2015年獲得“千門課程上網工程”優秀獎。
2. 《詩經中的陝西農業文明》2012年獲得陝西省新聞出版局陝西出版資金資助。
3. 《琴曲歌辭研究》榮獲2011年度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4. 2008年12月榮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
5. 《樂府琴歌題名考辨》2008年榮獲第三屆“餘志明《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學術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
6. 《<宛轉歌>本事流傳及詩體特徵考》2007年榮獲北京師範大學第15屆“京師杯”學術論文大獎賽 一等獎。 [1] 
參考資料
  • 1.    教師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引用日期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