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呋喃蟲酰肼

鎖定
呋喃蟲酰肼,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殺蟲劑,化學名為N-(2,3-_7-氫-2,7-二甲基.苯並呋喃.6-甲酰基)-N’-特丁基.N’.(3,5二甲基苯甲酰基)肼,中文名呋喃蟲酰肼,是一種白色粉末狀固體,熔點:146.0-148.0℃,溶於有機溶劑,不溶於水對魚、蜜蜂、鳥均為低毒,對家蠶高毒;對蜜蜂低風險,對家蠶極毒。
中文名
呋喃蟲酰肼
CAS登錄號
467427-81-1
熔    點
146-148C
水溶性
不溶
外    觀
白色粉末狀固體
應    用
防治鱗翅目害蟲
功用類別
殺蟲劑
商品名稱
忠臣

呋喃蟲酰肼產品介紹

呋喃蟲酰肼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殺蟲劑,由國家南方農藥創制中心江蘇基地首創,江蘇省農藥研究所有限公司最新開發的一種高效促蜕皮仿開生殺蟲劑,已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zL0118161.9)。主要用於防治鱗翅目害蟲如甜菜夜蛾小菜蛾的幼蟲。但對哺乳動物和鳥類、魚好類、蜜蜂毒性極低,對環境友好,屬微毒農藥.害蟲取食忠臣後,很快出現不正常蜕皮反應,停止取食,提早蜕皮,但由於不正常蜕皮而無法完成蜕皮,導致幼蟲脱水和飢餓而死亡。害蟲取食忠臣後數小時內停止危害作物,儘管害蟲的死亡速度不一,但呋喃蟲酰肼對作物的保護效果既快又好!同樣也表現出較高的生物活性。因此,它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創新農藥,可以用作高毒殺蟲劑的替代品種。2012年11月5日,該品種的原藥及其10%懸浮劑均已取得農業部正式登記,產品正式投放國內市場。
呋喃蟲酰肼98%原藥登記證信息 呋喃蟲酰肼98%原藥登記證信息

呋喃蟲酰肼理化性質

化學名稱:N-(2,3-_7-氫-2,7-二甲基.苯並呋喃.6-甲酰基)-N’-特丁基.N’.(3,5二甲基苯甲酰基)肼;中文通用名:呋喃蟲酰肼;試驗代號:JSll8;商品名稱:忠臣;CAS登記號:467427-81-1。外觀:白色粉末狀固體;熔點:146.0—148.0 ℃;溶於有機溶劑,不溶於水。

呋喃蟲酰肼毒性

呋喃蟲酰肼原藥對大鼠急性經口LDso>5000mg/kg(雄,雌),大鼠急性經皮LDso>5000 mg/kg(雄,雌)均屬微毒類農藥。眼刺激試驗為1.5(1h),對眼無刺激(1:100稀釋)。皮膚刺激試驗為0(4h),對皮膚無刺激性。Ames試驗無致基因突變作用。

呋喃蟲酰肼安全評價

對10%呋喃蟲酰肼懸浮劑進行了魚、蜜蜂、鵪鶉、家蠶等4種環境生物的毒性試驗,結果如下:斑馬魚IEso(96h)48rag/L;蜜蜂LCso(48h)>500rag/L;鵪鶉LDso(7d)>5000m#kg體重;家蠶LCso(2齡)0.7mg/kg桑葉。
根據農藥對環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及風險評價分級標準,10%呋喃蟲酰肼懸浮劑對魚、蜜蜂、鳥均為低毒,對家蠶高毒;對蜜蜂低風險,對家蠶極高風險,桑園附近嚴禁使用。

呋喃蟲酰肼劑型

已成功開發10%呋喃蟲酰肼懸浮劑,並在十字花科蔬菜上防治甜菜夜蛾取得登記。已完成其它新劑型和復配製劑的加工和實驗室生測工作,大田藥效試驗已完成,並於2012年11月5日轉為PD證(PD證號:20121672),目前產品已經投放市場。

呋喃蟲酰肼殺蟲譜

呋喃蟲酰肼(忠臣)對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大螟、豆莢螟、玉米螟、甘蔗螟、棉鈴蟲、桃小食心蟲、小菜蛾、潛葉蛾、卷葉蛾等全部鱗翅目害蟲效果很好,對鞘翅目和雙翅目害蟲也有效。

呋喃蟲酰肼作用機理

呋喃蟲酰肼作為含有苯並呋喃環的N一特丁基雙酰肼類化合物,具有雙酰肼類化合物所普遍具有的蜕皮激素調控作用。昆蟲蜕皮激素的主要成份是類固醇激素20-羥基蜕皮素,這是節肢動物體內所特有的一種生長激素。當20-羥基蜕皮素濃度升高時,幼蟲進入蜕皮階段,此時幼蟲停止進食,表皮細胞進行重組,通過與蜕皮激素受體蛋白緊密結合,激活受體蛋白,含有多種蛋白水解酶的蜕皮液進入蜕皮空間,表皮細胞增加蛋白質合成,生成新的上表皮和角質層。當20-羥基蜕皮素濃度降低時,昆蟲發育進入下一階段,包括蜕皮液中酶的活化、前表皮的消化和蜕皮液的再吸收。隨着其濃度的進一步降低,完成蜕皮過程所需要的其它激素被釋放出來,隨之昆蟲恢復進食。

呋喃蟲酰肼大田試驗效果

經過廣西桂林、貴港、南寧、柳州等地所做實驗,大體體現為用藥第二天害蟲即停止取食且害蟲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用藥第三天死蟲量達到80%以上,有很少部分害蟲還能夠動彈,蟲體捲縮,體表脱出淡黃色的水;五天之內死蟲完全,死蟲量高達95%以上。呋喃蟲酰肼屬於昆蟲生長調節劑,與大範圍內的蟲酰肼相比速效性和持效期大大提高;與氯蟲苯甲酰胺相比速效性和抗藥性提高,持效期相當,與之相比對大齡蟲的效果好,呋喃蟲酰肼(忠臣)可用於防治已對氯蟲苯甲酰胺產生抗性的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