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望表

鎖定
《呂望表》是刊刻於西晉太康十年(289年)三月十九日的一方碑刻,全稱“齊大公呂望表”,又稱“太公望碑”等,由時人汲縣(今河南衞輝市)縣令盧無忌撰文,無書丹者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原石已佚,現有重刻碑存於河南衞輝市太公泉村。 [1-3] 
《呂望表》記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在汲冢發現竹書周志部分記文與呂尚奇遇之事,碑額陰文隸書“齊大公呂望表”6字。書法上,其筆法嚴謹而妍雅,佈局規範而峻整,氣氛莊嚴肅穆。 [2-3] 
中文名
呂望表
創作年代
西晉
全    稱
齊大公呂望表
別    稱
太公望碑等
撰文者
盧無忌
書法類型
隸書
重刻碑藏地
河南衞輝市太公泉村

呂望表碑刻內容

碑陽
(碑額)齊大公呂望表
《呂望表》拓片 《呂望表》拓片
齊大公呂望者,此縣人□。□□□□,失其□□。大晉受命,〔吳會既平〕,四海一統。┘太康二年,縣之西偏有盜發冢,〔而〕得竹筞之書。書藏之年,當秦坑儒之前八十┘六歲。其《周志》曰:“文王夢天帝服玄禳,以立於令狐之津。帝曰:‘昌,賜汝望。’文王再┘拜稽首,大公於後亦再拜稽首。文王夢之之夜,大公夢之亦然。其後文王見大┘公而訆之曰:‘而名為望乎?’答曰:‘〔唯〕,〔為〕望。’文王曰:‘吾如有所於見汝。’大公言其年┘月與其日,且盡道其言:‘臣此以〔得見〕也。’文王曰:‘有之,有之!’遂與之歸,以為卿士。”┘其《紀年》曰:“康王六年,齊大公望〔卒〕。”參考年數,蓋壽百一十餘歲。先秦滅學,而藏┘於丘墓。天下平秦而發其潛書。〔書之〕所出,正在斯邑。豈皇天所以章明先哲,著┘其名號,光於百代,垂示無窮者矣。於是大公之裔孫范陽盧無忌,自大子冼馬┘來為汲令。般溪之下,舊有壇場。□今隨廢,荒而不治。乃諮之碩儒,訪諸朝吏。僉┘以為大公功施於民,以勞定國。〔國〕之典祀,所宜不替。且其山也,能興雲雨,財用┘所出。遂脩復舊祀,〔言〕名計偕,〔鐫石〕勒表,以章顯烈。俾萬載之後,有所稱述。其辭┘曰┘於鑠我祖,時惟大公。當殷之末,□德玄通。上帝有命,以錫周邦。公及文王,二夢┘惟同。上帝〔既〕命,若時登庸,遂作心膂,寅亮天工。肆伐大商,克成厥功。建國胙土,┘俾侯於東。奮乎百世,聲烈彌洪。般溪之山,明靈所託。升雲降雨,為膏為澤,水旱┘癘疫,是禳是榮。來方禋祀,莫敢不敬。報以個福,惠我百姓。天地和舒,四氣通正。┘災害不作,民無天命。嘉生葘殖,□□遠進。迄用康年,稼穡茂盛。凡我邦域,永世┘受慶。春秋匪解,無隕茲令。┘
大康十年三月丙寅𦙚,十九日甲申造。┘ [2] 
碑陰
第一列
第二列
廷掾汲服龍字泰龍
議曹掾鹿程
功曹汲張□□㑺英
議曹掾陳留□
功曹□□□□字□仲
議曹掾清□範
功曹汲左
議曹掾汲張魚
主簿□山董□□仲安
□曹掾□
主簿汲呂□字彥□

主簿□□楊□字□默
□□□□平□
□□□□□□字世榷
□□□□□□
□□□□□□□
□□□□岱□
□□□□□□□□
門□□□□□
□□□□張□□
□□□□□□
□□□□□□□□□
門下□□汲
□□河□□□□□□
門下□□汲
□汲周字士□
□□□□□
□□□□曲茂□□□
□□□□範
□□□內□□□□□
門□□□□
□□□□李□□□□
門下史□□
□□□□□□字
門□□□□
□□□□□□字伯□
□□□□
□□□河內郭仰字季林
□□□
□□掾□□兒隆字季陽
[4] 
題記
碑經斷裂,卧棄府廟隙地,汲學訓導李元滬請置學宮,用備金石家鎪錄,時嘉慶四年秋月也。馮敏行鐫。(隸書,二行,刻碑陽左上方。)
震按:今郡城西北三里餘太公祠,有魏武定八年碑,列此表於前。茲其初刻也,尤宜寶惜,因從季父移置學署。清嘉慶四年八月朔,密邑李震跋。(正書,二行,刻碑陽左下方。) [4]  [5] 
附記
清代孫星衍寰宇訪碑錄》稱碑側刻有字,情況不詳。 [4] 
(説明:文字據拓片;□,表示一個無法確認的字;〔〕,表示補字;┘,表示分行。)

呂望表創作背景

呂望曾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滅商,受封於齊國,故稱齊太公。據《水經注·清水》記載,東漢之時,汲縣(今河南衞輝市)縣令崔瑗曾立太公碑,並設置祭祀的壇場。逢東漢末、三國之亂,壇場廢棄。之後,汲縣(今河南衞輝市)縣令盧無忌認為自己是呂望之後,所以恢復壇場,於西晉太康十年(289年)三月十九日刻碑紀念,頌揚其祖呂望的功德,所刻即《呂望表》。 [6] 

呂望表藝術鑑賞

風格
《呂望表》拓片(局部)
《呂望表》拓片(局部)(10張)
風格上,《呂望表》較多地承襲了漢碑遺風,字形寬扁,結體端秀,中實而外縱,勻稱而舒展,用筆方圓兼施,波磔肥粗而飛伸,與細勻齊整的橫畫形成強烈的對比,風韻近似東漢《禮器碑》《史晨碑》等,但起筆已顯魏晉間切起的時代風格,筆法嚴謹而妍雅,佈局規範而峻整,氣氛莊嚴肅穆。 [3] 
技法
技法上,《呂望表》的用筆較靈活,部分豎筆伸長較,如“年”字、“康”字、“下”字、“平”字、“來”字等。筆畫形態變化較大,如“紀”字、“年”字、“康”字等中某些筆畫粗細相差數倍。但收藏適度,出鋒較少,波磔形態多姿,較古樸。其結體舒展,字形勻稱,內容緊湊,部分字形略長。其章法齊整,豎行之間有明顯格線,字間亦有細線格,力求莊重,韻律較強,全篇輕重有序。 [7] 

呂望表作品評價

清代史學家錢大昕:字畫頗古雅,不似東魏之率易。(《潛研堂金石文跋尾·卷二·晉·太公呂望表》) [8] 
清代金石學家趙紹祖:右晉立太公呂望表,盧無忌撰,表後有銘,八分書,猶有漢意。(《古墨齋金石跋·卷二·晉立太公呂望表》) [9] 
清代金石學家馮雲鵷:是刻在晉初年,文詞典雅,隸法方整,當為晉碑之冠。(《金石索·石索五·晉汲縣齊太公表》) [10]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①西晉分書,《孫夫人碑》是《孔羨》法嗣,用筆沉痛不減,而體稍疏雋。《太公望碑》是《乙瑛》法嗣,結字宕逸相逼,而氣加凝整。大率晉人分法,原本鍾、梁,尤近隸勢。自北魏以逮唐初,皆宗《孫夫人》,及會稽晚出,始尚《太公望》,極於韓、史,益趨便媚。分法不古,隸勢因之,晉人隸書,世無傳石,研究二碑,可以意測。(《藝舟雙楫·歷下筆譚》) [11]  ②西晉分書有《太公望》《任城太守夫人》二碑,雖峻逸殊科,而皆曲折頓宕,資致天成。至率更法《任城》,會稽法《呂望》,惟于波發注意,其牽引環轉處,多行以今隸之法,中郎洞達之風息已。(《藝舟雙輯·論書十二絕句有序》) [12] 
清代文學家劉熙載:晉隸為宋、齊所難繼,而《孫夫人碑》及《呂望表》尤為晉隸之最。論者以其峻整超逸,分比梁、鍾,非過也。(《藝概·卷五·書概》) [13] 
清代金石學家毛鳳枝:西晉隸體碑刻無多,間有一二如《太公呂望表》《孫夫人碑》,皆別具風格,清雋瀟灑,正如揮麈清談,不染塵俗,是為分隸別派。(《石刻書法源流考》) [14]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①晉人分書,如《孫夫人》《太公呂望表》,繼述漢人,應規入矩,未可以時代為軒輊。(《學書邇言·評碑》) [15]  ②是碑雖變漢人體格,而一種古茂峭健之致,撲人眉宇,以之肩隨漢魏,良無愧也。自此以後,北魏失之儉,北齊失之豐,隋以下蕩然矣。(《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二·晉·太公呂望表》) [16] 

呂望表歷史傳承

《呂望表》原立於河南汲縣太公泉。明末,因碑斷裂,衞輝府知府周思宸置府治賓館。清代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黃易於河南衞輝府署尋得上段。清代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黃易又尋得下段。清代嘉慶四年(1799年)秋季,汲縣訓導李元滬置於縣學(孔廟學宮),並在碑石左上方隸書刻跋兩行,李震在碑石左下方楷書刻跋兩行。民國以後,歸汲縣圖書館收藏。抗日戰爭爆發後,汲縣圖書館遭到日本軍隊的嚴重破壞,原石下落不明。 [6]  現有重刻碑存於河南衞輝市太公泉村太公廟。 [1] 
參考資料
  • 1.    李超.姜氏始祖、中華謀聖——姜太公[N].新鄉日報,2016.01.08(第A05版:大牧野)
  • 2.    毛遠明 編著.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二冊)[M].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12月第1版:293-295.
  • 3.    金其楨 著.中國碑文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202-203.
  • 4.    李新宇,周海嬰 主編.魯迅大全集 第23卷 魯迅輯校石刻手稿·碑銘(中)[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28-33.
  • 5.    謝承仁 主編.楊守敬集(第九冊)[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04月第1版:192.
  • 6.    傳奇的《齊太公呂望表》  .光明網.2016-09-02[引用日期2021-02-03]
  • 7.    張又棟 編著.書法創作大典·隸書卷[M].北京:新時代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139.
  • 8.    陳文和 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增訂本)6[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03月第1版:46-47.
  • 9.    (清)趙紹祖 撰;牛繼清,趙敏 校點.趙紹祖金石學三種[M].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09月第1版:329.
  • 10.    (清)馮雲鵬,(清)馮雲鵷 同輯.金石索(第四冊)[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183-184.
  • 11.    祝嘉 編.藝舟雙楫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10月第1版:33.
  • 12.    祝嘉 編.藝舟雙楫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10月第1版:56.
  • 13.    (清)劉熙載 著;王氣中 箋註. 藝概箋註[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06月第1版:401.
  • 14.    (清)毛鳳枝 著;李向菲,賈三強 點校.毛鳳枝金石學著作三種[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476.
  • 15.    謝承仁 主編.楊守敬集(第八冊)[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04月第1版:481.
  • 16.    謝承仁 主編.楊守敬集(第八冊)[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04月第1版:55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