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寧人物履歷
編輯1982-2006: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1993年以來任病理科副主任職務。
1994年以來在國家級中美協作研究“Early Det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項目中,擔任中國方面病理診斷負責人(1994-2009),平均每年完成現場高發人羣普查內鏡診斷1000餘例;該項目成果獲得1996年衞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1998年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就獎。
2000-2001、2003年先後赴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IH/NCI),從事食管鱗癌及癌前病變的分子病理學合作研究,並以應用激光顯微切割技術(LCM)、檢測分析中國食管癌高發人羣食管鱗癌及癌前病變活檢標本的微衞星改變的研究成果發表在Cancer Letters 2003 Jan 28;189。
2001年參與國家“十五”攻關課題。
2002年負責院內臨牀研究項目“組織芯片技術在食管癌研究中的應用”,其成果獲2004年度醫院臨牀科研成果一等獎。
2003-2005年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LOH用於我國地域性食管癌的早期診斷與預警研究”。
2005-2008年負責醫院資助臨牀科研項目“流式細胞免疫表型分析在惡性淋巴瘤診斷中的應用”。
2005-2009年參與北京市重大科技項目中的分課題(1)“分子標誌譜在判斷乳腺癌治療敏感性中的應用”;(2)大腸癌治療敏感性分子標誌譜的研究。
1997年擔任研究生導師,指導畢業碩士生4名,博士生1名。
呂寧人物成就
編輯呂寧在近5年期間發表和參與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20餘篇,參加編寫專業著作2部,參與和主持了數項國家級、部級和院級科研項目。呂寧於2001~2003年的研究首次利用中國食管癌高發人羣的內鏡活檢標本進行分子水平的異常檢測分析,證實了食管癌前病變LOH的高檢出率,以及LOH和MSI發生頻率隨病變的組織學分級增高而上升,揭示了10個分子標誌物對食管癌早期預警研究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