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學先

鎖定
呂學先,1918年生,山東省泰安新泰市林前莊人。1944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46年入黨。歷任沂南縣國營酒廠保管組組長,介湖酒廠副經理、經理;徐州市煙酒總店經理、兼酒廠經理;1952年任昌濰專賣處副經理,昌濰地區地直財貿黨委第一副書記;1958年調任中共益都縣委常委、財貿部長;1962年任益都縣政府縣長、革委會常委、革委會副主任。1980年初任益都縣人民政協主席。1985年離休,享受地專級待遇。
中文名
呂學先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8年
出生地
山東省泰安新泰市林前莊

目錄

呂學先簡介

呂學先,1918年生,山東省泰安新泰市林前莊人。1944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46年入黨。歷任沂南縣國營酒廠保管組組長,介湖酒廠副經理、經理;徐州市煙酒總店經理、兼酒廠經理;

呂學先人物經歷

1941年初,呂學先就從事支援抗日戰爭的工作,在沂蒙根據地依汶莊,參加了魯中貿易局組織的聚福商店,任採購員,積極採購農副產品和軍需物資支援抗日戰爭。
1944年3月參加工作,在依汶莊國營酒廠任保管組長,後調任介湖酒廠任副經理、經理,主要是取締私人釀造,搞酒類專釀專賣,為節約糧食、增加財政收入、支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敵人大掃蕩中和國民黨重點進攻時,發動羣眾,空舍清野,埋藏物資,堅持夜晚生產,工作中立三等功,被評為模範工作者,多次受到上級表彰獎勵。
1948年4月,出席了華東局財辦召開的專賣工作會議,專門研究專賣專釀政策,確定了酒類專賣在華東推開。
1948年12月,部隊打過長江,解放全中國,調幹部南下,呂學先被調徐州酒廠任經理,推行酒類專釀專賣。在此期間,他大力宣傳專釀專賣政策,為增加財政收入,支援解放戰爭做出了貢獻。
後在徐州市委領導下籌建了國營徐州酒廠,1949年6月建成投產,從而停止了私人釀造,並在豐、沛、肖三縣設立分銷處,供應羣眾。
1951年調山東省專賣公司工作。
1952年調昌濰專賣公司工作,任副經理,任職期間,認真貫徹酒類專釀專賣政策,取締私釀,增加了國家税收,支援了工農業生產。
1955年成立地直財貿黨委任地委財貿黨委第一副書記,具體抓地直財貿黨的工作、清理階級隊伍、純潔組織。
1956年6月出席了山東省委在青島召開的第一次黨代表大會。
1969年8月,呂學先在擔任益都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期間,根據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批示,率5000多民工前往海河與民工同甘共苦,提前完成任務。
益都縣地方病比較嚴重,特別是甲狀腺腫佔總人口的24.9%,直接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因此,縣委成立了地方病防治辦公室,由他分工抓,經大力宣傳推廣碘鹽治療,抓典型講危害,並積極推廣吃碘鹽,1970年下降到5.3%,達到了中央要求,“中國新聞”向全世界發佈了“山東省益都縣防治地方病甲狀腺腫獲得巨大成果”。以後中共中央在瀋陽召開了北方地方病會議,他代表益都縣出席了會議,並在會議上作了書面發言,受到了表揚,贏得了羣眾的信任和擁戴。
1974年,中共山東省委組織的學大寨參觀團赴大寨參觀學習,並在北京開會,聆聽了周總理的講話,並參加了國慶節慶祝大會,登上了天安門觀禮台。回來後,帶領全縣人民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水利建設,先後建成全縣最大的黑虎山水庫、仁河水庫,打機井、挖水窖,基本上解決了山區人民吃水用水的困難。
1980年,恢復益都縣政協委員會。他出任政協主席後,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政協工作,在組織各界人士學習黨的政策,落實黨的政策,恢復他們的政治名譽和經濟利益方面,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對天主教、基督教神父和牧師落實政策,恢復原來職務參加了政協常委,開展了正常的宗教工作。由於工作出色,在山東省召開的全省縣政協主席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1985年,經昌濰地委批准離休(享受地專級待遇)後,仍然積極為青州的經濟發展獻計獻策,繼續為黨的工作貢獻力量。 [1]  (文/鄭成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