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大奎

鎖定
呂大奎,號樸鄉先生,南安樸里人,少時曾在石井楊林書院讀書,受業於陳淳門人王昭復;深得考亭淵源,世稱温陵截派,泉郡之通經學古擢高第者,皆出其門。
中文名
呂大奎
別    名
圭叔
出生日期
1230年
逝世日期
1279年
出生地
南宋泉州南安樸兜村

呂大奎人物簡介

呂大奎 [1]  (1230-1279年),字圭叔,號樸之,南宋泉州南安樸兜村人。出生於宋理宗紹定三年(1230)五月,宋淳祐七年(1247)丁未張淵微榜一甲第三名。吏部員外郎兼國子監學編修實錄檢討官、兼崇政殿説書。初任潮州教授,改任贛州提舉司幹辦。任期滿任袁州、福州通判、以政績顯著提升為朝議大夫,兼吏部員外郎,國子編修、實錄檢討官和崇政殿説書。呂大奎少師事陳淳門人王昭,復得文公道學之傳,因講泉州話難懂,出任興化軍(今莆田市),在任內捐腠代貧困家庭納賦,深得民心,德祐元年(1275年)轉調漳州知府。二年(1276年)呂大奎在執行公務中路過家門不幸被元軍拘捕,後遇他的門人在元軍總管內辦事才得以解脱。南宋祥舉二年(1279)冬,避入海島被元軍發現英雄就義,卒年49歲。後元代孔公俊為建大同書院並祀朱熹與呂大奎。

呂大奎主要事蹟

呂大奎登淳祐七年(1247年)進士,初任潮州教授,旋改贛州提舉司幹辦。官秩滿,連任袁州、福州通判。以政績顯著升散大夫,行尚書吏部員外郎兼國子編修,實錄檢討官和崇政殿説書。以操南音不能喧北韻,出知興化軍。任間,邑之户籍逋欠,其不忍民艱,捐捧代輸中户以下貧民賦税。官清政慈。德祐元年(1275年),轉調漳州軍,節制左翼屯戊兵馬。時宋恭宗詔書如下:
“呂大奎特授秘閣修撰漳州誥:勅具官某,朕擇良吏而宅乃牧,嘉考成人而遂其志,體臣子民之仁,一也。爾學醇行粹,為時宿儒,訪予落止,人説邇英,有涵養薰陶之益,司宗帷亞,典制典選,意選才壯,何求退之?果也漳浦價藩,爾居相邇,命爾懷二千石,綬以蓬閣論撰榮其歸。身處江湖之遠,名在奎壁之躔。詩云: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可。”
大奎奉檄赴任,道過家門。時其部屬沿海都制置使蒲壽庚率知州田子真已降元,壽庚執捕大奎,迫其署降表,不從,將欲殺害,幸得門弟子為管軍總管救出,子是逃回家鄉。他將一生著述及藏書泥封一室,化裝乘舟入金門島。經安平渡時,他深感迴天無力,觸景生情,遂吟一絕:
此日江山倍有情,怒濤萬頃一書生,
丹誠欲挽東流水,古渡安平恨不勝。
未幾,壽庚派兵追至海島,將綬以官,追者問及其姓名,不答,怒而殺之,時德祐元年(1275年)七月十六日,其泥封書室盡被毀。
後,門生邱葵撰文贊曰:“泉南名賢,紫陽高第。造詣既深,踐履復至。致身事君,捨生取義,所學所守,於君奚愧。”

呂大奎主要作品

呂大奎傳世之作有:《莆陽拙政錄》、《學易管見》、《春秋集傳》、《春秋或問》、《論孟集解》、《易經集解》等,其中《春秋或問》20卷收入《四庫全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