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雪琴

鎖定
吳雪琴,學名桂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七月出生,四川簡州人(今四川簡陽市)。1948年,從簡陽縣民眾教育館館長任職上辭職回石經寺家中閒居,1952年病逝於鄉間寓所,享年80歲。著有《雪廬詩草》2卷。 [1] 
中文名
吳雪琴
別    名
桂馨
出生日期
1872年7月
逝世日期
1952年
代表作品
《雪廬詩草》
籍    貫
四川簡陽

吳雪琴個人事蹟

吳雪琴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其父鴻典,字從五,是清光緒元年(1875年)的乙亥恩科副榜。3歲時母親謝氏因病去世,剛滿12歲父親又病故,全家不得不由大伯收養。繼母高氏儘管生有2女,不過仍待雪琴如同親生。吳雪琴少時學習勤奮,常閉户讀書。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庭,他感到前途渺茫,欲別母投江。繼母聞訊,急忙尋至江邊,頓時母子倆抱頭大哭一場。
青少年時代,吳雪琴能受教育,多蒙他的好友曾華臣、徐星垣等先生關照。曾華臣先生見雪琴詩文習作後感慨地説:“此子詩學當有成,可來我處志讀。”於是收下雪琴免費隨館就讀。曾華臣是末簡州的文化名人,擅長詩歌、楹聯,著有《橘園詩抄》、《橘園聯語》。後來,雪琴終於學有所成,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6年)八月考中秀才。不久與羅英賢之長女結婚。
光緒二十九年(1904年),經曾華臣先生舉薦,雪琴被清政府選派赴日本東京留學,入宏文學院速成班,攻讀教育行政。同行人有劉存厚。求學期間,曾參加孫中山先生在日本組織的同盟會。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6年),雪琴學成歸國,接任簡州(今簡陽市)學務局副董,籌辦學校事宜。同年高等小學校改為官立中學校,雪琴兼任官立中學校監督(校長),為辦學經費、校舍等問題奔忙。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8年)雪琴任簡州勸學所視學,努力為創辦簡州女子高等小學校盡心盡力。同時,動員石經寺方丈聖友法師創辦石經寺私立小學,為鄉村民眾子弟入學創造條件。
民國元年(1912年)春,雪琴辭去勸學所視學職務。7月,任臨時四川省議會議員,並先後任四川省立第一中學、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四川優級師範學校、四川國學專門學校學監。兩度在四川省師範學校遂寧第三師範學校任教。
吳雪琴在四川國學專門學校任學監時,與校長駱成驤交誼甚厚。民國13年(1924年),駱成驤曾至石經寺的雪琴家相訪。留有石經寺同吳雪琴、林百熙、演明遊長松寺詩。詩曰:■嶁滿地九重高,獨立滄溟踏巨鰲,乘興似隨雲雨去,長風萬里聽波濤。
民國20年(1931年)3月,雪琴奉命回簡陽縣任教育局局長。其間,主張男、女生分校。
民國27年(1938年)調任簡陽縣民眾教育館館長。1948年辭職回石經寺家中閒居。
1952年7月,吳雪琴因患“背瘩”病(背上長惡瘡),接連幾個月卧牀不起。時值初秋,他強忍着巨痛,在牀上為外甥賴高翔覆信和和詩——《祝壽詩》。這年深秋的一天,吳雪琴不幸病逝,享年80歲。

吳雪琴人物評價

雪琴生活儉樸,對人和善,頗受鄉人敬慕,一生淡薄功名利祿,出任公職多受朋友敦請。民眾教育是早期的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它是一種民族自救運動,主要以成人為教育對象,內容包括健康、公民、生計、文化、藝術、家事等。吳雪琴重視鄉村教育,積極開展鄉村教育實驗,主張“農忙時少學,農閒時多學”。學習的內容有疏通河道、淘修溝渠、修橋鋪路、栽桑育蠶、水果栽培、織棉紡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