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鳳典

鎖定
吳鳳典(1840~1906),又名泰,字雅樓,壯族,廣西上思縣那琴鄉上伴屯人,吳鳳典是我國近代史上援越抗法英雄部隊一一黑旗軍的重要將領,他帶領隊伍屢敗法國侵略軍,並在十五年內先後打死了法國侵略軍頭子安鄴、李威利,成為聞名全世界的反帝英雄人物。 [1] 
本    名
吳鳳典
別    名
龍虎將軍
雅樓
所處時代
清代
民族族羣
壯族
出生地
廣西上思縣那琴鄉上泮村
出生日期
1840年
逝世日期
1906年
人物生平
出身子貧農家庭的吳風典,是廣西上思縣那琴鄉上泮村人,1840年出生,壯族。他長得矮胖結實,力氣很大,武藝高強,富有膽識。
吳鳳典生長的時代,正是西方列強用武力強行打開中國大門,把中國社會變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時代,中國人民遭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生活十分痛苦。於是,1851年,爆發了震撼世界的太平天國革命。這一切,對年輕的吳鳳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861年,飽受壓迫和剝削痛苦的吳鳳典毅然離開家鄉,走上革命的道路。加入吳凌雲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這支起義軍被清軍擊敗後,他帶領餘部幾百人進入越南。1871年,他又帶領隊伍由越南東潮到保勝投靠劉永福,加入黑旗軍,成為黑旗軍的一名重要將領。
當時,法國侵略軍已經佔領越南南方。但它並不滿足,又於1873年大肆進攻越南北部,妄圖佔領北越,並以此為基地,進攻中國,建立一個包括中國大西南在內的“法蘭西東方帝國”。同年11月,法軍攻佔了河內,越南北方形勢告急。在這種情勢下,黑旗軍應越南政府的要求,發揚了“為中國捍蔽邊疆”、“為越南削平敵寇”(《黑旗檄告四海文》,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法戰爭(一)》)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援越抗法鬥爭。在這一斗爭中,吳鳳典完全忠於黑旗軍的抗法宗旨,因而深受劉永福的信任。每當有最重要、最困難的任務,劉永福都交給他去執行,而他也都能夠按期出色完成。劉永福多次給他重獎,還把自己的姨妹介紹給他為妻。
1873年12月21日,黑旗軍與法國侵略軍激戰於河內附近的羅池。劉永福任命吳鳳典為先鋒將領。吳鳳典接受了任務,他採用近戰的戰術,在戰鬥打響以後,即帶領隊伍勇猛地衝入敵人的陣地,用大刀砍殺敵人,法國侵略軍招架不住,狼狽地逃回河內。吳鳳典帶領隊伍,窮追猛打,就在河內的城門下,他一刀歡下了侵略軍司令安鄴的腦袋。這一仗,黑旗軍共殲敵數百,繳獲槍械數百件。不久,法國侵略軍被迫從河內等地撤退,回到越南南方去了。
河內城下大捷後,黑旗軍認識到敵人決不會甘心失敗,決不會改變它那“威視海宇,奮其詐謀,逞其兇暴,無土地不貪涎,無財賄不思恣噬”(《黑旗軍劉提督戰書》,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國近代史(一)》第303頁)的本性,因此,除了必須加強戰備以外,還必須注意擴大隊伍。劉永福出於對吳鳳典的信任,把這個重要任務交給了他。1879年3月,派他回上思縣、東興等地招募兵員。吳鳳典出色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果然不出黑旗軍所料,到1882年,法國侵略軍捲土重來,侵佔了河內。黑旗軍再次走上前線,抗擊法國侵略軍。
1883年5月19日,黑旗軍在河內附近的紙橋與法國侵略軍進行決戰,吳鳳典指揮隊伍埋伏在紙橋附近的一個村鎮裏。他們隱蔽得很好,使敵人的搜索兵連隊都看不出有埋伏的痕跡。正當黑旗軍其他部隊與法國侵略軍決戰方酣的時候,隨着一聲號炮響,吳鳳典帶領隊伍迅速地穿過乾涸的稻田,攔腰向敵人猛衝過去,直到距離敵人一百米處,才向敵人開槍,使敵人隊伍頓時大亂,被殺得人仰馬翻,法國侵略軍司令李威利(又釋李維業)也中彈倒斃,剩下敵軍狼狽逃竄。吳鳳典這種靈活戰術,連法國侵略軍的參謀長馬羅爾也不得不承認它是“即使訓練有素的歐洲軍隊,亦不能做得更好的迂迴包抄作戰運動。”(馬羅爾:《李維業遠征記》,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法戰爭(三)》第305頁) 這種戰術,在這次戰役中起了巨大作用。這一仗,黑旗軍又獲全勝,打死了侵略軍司令李威利、副司令韋臀等軍官三十多人,士兵兩百多人,打死打傷敵偽軍無數,繳獲很多馬匹和武器。這就是震撼世界的紙橋大捷。
後來,黑旗軍與法國侵略軍多次交戰,都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其中吳風典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不愧是一個援越抗法英雄。
1885年,黑旗軍回國後,吳風典任雷州參將十多年。1906年冬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