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樸

(明代學者)

鎖定
吳樸(約1500~1570),字子華,又字華甫,初名雹,明代福建詔安縣人。補邑諸生後更名樸。吳樸勤奮好學,博覽羣書,性又善記,書過目輒不忘,“於天文、方域、黃石,莫不條析縷解”,是一位博學多才的民間學者。明嘉靖間,林希元(同安縣人)從毛温伯徵安南,聘請吳樸為參軍。
子華,華甫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福建詔安縣
出生日期
1500年
逝世日期
1570年
本    名
吳樸

吳樸出謀獻策

任中,吳樸積極為其出謀獻策。安南既平,林希元為讒言所害,降官貶謫。吳樸也“功竟弗錄”,更坎坷的是回詔安後又遭誣陷,致“以他事下獄”。於是,吳樸憤而著書。他鍥而不捨,居然在獄中完成八卷鉅著《龍飛紀略》。林希元在《龍飛紀略·序》中雲:“吳子生長遐荒,糟糠不厭,仍能窮討旁搜,著為是記,良亦難矣。”《龍飛紀略》一書詳記“南海傍海諸國,磧外如西域大小部落,塞外如遼東興和、大寧、東勝,極徼國邑,海陸道路,遠近順逆,亦悉加考證”。書中闡述了國家經略海洋的觀點,從加強海防,放寬海禁,允許互市,聽民貿遷等方面,再次涉及設立海外市舶司和都護府。 [2]  該書於吳樸生前已付梓,北京圖書館、日本東洋文庫及法國遠東博古學院均有珍藏。

吳樸吳樸著作

嘉靖十六年(1537年),吳樸重要著作問世,此即中國第一部刻印水路簿《渡海方程》。該書對鄭和七下西洋航海記錄和民間水路簿加以整理、考證,詳述海中諸國道里之數,及各地可供泊舟和不可泊之情況。《渡海方程》付印後被輾轉傳抄,又被改為《海道針經》、《鄭和航海圖》等多種書名。後又被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所輯錄,對當時和後代的海上交通起了相當的作用。該書中文手稿今收藏於英國牛津大學波德林圖書館。
吳樸平生著作尚有《皇明大事記》、《醫齒問難》、《九邊圖要》、《東南海外諸夷》、《復大寧河套諸計劃》和《校補三國志》等,但多散失。 [1]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渡海方程》首次刊印。這是中國第一部刻印水路簿。作者吳樸,參加過嘉靖十五年(1536年)毛伯温征伐安南的軍隊,親歷過明王朝撫邊方略。海濱士子生於遐荒,糟糠不厭,命運乖蹇,卻異常敏鋭地感受到大時代來臨前的海洋氣息,寫出了一系列很有見地的鴻篇。一介布衣,名字見於《漳州府志》,著作錄於《四庫全書》,他的思想,被認為是那個時代最前沿的思想。他的家鄉詔安,海洋貿易成風,梅嶺是漳潮貿易區的重要港口。正德十年(1515年)設漳潮巡檢司,嘉靖九年(1530年)置縣,取“南詔安靖”之意,都是為了應對海洋形勢的變化。 [2]  《渡海方程》讓我們領略明代中國的海洋雄心。以太倉劉家河開洋,向南直至忽魯漠斯(霍爾木茲)而止,凡四萬裏。向北至鴨綠江盡處,亦約四萬裏。設置海外都護,設置海外市舶司,保護商旅和囯家利益,海權思想躍然紙上。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