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憲

(生物化學家、營養學家,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

鎖定
吳憲(1893年11月24日—1959年8月8日),男,字陶民,福建福州人。博士,生物化學家、營養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1] 
吳憲於1916年6月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其後又在該校繼續進修有機化學,併兼任實驗助教;1919年獲得博士學位;1920年春應聘回國,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化學助教;1924年7月1日被越級晉升為助理教授並擔任生物化學科主任;1928年晉升為教授;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1953年8月辭職退休,定居於波士頓;1959年8月8日凌晨逝世。 [1] 
吳憲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臨牀生物化學、氣體與電解質的平衡、蛋白質化學、免疫化學、營養學以及氨基酸代謝等方面,此外,還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 [1] 
中文名
吳憲
外文名
Hsien Wu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福建福州
出生日期
1893年11月24日
逝世日期
1959年8月8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

吳憲人物經歷

1893年11月24日,吳憲出生於福建省福州的一個官學並著的家庭。
1904年,參加全國的科舉考試。
1906年,進入全閩高等學堂預科班(現福州第一中學的前身),接受新學教育。
1910年,通過了清政府組織的庚子賠款留美考試。 [3] 
1911年春,入留美預備班(清華大學的前身);8月,作為該校第一班62名成員之一由上海乘船赴美留學;9月4日,抵達美國舊金山,入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海軍造船工程專業。
1913年9月,改專業為主修化學,副修生物學。
1916年6月,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其後又在該校繼續進修有機化學,併兼任實驗助教。
1917年秋,被哈佛大學研究生院錄取,從師於奧托·福林(Otto Fo1in,1867—l934年,美國生化學家),在其指導下研究血液化學。
1919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又隨福林從事為期一年的博士後研究。
1920年春,應聘回國,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化學助教。
1921年,升任襄教(associate,相當於講師),主持生理化學的教學工作,不久使生物化學從生理學科獨立出來,正式成立生物化學科(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1924年7月1日,被越級晉升為襄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並擔任生物化學科主任,成為該校的第一位中國籍主任和最早的中國三教授之一(另兩位是林可勝劉瑞恆),也是當時協和最年輕的科主任。
1925年12月,回到北京協和醫學院,繼續工作。
1928年,晉升為教授,直到1942年1月該校被日軍佔領解散。
1932年,常與胡適、丁文江、翁文灝、傅斯年、蔣廷黻、陳之邁,吳景超等朋友聚會,交換、討論對國際國內各種形勢的看法,在此基礎上參與創辦了《獨立評論》週刊,並以“濤鳴”為筆名,在該刊上先後發表過13篇文章,針對當時形勢、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問題發表個人見解。
1938年,根據當時國民經濟情況,主持制定了中國國內第一個《中國民眾最低限度之營養需要》標準。
1944年3月,離開北平前往重慶,在西郊歌樂山南麓中央衞生實驗院籌組和領導營養研究所。
1945年,回到重慶後向政府當局彙報了美國之行,並起草了一份進一步擴大發展營養研究所的計劃,然後回到北平與家人團聚。
1946年夏,開始籌建中央衞生實驗院北平分院,並任院長,同時繼續兼任營養研究所所長。
1948年1月,作為訪問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醫學院生化系學習質譜技術,熟悉使用重同位素來研究生物學問題。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
1949年9月,應聘擔任伯明翰州亞拉巴馬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訪問教授,同時在夫人協助下從事研究工作。
1952年10月,突發心肌梗塞,不能繼續緊張工作。
1953年8月,辭職退休,定居於波士頓,開始了退休生活。
1955年1月,遷居布魯克萊恩(Brookline)自己的寓所。
1958年4月,心肌梗塞的再度發作。
1959年8月8日凌晨,逝世于波士頓的麻省總醫院,葬於麻省(馬薩渚塞州)波士頓近郊吉梅卡的森林山墓園。 [1] 
吳憲相關照片

吳憲主要成就

吳憲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一)臨牀生化方面。吳憲以1919年的博士論文《一種血液分析系統》為基礎的一系列工作,為現代臨牀血液化學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具有歷史性的創新意義,在國際上長時間被廣泛採用。其中關於血糖測定的方法被國際上沿用長達70年,為此他被譽為國際血液分析的權威。在20世紀20年代以前,測驗血中的非蛋白氮組分對病人來説是個沉重的負擔,例如僅一次尿酸測定就需耗血25毫升。而福林—吳的新方法只需10毫升就足以進行包括尿素、肌氨酸、肌氨酸酐、尿酸和糖的測定(其中只需一滴血就能測定血糖)。除了血液外,他還對尿、唾液和腦脊液持續進行了多年的分析和探討。 [1] 
(二)氣體與電解質的平衡方面。吳憲在1922年—1923年間與範斯萊克(當時是協和訪問教授)、麥克林(F.C.Mclean)等合作研究,根據實驗結果,在等量滲透(osmotic equality)、唐南平衡(Donnan equilibrium)與鉀鈉不擴散的基礎上,在每一呼吸循環中,為電解質與水、血漿與血細胞之間的遷移做出瞭解釋。這項工作成為生化文獻中的經典性工作。 [1] 
(三)蛋白質變性的研究。吳憲在協和期間主持的一項較大規模的研究,以解決這一當時國際上尚未解決的問題。1924年—1940年間,他與其同事嚴彩韻、鄧葆樂(C.Tenbroeck)、李振翩、林國鎬、林樹模、陳同度、黃子卿、劉思職、楊恩孚、周啓源、徐嘉祥、王成發等陸續發表“關於蛋白質變性的研究”專題系列論文16篇,相關論文14篇,並於1929年第13屆國際生理學大會上首次提出了蛋白質變性理論,認為蛋白質變性的發生與其結構上的變化有關,但這一理論在當時未能引起重視。以後,在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他於1931年在《中國生理學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上正式提出了“變性説”,用種種事實表明,天然可溶性蛋白質(即球蛋白)的長肽鏈一定是由氨基酸的各種極性基團被分子內的某種次級鍵按一定方式連接而形成有規律的摺疊,使蛋白質分子具有一種緊密的構型(現在稱為構象)。蛋白質的這種次級鍵一旦被物理、化學的力破壞,構型就被打開,肽鏈則由有規律的摺疊而變為無序、鬆散的形式,即發生了變性。 [1] 
(四)免疫化學。吳憲1927年開始了這方面研究後作出不少成績。他和李振翩、鄭蘭華、薩本鐵、周田、李冠華、劉思職、王成發等在15年中進行了一系列頗有成效的研究,其中,他在國際上首創了標記手段。他用帶色基團的血紅蛋白,繼而又用碘化清蛋白作為標記抗原,這種方法比用同位素作標記進行類似的研究要早許多年。利用這一方法,吳憲等人在其他蛋白質存在的同時進行了抗原、抗體沉澱物的定量分析,從而確定了抗原與抗體的定量關係,以後又進行了純抗體的分離並證實了抗體的“一元論”。 [1] 
(五)營養學。1927年起,吳憲與嚴彩韻、陳同度、萬昕、張昌穎等對中國食物進行了大量而系統的分析研究,他們還對素膳和葷膳大鼠進行了一系列研究,通過數十代大白鼠遺傳、飼養實驗,比較了純素膳與葷雜膳的營養價值及其對動物的生長、生殖、基礎代謝、自發性活動以及壽命的影響,由研究結果得出這樣的結論:與西方相比,中國一般人民體質弱和身材矮小的原因主要不是種族和遺傳上的,而是由於膳食質量差。只要加強營養,完全可以得到改善,這就從理論上否認了外國人對中國人體質問題的種種偏見。1989年,他編著出版了中國現代最早的營養學專著——《營養概論》。20世紀30年代,他還在對中國食物系統分析的基礎上編著了我國第一部《食物成份表》。吳憲關於營養學的研究不僅有學術意義,而且對當時的中國有一定現實意義。 [1] 
(六)氨基酸代謝。吳憲晚年(1948年—1953年)在美國進行的研究。為了研究人類生物學,他用N15標記氨基酸和其它有關的化合物,對之進行了一系列代謝實驗,於1949年發表了該系列的第一篇論文。1953年以後,由於健康原因,此項工作未能得以繼續,然而,在退休後他仍一邊自學高等數學,一邊將其所學得的微積分法和質譜分析法相結合應用於分析測定,從而提出了一項普遍原則,用以説明在這些實驗中所得的關於排泄的數據,並於1959年發表了最後的三篇論文。 [1] 
  • 學術論著
截至1959年8月,吳憲一生髮表研究論文163篇,專著3種。 [1] 
1931年,吳憲正式發表了關於蛋白質變性理論的論文,是首次在世界上提出了蛋白質變性機理。 [3] 
吳憲的博士論文《一種血液分析系統》被認為“引發了一場血液化學方面的革命”,是奠定吳憲在生物化學界地位的主要論著。 [3] 
  • 學術交流
1929年,在波士頓召開的第13屆國際生理學會上,吳憲提出蛋白質變性學説,認為天然蛋白質分子不是一條長的直鏈而是一個緊密的結構。這種結構是借肽鍵之外的其他鍵,將肽鏈的不同部分連接而形成的,所以容易被物理及化學的力所破壞,即從有序的摺疊排列形式變成不規則及鬆散的形式。 [3] 
1944年7月,吳憲被派往美國,作為營養學專家、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RRA)的中國代表,參加研究戰後經濟恢復與重建的會議,會後又在那兒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的經濟建設進行考察。
1947年5月,吳憲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邀請,作為中國的六代表之一,途經美國參加7月在英國牛津舉行的第17屆國際生理學大會,並在大會上宣讀了《脂醇類對蛋白質的變性率》論文。
1948年5月,吳憲參加了第4屆國際熱帶醫學和瘧疾大會,提交了一篇關於中國和東南亞營養不足情況的論文;11月,出席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營養顧問委員會的會議。 [1] 

吳憲人才培養

  • 學校治理
吳憲作為生化教授與科主任,始終具有不斷髮展的戰略眼光:他重視學術交流,1922年協和外籍教員成立美國實驗生物學和醫學會北京分會(Society for Experiment Biology and Medicine,Peking Branch)時,他就參加了該會的學術活動,他曾先後邀請美國生物化學家範斯萊克、科恩(A.E.Cohn)和黑斯廷斯等教授來科任訪問教授,進行講學和合作研究。 [1] 
  • 平台和課程建設
吳憲重視實驗室建設和學生實驗課的設置,一到協和就開設了實驗課,編寫實驗講義。1926年,吳憲在協和醫學院協助林可勝成立了中國生理學會,並自其成立起就參與負責該會的具體工作。 [1] 
  • 教學創新
吳憲首次提出了“物理的生物化學”(Physical biochemistry,現稱生物物理化學)的概念,以物理化學的理論和技術、方法應用於生物化學問題的解釋和研究,從分子水平基礎上考慮生物的化學問題。 [1] 
  • 編寫教材
吳憲根據自己多年教學和國際生物化學的發展,在1934年出版了用英文寫的《物理生物化學原理》,作為協和本科醫前期一年級生物化學的課本,並親自講授,為學生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和實驗基礎。 [1] 
  • 學生培養
吳憲嚴格選擇師資和重視培養青年,除了醫學院學生外,截至2008年3月他還先後吸引了十餘位剛回國的青年化學家到實驗室工作,並接受培養進修生和研究生20餘人。據他的學生估計,到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生化教師和研究人員有70%以上曾在協和醫學院受過訓練。”他們後來或在教學、或在研究單位擔任領導任務,並在教學和研究工作第一線獻身,大都已為中國生物化學或其他化學學科方面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 

吳憲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
1948年3月
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
原德國自然科學院名譽院士
美國亞拉巴馬州科學院院士
參考資料來源: [1] 

吳憲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職務
1921年—1927年
中國科學名詞編審委員會化學組委員
1926年—1940年
中國生理學會理事會委員
1927年—1941年
《中國生理學雜誌》常務編委
1929年—1931年
中國生理學會理事會書記兼會計
1931年—1935年
中國生理學會理事會會長
1932年—1938年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科學研究補助金和獎勵金審查委員會委員
1935年—1937年
《中國化學會會志》編委
1935年—1940年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評議會評議員
1948年—1949年
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營養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949年—1950年
熱能需要量委員會委員

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

美國化學會會員

美國生物化學家協會會員

美國實驗生物學和醫學會會員

荷蘭《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顧問委員

美國自然科學榮譽學會(Sigma Xi Society)會員

中國化學會創始期會員

中華醫學會特組營養委員會主席

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通訊研究員
參考資料來源: [1] 

吳憲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吳憲的祖父吳維貞(1831—1903年)是當地一位大鹽商,父親吳小鏗(1874—1954年),母親梁蓉孚(1875—1939年),家中共有兄妹三人,他排行第二。吳憲幼年是在外祖母家度過的,六歲回到父母身旁,開始入塾讀經,以舊學啓蒙。 [1] 
  • 婚姻家庭
1924年12月20日,吳憲與北京協和醫學院本科助教嚴彩韻(1902年—1993年)結婚,嚴彩韻是中國教育家嚴範孫的侄女。他們共同培養了5個孩子:長子吳瑞、次子吳應、長女吳婉先、二女兒吳婉蓮、三女兒吳婉明。 [1] 
關係
姓名
簡介
妻子
嚴彩韻
嚴彩韻從事營養學教學和研究事業,被收錄於《美國科學名人錄》(American Men and Women of Science);晚年服務於美國紐約市聖·路加醫院營養中心及代謝組織,擔任顧問。
長子
吳瑞
吳瑞(Ray J.Wu,192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由於在DNA的研究領域做出傑出貢獻而成為分子生物學家。
次子
吳應
吳應(Victor Wu,1931年-)獲哲學博士,是化學專家,在穀類蛋白質方面有大量工作。
長女
吳婉先
吳婉先(Evelyn Wu Nelson,1925年-)獲理學碩士,是膳食師和中學數學教師。
次女
吳婉蓮
吳婉蓮(Dorothea Wu,l927-1992年)獲理學碩士,曾任某公共圖書館文藝與音樂科主任
三女
吳婉明
吳婉明(Christine Wu,1929年-)獲醫學博士學位,是放射科專家。
參考資料來源: [1] 
  • 興趣廣泛
吳憲喜愛體育運動,自從在波士頓當學生起就是如此,包括騎馬、游泳、打網球、溜冰、跳舞、散步等。他還常常吟頌一些自己喜愛的中國古詩,或者寫詩,以此為消遣放鬆。他收集各種名貴瓷器,並經鑽研,成為這方面的辨偽行家。他喜愛建築設計和營建花園。 [1] 

吳憲人物評價

吳憲對於國際生物化學和中國科學事業的貢獻是卓著的,由之贏得了他在國際學術界的聲望和在中國科學界的地位。吳憲具有十分敏鋭的觀察力,他有把重要事物從不重要事物中辨別出來的才能,並且在任何討論中都能抓住問題的實質,他能迅速及時地把握住當時國際研究的前沿工作,以及對中國社會有價值的問題,進行高水平的研究,並能不斷創新。同時,他還有高超的實驗研究技能。和他一起工作過的人都感到他思想敏鋭、見識深濬、敢於探索。吳憲是位身材修長、體格健壯、精力充沛、思想敏鋭、沉穩機智、富有修養和同情心而又寡言少語的人。他興趣廣泛,熱愛生活,具有人情味。他的一枚圖章上刻有“博學、審問、慎思、試驗、明辨、篤行”的字樣,這既是他一生的追求,亦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的個性品質中有許多優異過人之處,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始終不渝地追求盡善盡美,無論做什麼事情,也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他總是這樣要求自己。除了事業及家庭生活外,吳憲還注重自己的人格與情操的修養,無論言談舉止,交友處世,處處顯示出“紳士”風度;無論怎樣生活,都使其具有意義,並有科學性。凡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會感到,他是個很有修養的人,具有很強的剋制力,總能完美地駕馭自己的情緒,待人接物彬彬有禮,掌握分寸,心胸開闊,能與人友好相處,極富同情心,對朋友真誠相待。他的學識才華和高尚的品格使他贏得了許多朋友,其中既有他的嚴師、上司,又有他孩子的朋友。熟悉他的人都認為,他集真正的科學家和紳士、哲學家為一身,把東西方文化的長處完美、有機、和諧地融為一體。(《中國科技史料》第14卷曹育評) [1] 
吳憲是“中國化學的巨人”,“毫無疑問,吳憲是20世紀前半葉中國最偉大的化學家,或者説是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他在1919年發表他的第一項研究時,在中國還沒有任何一類的化學研究。”到1949年,“化學研究已發展到全國時,對這一事業,沒有人比吳憲貢獻得更多。”(美國學者里爾頓·安德森(J·Reardon-Anderson)評) [1] 
“只有當親眼看到他的工作時,你才能充分領略到他才智上的異彩和技術上的完美。他是當今生物化學中偉大的並且具有真正獨創性的領袖之一。”(美國生物化學家範斯萊克評) [1] 
吳憲先生在學術成就、學科建設、機構創建和社會貢獻對我國醫學科學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他的卓越成就使他成為世界級生化大師。吳憲先生是一位真學者、真科學家、真技術專家、真文化大家,他的愛國精神、科學追求與治學精神都值得協和人效仿、傳承與發展。(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評) [2] 
吳憲有科學救國、敢為人先的大愛與擔當,他胸懷國家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峯的創新精神,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的協同精神以及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主要內涵,是指導科技工作者從事科學實踐的寶貴財富。(劉德培院士評) [2] 
吳憲不僅是中國的生物化學和營養學之父,更是第一位為諾貝爾科學獎提名的中國科學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吳虹評) [3] 

吳憲人物紀念

  • 哀悼慰問
吳憲去世後,中國台北、東京、波士頓的日報,紐約時報(國際國內版)、伯明翰新聞等報紙均報道了這一消息;《科學》、《化學與工程新聞》,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評論》雜誌也都有所記載;美國《金陵協會通訊》1959年第8期上還刊登了有關他生平事蹟的綜合報道。他的家人收到了成百件寄自各地表示哀悼和慰問的電報、信函以及敬獻的鮮花,它們來自吳憲的同行、同事、學生以及親朋好友,他們與吳憲的家人共同為失去了一位曾為人類做出過許多貢獻的科學家、學者、教師、真誠的朋友和親人而痛惜。在這些電報和信件中,他們各自從不同角度回顧了吳憲不平凡的一生,高度讚揚了他的貢獻及其精神風範,並且相信吳憲的事業及風範會被(包括其家人在內的)人們繼承下去。 [1] 
  • 吳憲大樓
吳憲大樓 吳憲大樓
2020年12月29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北京舉辦“緬懷吳憲先生創建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100週年”紀念活動,併為新命名的“吳憲大樓”揭牌,共同回顧協和生化學系百年發展歷程和精神傳承,致敬以吳憲先生為代表的幾代協和生化學系人對中國醫學科學事業發展所做的傑出貢獻,共謀未來發展。 [2] 
  • 福林—吳憲紀念室
為紀念奧托·福林和吳憲對血液學的貢獻,哈佛醫學院設有福林—吳憲(Folin-Wu)紀念室。 [3] 

吳憲人物影響

  • 名字收錄
吳憲的名字被收入《國際醫學名人錄》(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World Medicine)、《美國科學名人錄》(American Men of Science,第九版)、《中國名人錄》(Who's Who in China)、以及《科學家傳記大辭典》(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等書。 [1] 
  • 吳憲生物化學教授基金
吳憲的夫人嚴彩韻與其長子吳瑞先後共同贈款設立“吳憲生物化學教授基金”(1983年籌備,l987年實施),以資助繼續為中國生物化學做出貢獻的教授。 [1] 
  • 吳憲生物化學教授席
1993年,吳憲的夫人嚴彩韻與其長子吳瑞在吳憲的母校——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設立“吳憲生物化學教授席”(Hsien Wu Professorship)。 [1] 
  • 吳憲圖書館
1993年,吳憲的夫人嚴彩韻與其長子吳瑞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成立“吳憲圖書館”,幫助該所購置生物化學最新書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