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建國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鎖定
吳建國(1957年5月6日—2022年10月3日),男,江西新幹人,病毒學家,生命科學領域研究專家 [7]  ,教育部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廣東省病毒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執行院長,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產業園負責人。 [1] 
吳建國1982年於武漢大學獲微生物學學士學位;1985年於武漢大學獲病毒學碩士學位;1992年於美國愛達荷大學獲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1996年於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博士後工作;1996年—1999年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員;1999年特聘為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二級教授、教育部病毒學教授; 2003年任病毒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04年—2016年任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6年任暨南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院院長;2020年任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執行院長;2022年10月3日因突發疾病在廣東佛山逝世,享年66歲。 [1] 
吳建國院長一生致力於病毒學、傳染病防治等生物醫藥領域研究,尤其在病毒感染與致病機理研究、病毒遺傳變異與流行病學等領域研究方向。 [1] 
中文名
吳建國
外文名
JianGuo Wu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西省吉安市新幹縣
出生日期
1957年5月6日
逝世日期
2022年10月3日
畢業院校
美國愛達荷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職    稱
教授
籍    貫
江西吉安

吳建國人物生平

1957年5月6日,吳建國出生於江西省吉安市新幹縣。 [1]  [4]  [8] 
1978年9月—1982年7月,本科就讀於武漢大學獲微生物學專業,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1982年9月—1985年7月,碩士就讀於武漢大學獲病毒學專業,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1984年9月—1985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田波院士實驗室代培研究生。
1985年9月—1986年10月,任武漢大學病毒學系講師。
1986年10月—1989年8月,任美國佐治亞大學Miller院士實驗室訪問學者。
1989年9月—1992年7月,博士就讀於美國愛達荷大學獲分子生物學專業,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1992年7月—1993年4月,任美國愛達華大學副研究員。
1993年4月—1996年8月,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專業進行博士後研究。 [2] 
1996年8月—1999年10月,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員。
1999年10月—2002年2月,任美國多瑞瑪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1999年12月—2019年5月,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3年10月—2006年3月,任病毒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4年6月—2006年4月,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系主任。
2005年,任湖北省創新羣體學術帶頭人。 [3] 
2006年4月—2016年12月,任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7年,任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
2010年,入選武漢東湖高新區“3551人才計劃”。 [2] 
2010年10月—2017年12月,任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2011年,入選湖北省創新創業人才,同年被中華中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聘為中國僑聯特聘專家。 [2-3] 
2011年11月—2017年12月,任病毒病防治藥物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12月,任暨南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院院長、教授。
2017年12月,任暨南大學生物醫藥產業園負責人。
2019年6月,在武漢大學辦理退休手續 [4]  ;12月,任廣東省病毒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2] 
2020年10月,任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執行院長。 [2] 
2022年10月3日01時07分,因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在廣東佛山逝世,享年66歲;10月5日上午10時在佛山市殯儀館泰山廳舉行吳建國的追悼會。 [1] 
吳建國相關圖片

吳建國主要成就

吳建國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吳建國主要從事病毒學、生物醫藥與再生醫學研究,重點開展病毒感染與致病機理研究、病毒遺傳變異與流行病學研究、重大疾病防治技術與產品研發。 [2]  主要研究方向有:人類重要病毒致病和致癌的分子機理研究;抗病毒和抗腫瘤新藥物研發;呼吸道病毒的分子生物學與流行病學研究;人體細胞核受體新藥物的研究和開發。 [6] 
吳建國研製了高效病原微生物消毒劑系列產品,開展了新冠病毒流行病學研究、診斷試劑研發、新藥及疫苗研發等科技攻關。發現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基因重組新機制,揭示了新冠病毒N蛋白激活炎症小體、導致器官損傷的機理,明確了新冠病毒誘導細胞因子風暴的新機制,闡述了新冠病毒N蛋白誘導急性腎損傷的分子基礎,發現體温升高可能有助於降低新冠患者死亡率,為新冠肺炎的防控提供了理論依據好技術支撐。同時闡明瞭登革病毒激活NLRP3炎性小體的新機制,明確了寨卡病毒感染誘導免疫應答的機理;解析了腸道病毒感染誘導炎症反應和免疫應答的機制;闡述了調控NLRP3炎性小體活性的新機制;發現了人55型腺病毒的細胞受體,以5型腺病毒為載體構建了人腺病毒疫苗候選株。 [7] 
  • 科研項目
截至2022年10月,吳建國主持科研項目30餘項,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國家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 
時間
項目名稱
來源
經費
角色
2021年1月–2022年12月
寨卡病毒感染導致雄性不育的機制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交叉研究專項項目
30萬元
主持
2018年1月–2022年12月
RNA病毒激活炎症反應調控血液屏障的分子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95萬元
主持
2015年1月–2018年12月
腸道病毒71感染對神經細胞功能的影響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80萬元
主持
2013年1月–2017年12月
乙肝病毒感染與致病的分子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98萬元
主持
2013年1月–2013年12月
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細菌類藥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雙邊合作項目
30萬元
合作主持
2012年1月–2015年12月
湖北及周邊省傳染病病原譜流行規律研究
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重大傳染病防治”課題
1118萬元
主持
2012年1月–2015年12月
防治乙型肝炎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
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重大傳染病防治”課題
1137萬元
主持
2012年1月–2016年12月
病毒與細胞相互作用導致炎症的基礎研究
國家科技部“973計劃”項目
2314萬元
主持
2012年1月–2015年12月
艾滋病毒與丙肝病毒共感染的分子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58萬元
主持
2011年1月–2013年12月
武漢創新藥物研究與開發技術體系建設
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課題
2200萬元
參與
2010年7月–2012年7月
人類重要病毒的感染與致病機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
70萬元
主持
2010年1月-2011年12月
負鏈RNA病毒的生物學特徵及其致病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B類”項目
20萬元
合作主持
2008年1月–2010年12月
湖北及周邊省傳染病病原譜流行規律研究
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重大傳染病防治”課題
1202萬元
主持
2008年1月–2010年12月
藥物新靶點研究與確認及高效藥物篩選與新藥設計
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課題
1347萬元
主持
2008年1月–2010年12月
抗乙肝病毒的新靶標研究
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重大傳染病防治”課題
1048萬元
主持
2008年1月–2011年12月
乙肝病毒蛋白與細胞因子相互作用的生物學效應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180萬元
主持
2008年1月–2011年12月
人類重要病毒的感染與致病機制
教育部“創新團隊”項目
300萬元
主持
2006年1月–2010年12月
乙肝病毒X蛋白在致病和致癌中的作用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30萬元
主持
2008年1月–2010年12月
艾滋病防治疫苗研究
武漢市科技計劃項目
30萬元
主持
2005年1月–2008年12月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細胞因子鑑定與功能研究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工程重點項目”培育資金項目
10萬元
主持
2006年1月–2010年12月
乙肝病毒遺傳學特徵及其致病和致癌相關性研究
國家科技部“973計劃”課題
486萬元
主持
2006年1月–2010年12月
人類重大病毒感染、免疫、致病與致癌的分子機制研究
湖北省“創新羣體”項目
30萬元
主持
2005年1月–2007年12月
丙型肝炎病毒及其相關細胞因子的功能性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8萬元
主持
參考資料來源: [2] 
  • 學術論著
截至2022年10月,吳建國發表學術論文265篇,H-index: 46,其中Top期刊論文84篇,影響因子大於10的17篇、大於5的112篇,包括: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篇,Nat Microbiol,Hepatology,Adv Sci 2篇,Nat Commun 4篇,Mol Ther,Genes Dev,PNAS 3篇,Nano Lett,Appl Mater Today,Cell Rep,Clin Infect Dis,Cancer Lett 4篇,mBio 2篇,Front Immunol 4篇,BMC Biol,PLoS Pathog 7篇,Antivir Res 6篇,Front Microbiol 7篇,J Immunol 5篇,J Virol 13篇。 [2] 
出版時間
圖書名
出版社
類型
作者
2016年12月
《腦炎腦膜炎症候羣病原學監測與檢測技術》
中山大學出版社
傳染病症候羣病原學監測與檢測技術叢書
吳建國,王新華主編
2015年1月
《Principles of Virology I: Molecular Biology》
化學工業出版社
/
[美] S.J. 弗林特(S.J. Flint)等著。《病毒學原理 I:分子生物學》劉文軍,許崇鳳 主譯;高福,吳建國主校
2015年1月
《Principles of Virology II: Pathogenesis and Control》
化學工業出版社
/
[美] S.J. 弗林特(S.J. Flint)等著。《病毒學原理II:致病機理與控制》劉文軍,許崇鳳 主譯;高福,吳建國主校
2014年5月
《微生物基因組學與合成生物學進展》
科學出版社
“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社規劃項目(生命科學前沿)
鄧子新,喻子牛主編;鄔開朗,祝成亮,吳建國編寫《乙肝病毒研究進展》
2011年9月
《病毒學家-田波院士》
武漢大學出版社
/
郭德銀,高福編;吳建國 編寫《田波先生:學業上的啓蒙者和事業上的領航人》
2006年5月
《人流感與禽流感》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禽流感防治科普讀物
潘茲書主編;傅祖紅,霍細香,金梅林,李家庚,劉松林,邵華斌,吳建國,肖庚富,楊峻,朱應參編
參考資料來源: [2] 
  • 發明專利
截至2022年10月,吳建國申請發明專利84項,授權發明專利41項。 [2] 
專利名
專利權人
專利號
絲膠蛋白、提取方法、作為細胞抗病毒免疫增強劑和應用
吳建國等
ZL202010961734.1
YM201636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製備抗腸道病毒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羅震,吳建國等
ZL202010396189.6
一種預防或治療流感病毒感染的藥物及用途
陳緒林,吳建國等
ZL202010244585.7
可介導生物大分子透皮吸收的組合劑、製備方法及應用
李永奎,吳建國等
ZL202110377048.4
一種抗尿液成分干擾的單羥酚類物質尿檢試劑盒及其製備方法、操作方法和應用
譚秋萍,吳建國等
ZL 201910168200.0
HIF-1α蛋白抑制劑在製備預防和/或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2011319103.6
木犀草素在製備防治登革熱病毒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
李耿,彭敏樺,吳建國等
ZL201611135620.1
一種人3型腺病毒複製缺陷型重組病毒、構建方法及應用
張其威,嚴雨茜,吳建國等
ZL202010055543.9
一種陰離子型聚丙三醇水凝膠及其製備方法
吳建國等
ZL201811216022.6
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蛋白在治療寨卡病毒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810531851.7
一種人同源框蛋白A10在製備治療或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810757239.1
一種外周血來源NK細胞高效擴增的方法
吳建國等
ZL201810717285.9
骨硬化病相關跨膜蛋白在治療或預防EV71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610216836.4
紫花地丁在製備防治登革熱II型病毒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
李耿,賴小平,吳建國
ZL201610508598.4
人蔘皂苷Rb1的醫藥用途
範漢東,許瓊明,邵平,吳建國等
ZL201610887069.X
一種吖啶瑣辛在製備治療或預防皰疹病毒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610077748.0
七葉內酯在製備防治登革熱Ⅱ型病毒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
李耿,賴小平,吳建國
ZL201610508435.6
菊苣酸在製備防治登革熱Ⅱ型病毒感染的藥物中的應用
李耿,賴小平,吳建國
ZL201610508441.1
一種脂溶性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棕櫚酸酯消毒劑及製備方法
吳建國等
ZL201510291683.5
一種人β-防禦素-1在製備治療或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510399055.9
一種同型半胱氨酸誘導的內質網蛋白在製備治療或預防EV71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510398925.0
肝細胞生長調節因子酪氨酸激酶底物在預防和/或治療EV71感染中的應用
鄔開朗,吳建國等
ZL2015102950520.0
一種自體富血小板血漿觸變分離凝膠的製備及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410487483.2
鹽酸苄達明在製備治療或預防流感病毒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410159222.8
三甲丙咪嗪在製備治療或預防流感病毒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410155070.4
普羅地芬在製備治療或預防流感病毒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410157537.9
一種抗結核多肽的免疫製備方法
吳建國等
ZL201310018162.3
MVP作為抗病毒藥物標靶的應用
朱應,吳建國等
ZL201110423146.3
白細胞介素-27在製備抗甲型流感病毒藥物中的應用
朱應,吳建國等
ZL201110410786.0
一種新的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穩定複製的細胞系、製備方法及用途
朱應,吳建國等
ZL201110423980.2
靈芝酸7,9(11),24-三烯-3-酮15,26-二羥基-甾烷三萜在製備預防和/或治療EV71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110436439.5
單純皰疹病毒實時熒光定量PCR試劑盒
吳建國等
ZL201110067829.X
黃連素在治療或預防流感病毒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0910063163.3
流感病毒一步RT-PCR檢測試劑盒
吳建國等
ZL201110071312.8
苦蔘鹼在治療或預防腸道病毒71型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110127260.1
靈芝酸Y在製備治療或預防腸道病毒71型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1110162657.4
松蘿酸在抗流感病毒藥物中的應用
吳建國等
ZL200910063813.4
一種檢測早期癌症的試劑盒及方法
吳建國等
ZL200510019731.1
抑癌蛋白及其基因和用途
吳建國等
ZL200610019144.7
一種染色體上攜帶病毒基因的減毒傷寒桿菌疫苗及製備方法
章曉聯,羅風玲,洪勇,吳建國等
ZL200510018480.5
細胞因子IL-24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應用
章曉聯,瞿少剛,周翔,吳建國等
ZL200410060813.6
參考資料來源: [2] 
  • 科研獎勵
截至2022年10月,吳建國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雲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二等獎1項。 [2]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等級
獲獎人
頒獎機構
2017年
雲南省血源傳播肝炎病毒多基因型流行與新亞型的發現
雲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夏雪山,馮悦,趙文華,吳建國,代解傑,劉麗,王炳輝,張阿梅
雲南省人民政府 [2] 
2016年
Hepatitis B virus hijacks CTHRC1 to evade host immunity and maintain replication
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白蘭,吳建國
湖北省人事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 [2] 
2013年
肝炎病毒感染與免疫機制研究
湖北省暨武漢市微生物學會優秀學術論文
吳建國等
湖北省暨武漢市微生物學會 [2] 
2011年
乙肝病毒防治基礎研究
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二等獎
吳建國等
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 [2] 
2010年
人類重要病毒感染與致病的分子機制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吳建國,葉林柏,朱應,劉映樂,鄔開朗
湖北省人民政府 [2] 
2010年
Borna disease virus P protein affects neural transmission through interactions with gamma-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彭貴青,朱應,吳建國
湖北省人事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 [2] 
2008年
SARS病毒核衣殼蛋白調控COX-2表達的機理研究
湖北省第十二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閆曉紅,朱應,吳建國
湖北省人事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 [2] 
2008年
Spike protein of SARS-CoV stimulates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via both calcium-dependent and calcium-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 pathways
湖北省第十二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劉墨,吳建國,朱應
湖北省人事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 [2] 
2008年
人內源性逆轉錄病毒與精神分裂症的相關性研究
湖北省第十二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黃文傑,吳建國,朱帆
湖北省人事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 [2] 

吳建國人才培養

  • 學科建設
吳建國在暨南大學工作期間,在他的帶領下,暨南大學微生物學進入了全球ESI前1%,成為一流學科。 [1] 
  • 編寫教材
時間
教材名
出版社
類型
作者
2007年8月
《病毒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
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十一五”統編教材
王小純 主編;吳豔濤,王立羣副主編;牛顏冰,任惠英,劉維全,陳陸,趙海泉,柴家前參編;吳建國主審
2006年12月
《分子病毒學》
人民衞生出版社
全國高校醫藥院校教材、研究生教學用書
黃文林主編;姜勇,董小平,李剛,張輝副主編;吳建國等參編
2002年19月
《分子病毒學》
人民衞生出版社
全國高校醫藥院校教材、研究生規劃教材
黃文林主編;姜勇,董小平,張輝副主編;吳建國等參編
參考資料來源: [2] 

吳建國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頒獎機構
2016年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14年
2012—2014年度武漢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
武漢大學
2012年
湖北省《科技創新源泉工程》“創新、創業人才”獎
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
2012年
梁亮勝僑屆科技獎勵基金
湖北省僑聯
2011年
武漢大學2009年度先進科技工作者
武漢大學
2010年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0年
湖北省海外留學回國人員十大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湖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
2010年
湖北省人民政府優秀外國專家“編鐘獎”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0年
湖北省新僑創業先進個人
湖北省僑聯,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0年
全省歸僑僑眷先進個人
湖北省僑聯,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09年
武漢大學2008年度先進科技工作者
武漢大學
2008年
武漢大學2007年度先進科技工作者
武漢大學
2005年
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
武漢大學
2005年
武漢大學“藍月亮”獎
武漢大學
2004年
武漢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
武漢大學
2004年
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
武漢大學
2004年
武漢大學優秀教師
武漢大學
/
順德區科技標兵
/
參考資料來源: [2] 

吳建國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擔任職務
2011年
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2] 
2010年2月—2021年4月
湖北省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 [2] 
2004年4月
湖北工程學院兼職教授 [5] 
/
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領域責任專家 [1] 
/
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 [1] 
/
國家“863計劃”評審專家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科評審組評審專家 [1] 
/
國家“973計劃”“重要傳染病基礎研究”專項專家 [1] 
/
湖北省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執行副主席
/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衞生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分子微生物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微生物功能基因組與檢測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
/
天津市微生物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腫瘤生物學行為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工業生物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
中藥生物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植物抗癌活性物質提純與應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發酵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上海市醫學生物防護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國際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
/
雲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
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
/
中國微生物學會病毒專業委員會顧問委員會主任
/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
/
湖北省暨武漢市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
/
湖北省回國科技人員創業促進會副理事長
/
湖北新僑專業人士聯誼會理事
/
湖北省留學人員聯誼會理事
/
《醫學病毒學評論》雜誌編輯委員會成員
/
美國Hindawi出版公司生物醫學與生物技術雜誌編輯委員會成員
/
中國病毒學》雜誌編委會成員
/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編輯委員會成員
/
《中國科學通報》審稿人
/
英國普通微生物學學會微生物學評審員
/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雜誌編委會成員
參考資料來源: [2] 

吳建國人物評價

吳建國院長著作等身,在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技術與成果轉化等方面,碩果累累;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防治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成果卓越;在人才培養方面,桃李滿天下。 吳建國院長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為人謙和,備受師生愛戴。吳建國院長的逝世,是國際病毒學界和傳染病防治領域的巨大損失。(吳建國教授治喪委員會評) [1] 
吳建國教授為中國病毒學、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病毒學和傳染病防治領域做出了傑出的工作。吳建國教授堅持矢志初心,為事業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為疫情防控做出了貢獻。(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評) [7] 
吳建國平時和藹可親,做事認真專注。(吳建國教授的學生李耿教授和羅震副教授評)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