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亞萍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鎖定
吳亞萍副教授,女,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市新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在二十多年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經驗,主持和參與了多項重大課題研究,並且全程參與了葉瀾教授主持的“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發展性研究和成型性研究,獲得了多項課題研究成果。 [1] 
中文名
吳亞萍
國    籍
中國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中國
職    稱
副教授
性    別

吳亞萍研究方向

基礎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方法等。主要講授課程《教育統計學》、《教育研究方法》、《基礎教育改革》等。

吳亞萍課題研究

1、已主持完成的研究課題: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結構研究(211課題)
(2)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策略研究(橫向課題)
(3)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 (橫向課題)
(4)數學教育價值的拓展與開發研究(橫向課題)
(5)網絡學院《教育統計學》課程建設
(6)網絡學院《小學數學教學研究》課程建設
(7)網絡學院《小學數學案例研究》課程建設
2、已參與完成的研究課題:
(1)“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九五”教育部重點課題,1994年——1999年)
(2)“新基礎教育”推廣性發展性研究(“十五”國家級課題1999年——2004年),課題第二負責人
(3)學校轉型變革中的教師發展研究(211課題)
3、正研究的課題:
(1)“新基礎教育”成型性研究(2004年——2009年)課題第二負責人
(2)參與研究:基礎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學理論重建研究(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
(3)參與研究:建設創新型國家與和諧社會背景下的素質教育研究(“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
(4)“新基礎教育”數學教學改革指導綱要研究

吳亞萍主要著作

1、編著:《統計分析指導》,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2、著:《小學數學教學新視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3、合著:《備課的變革》,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9月
4、參與編寫:《“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報告集》,上海三聯書店,1999、3
5、參與編寫:《“新基礎教育”推廣性研究教師指導書》,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11月
6、參與編寫:《“新基礎教育”發展性研究報告集》,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年5月
7、主編:《“新基礎教育”發展性研究專題論文與案例集》,輕工業出版社,2004年5月

吳亞萍主要論文

《如何關注教學中“人”的問題?》《教育參考》,2002年第7-8期
《為什麼而開放?》《小學數學教師》,2002年第11期
《教學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前提》,《小學數學教育》,2002年第9期
《在開放的教學中落實基礎》,《小學數學教育》,2003年第4期
《教學對於學生髮展的價值是什麼》?《小學數學教育》,2003年第1期
《關注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小學數學教育》,2003年第5期
《激活知識,實現真正的溝通》,《小學教學研究》,2003年第8期
《拓展數學學科的育人價值》,《教育發展研究》,2003年第3期
《第二作者,改革課堂教學與課堂教學評價改革》,《教育研究》,2003年(8)
《基於“新基礎教育”的探究性學習》,《課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5期
《教師生命成長路徑之探尋》,《教育研究》(台灣版),2005年第12期
《整體性設計之一:讀學生和讀教材》,《福建教育》,2005年第2—3期
《整體性設計之二:教學目標的確定》,《福建教育》,2005年第4—5期
《整體性設計之三:開放和彈性設計》,《福建教育》,2005年第6—7期
《對教學過程“互動生成”的內涵理解》,《小學數學教師》,2005年第10期
《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幾種狀態的案例分析(一)》,《小學數學教師》,2005年第12期
《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幾種狀態的案例分析(二)》,《小學數學教師》,2006年第1-2期
《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三放三收”》,《基礎教育》,2006年第3期
《“算法多樣化”的背後》,《小學數學教師》,2006年12期
《拓展“表內乘法”教學的育人價值》,《小學數學教師》,2007年第3其
《第三作者,學校轉型性變革中的評價改革——基於“新基礎教育”成型性研究中期評估的探究》,《教育發展研究》,2007年第4期
《數量關係運用的結構教學初探》,《小學數學教師》,2007年第7-8期
參考資料
  • 1.    吳亞萍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引用日期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