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中水利書

(宋單鍔撰水利著作)

鎖定
《吳中水利書》是宋代單鍔撰寫的水利著作,書共一卷。單鍔關心太湖地區的水利,經常來往於蘇、常、湖之間,調查太湖周圍的水系源流,歷30餘年將其調查的研究結果著此為書。
書    名
吳中水利書
作    者
單鍔
類    別
水利
出版社
中華書局
ISBN
9787554003633
創作年代
宋代
標識號
17018151 [1] 

吳中水利書古籍簡介

作者是江蘇宜興人,北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中進士。得第以後不舉官,獨留心研究太湖水利。經過近三十年的調查研究,於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寫成《吳中水利書》,論述他對太湖洪澇的治理主張。元祐四年蘇軾知杭州,曾與單氏研討浙西水利,對《吳中水利書》頗為讚賞,並具疏代奏於朝。單鍔的治水主張雖不果行,但流傳後世,頗有影響。他處理洪澇問題的某些見解,對於當前太湖水利的規劃治理,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吳中水利書四庫提要

《吳中水利書》·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單鍔撰,鍔字季隱,宜興人。嘉祐四年進士,歐陽修知舉時所取士也。得第以後,不就官,獨留心於吳中水利。嘗獨乘小舟,往來於蘇州、常州、湖州之間,經三十餘年。凡一溝一瀆,無不周覽其源流,考究其形勢。因以所閲歷,著為此書。元祐六年,蘇軾知杭州日,嘗為狀進於朝。會軾為李定舒亶所劾,逮赴御史台鞫治,其議遂寢。明永樂中,夏原吉疏吳江水門,浚宜興百瀆,正統中,周忱修築溧、陽二壩,皆用鍔説。嘉靖中,歸有光作《三吳水利錄》,則稱治太湖不若治松江,鍔欲修五堰,開夾苧幹瀆以絕西來之水,使不入太湖,不知揚州藪澤,天所以瀦東南之水也。水為民之害,亦為民之利。今以人力遏之,就使太湖乾枯,於民豈為利哉!其説稍與鍔異。蓋歲月綿邈,陵谷變遷,地形今古異宜,各據所見以為論。要之舊法未可全執,亦未可全廢,在隨時消息之耳。《蘇軾進書狀》載《東坡集》五十九卷中,此書即附其後。書中有“並圖以進”之語,而於其上。加貼黃雲:“其圖畫得草略,未敢進上,乞下有司計會單鍔別畫。”此本刪此貼黃,惟存“別畫”二字,自為一行。蓋此書久無專刻,志書從《東坡集》中錄出,此本又從志書錄出,故輾轉舛漏如是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