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吠檀多派

鎖定
吠檀多派,梵名 Vedānta, 印度婆羅門教六派哲學之一。印度哲學史上佔統治地位的唯心主義哲學派別。亦稱“後彌曼差派”或“梵彌曼差派”,與“前彌曼差派”或“業彌曼差派”相區別。吠檀多的意思是“吠陀的終極”,原指奧義書。
中文名
吠檀多派
梵    名
Vedānta
釋    義
吠陀的終極
類    別
哲學

吠檀多派簡介

吠檀多派 吠檀多派
吠檀多派是構成大多數現代印度教派別的基礎。3種基本的吠檀多經典是奧義書、《薄伽梵歌》和《梵經》。《梵經》是對《奧義書》教義的簡要闡釋。對這些經典,根據對個人自我(我)和絕對(梵)之間的關係和同一程度的不同認識,發展出好幾個吠檀多派。但都信仰輪迴和吠陀的權威,並且相信梵是世界的物因和動因;而靈魂是自己行為的動因,因此是行為後果的接受者
相傳最初創始人是跋陀羅衍那(生平不詳),後來的吠檀多論者公認他是該派根本經典《梵經》的作者。

吠檀多派不一不異論

《梵經》亦稱《吠檀多經》或《廣博經》,大概形成於公元200~450年間,主要闡述奧義書中關於梵、我、幻的哲學理論,並對其他哲學派別的理論進行了攻擊和批判。
《梵經》認為,世界的最高主宰是“梵”,“梵”是宇宙精神,是無限、無所不在、永恆不滅的精神實體,它既沒有差別,也沒有形態和屬性,不能以概念來理解,不可用言語來表達;它是超越人類感覺經驗的永不磨滅者,是世界各種現象產生、維持和毀滅的終極原因。
《梵經》認為“生命我”(個體靈魂)具有普遍靈魂或最高精神的內涵,但與最高我或普遍我(梵)有所不同,最高我是永恆的,不被創造,而生命我是由最高我演變的。生命我和最高我在本質上是同一的,正象瓶子內、外的虛空是相同的一樣,而在形式上是不同的。生命我受到非永恆的器官的侷限。這種“梵我如一”的思想是繼承了奧義書中唯心主義的中心思想。
關於自然和梵的關係,《梵經》認為,世界是由梵構成的,梵是自然的質料因,也是世界形成的動力因,它是自然的作者、主宰者;梵創造了世界的多樣性,它是大自然的形相因;大自然是梵演變的目的。總之,物質世界和我都是梵的一部分,由梵演變出來並完全受梵的制約;梵、我在本質上相同,而在形式上不同,所以《梵經》時代的吠檀多理論被稱為“不一不異論”。
後來,吠檀多派的繼承者們對《梵經》中梵、我、幻的關係做了不同的解釋,從而在吠檀多哲學內部形成了不同的派別,其中最主要的有:“無差別不二論”、“差別不二論”、“二元論”。還有“二不二論”、“純粹不二論”等。

吠檀多派無差別不二論

意為“非二元”,即梵與我同一不二。亦稱“不二論”。該派較早的和較系統的論述者為喬奈波陀(640~690)。他著有《蛙氏奧義頌》。該著作共 4章215頌,對於梵、我、幻的關係提出4點看法:①宇宙最高實體是梵,梵是絕對真實的存在;②自然界是梵通過一種稱為摩耶(Māyā)的魔力創造出來的,是一種不真實的表象;③我(靈魂)和梵同一不二;④解脱的最高目的是親證梵我如一,認識靈魂的真正本性。
此外,喬奈波陀還發揮了奧義書中神秘主義的“四位説”理論,即自我根據擺脱主、客觀經驗束縛的不同程度分為四位:普遍位、光明位、智慧位和第四位。在普遍位時,自我具有覺醒的意識,可以認知外界對象並完全受到主、客觀經驗的束縛;在光明位時,自我處於夢眠狀態,它擺脱了外界經驗的印象,但仍可覺知內在的精神對象;在智慧位時,自我是熟睡狀態,完全擺脱了主、客觀經驗的印象,從而過渡到第四位,此時的自我完全和最高我(梵)同一不二。
繼喬奈波陀之後,不二論的集大成者為商羯羅。他繼承和發展了喬奈波陀的學説,在梵、我關係上承認梵是宇宙最高實體、真中之真,是唯一的存在,我和梵同一不二。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吸取了佛教中觀派“真諦和俗諦”、“上智和下智”的理論,提出“上梵”和“下梵”説。他認為梵本來是沒有任何規定的精神實體,而一般人從下智、世俗的觀點出發,給它加上了種種名言規定,如全智全能、完美無缺等,這樣就產生了無規定、無差別的上梵和一般人由無明、下智而引出的有規定、有差別的下梵,甚至神也是從經驗的觀點來看才是真實的。商羯羅還提出修煉的目的就是通過自我剋制和求知上梵,親證梵我不二,從而獲得解脱。在梵和自然的關係上,商羯羅堅持一元論的看法,認為世界是梵通過摩耶魔力幻化出來的。世界本身是虛妄的,如同夢境或海市蜃樓,但世人惑於無明,從下智看世界,錯把虛妄當作真實。繼商羯羅之後,筏切斯帕底·彌施羅(約10~11世紀)和室利訶奢(1125~1180)等人從不同方面評述了不二論,被稱為後期吠檀多哲學。

吠檀多派差別不二論

與“無差別不二論”相對而言,亦稱“侷限一元論”或“有限不二論”等。主張梵與我既是一又是異。該派主要闡述者是羅摩奴闍。他生於南印度馬德拉斯附近,屬於婆羅門種姓,早年曾就學於耶達伐婆羅迦娑,學習過不二論哲學。他是中世紀南印度虔誠派運動的思想先驅之一。他曾根據有神論毗濕奴派的觀點對《梵經》作出自己的解釋,認為宇宙萬物的最高本體是梵。梵是全智、全能、無瑕和無所不在的精神實體;他以仁慈化身為毗濕奴神,下降人間,普濟眾生。梵和毗濕奴是同體異名。世界和我(眾生)都是由梵或毗濕奴創造出來的,和梵在本體上同一。世界和我與梵的關係是部分和全體、屬性與實體的關係。
羅摩奴闍的觀點不同於商羯羅,他認為梵和世界(包括精神與物質)不是同一不二,而是本體相同,形式和作用不同。他認為,屬性從屬於實體而不等於實體,實體也有別於屬性,如梵是作者,世界和我是受者;梵無差別,世界和我具有複雜的多樣性;梵不感受苦樂,我有苦樂之感等。羅摩奴闍還反對商羯羅的幻論,認為不但梵或大神是真實的,世界和我也是真實的,梵不是幻化為世界,而是一種真實的創造過程。他宣揚毗濕奴是梵的化身,是大慈大悲、公正無私的;人在毗濕奴神面前只能服從和虔信,無論是誰,只要虔誠地使自己的靈魂歸附於神,則能擺脱現世苦難,求得永生。該派主要著作有:《梵經吉祥疏》、《吠陀義綱要》等。

吠檀多派摩陀婆

吠檀多派簡介

主張梵和我之間有着真正的、永恆的區別。該派主要創始人是摩陀婆(1199~1278)。

吠檀多派生平

他生於南印度芒格洛爾以北迦納羅南部的烏迪皮,屬於婆羅門種性。早年曾從事吠陀研究,不久成為苦行僧。後來他花費多年時間從事祈禱、沉思、著作和辯論,並將他的思想廣為傳播,在烏迪皮曾為大神毗濕奴的化身黑天建寺廟,後在該地逝世。他是中世紀南印度虔誠派運動繼羅摩奴闍之後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建立了摩陀婆派。 他對於梵、我、幻的解釋執有神論的二元論立場,認為梵是最高實在,是宇宙萬物創造、攝持、保護和破壞的最終原因;梵的化身是毗濕奴,毗濕奴是最高之神。摩陀婆還利用神話宣揚他的宗教、哲學觀點,渲染毗濕奴將風神伐由作為自己的兒子,而伐由具有最偉大的靈魂,是神與人之間的媒介,能把知識賦予人,並在人死後,將其靈魂引導到神那裏。他是人間的風神,支配着人的一切行為和感覺器官,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伐由曾三次化身來到人間挽救眾生,第一個是神猴哈奴曼,第二個是毗摩,第三個是摩陀婆本人。

吠檀多派思想

摩陀婆認為“我”即靈魂,是由細微的物質(細身)構成的,大小如原子,它和梵(即毗濕奴)一樣是真實的、永恆的、不變的;靈魂要依附於神,但並不是神。靈魂本身又可分為 3種:第一種是本來解脱的靈魂;第二種是通過修行後而擺脱輪迴的靈魂;第三種是未獲解脱的靈魂。摩陀婆認為現象世界同樣是真實的、永恆的,它的進程無始無終。這與商羯羅的幻論相反。但是,他又認為物質世界和靈魂一樣也必須依附於神,受神的支配,而這種依附關係並不是商羯羅所説的同一不二的關係。他在梵(毗濕奴)和我(靈魂)及物質世界之間作了五種真正的、永恆的區別;神與靈魂不同,靈魂與靈魂不同,神與物質不同,靈魂和物質,物質和物質也不同。這種區別正是他二元論的含意。關於解脱的道路,他要求信徒們聽誦經典、進行沉思、堅持戒律,使自己的行為不帶任何自我利益的動機,對大神毗濕奴無限虔誠,對神的愛超過對自我的愛,並在任何情況下決不動搖,從而可以獲得神恩,使自己真正感知自我的完美的本性,直接認識大神,實現最高的精神解脱。摩陀婆的主要著作有《梵經注》和《釋量》。

吠檀多派二不論與純粹不二論

其他毗濕奴派大師中最傑出的是尼姆巴爾迦(約12世紀)。他提出“二不二説”,即二元論與非二元論的學説。他把羅摩奴闍的差別不二論和對神的虔誠完全結合起來,把神與靈魂的關係比作風在不同條件下具有不同的形式和表現。另外一位大師是伐拉巴(1473~1531)。他提出純粹不二論。又稱清淨不二論,認為梵和世界都是實在的,它的本性是清淨的,人對神的虔信就是使靈魂與梵結合起來,從而獲得最後解脱。

吠檀多派哲學思想

吠檀多派的哲學思想對於近、現代印度哲學仍有深刻的影響, 近、現代著名的思想家如辨喜、R.泰戈爾、奧羅賓多·高斯、薄伽梵·達斯等人都是這種學説熱誠的信仰者。他們從不同的社會需要出發,對吠檀多哲學進行了不同的解釋,提出“行動的吠檀多”、“完整的吠檀多”等理論,並把這種思想傳到歐美各國,在國內外建立了數十個吠檀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