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濟(拼音:tóng zhōu gòng jì)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孫子兵法·九地》。
[2]
同舟共濟成語出處
編輯- 最早出處
- 衍生典故
後人根據以上文獻總結出成語“同舟共濟”“風雨同舟”等。
同舟共濟成語故事
編輯孫武是中國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一次,有人問孫武怎樣用兵才能不敗,孫武説:“你如果打蛇的腦袋,它會用尾巴反擊你;你去打蛇的尾巴,它又會用頭部來襲擊你;你如果打蛇的腰部,它就用頭尾一齊來攻擊你。所以,善於佈陣的將才,也要將軍隊擺成蛇一樣的陣勢,頭尾能互相救援,使全軍形成一個整體,前、中、後彼此照應,才不會被敵人擊潰、打散……”
那人這才明白軍隊要想得勝,應該擺成蛇字形,但又產生了疑問,不知道士兵會不會像蛇一樣,首尾互相照應呢?
孫武説:“這是不必擔心的。戰場是生死之地,戰爭迫使軍隊必然齊心協力。比如兩個仇人,平日恨不得彼此吃了對方。但是他們同乘上一條船渡海,遇到了狂風惡浪,眼看就有葬身海底的危險時,他們就會忘記舊仇,同心協力與風浪搏鬥以避免船翻人亡的危險。
連仇人在危險之時尚能同舟共濟,何況沒有冤仇、兄弟情深的將士呢?所以軍隊必然會像蛇一樣成為一個整體,首尾相顧,彼此救援的。”
同舟共濟成語寓意
編輯這個故事啓示人們遇到困難時,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困難時期,只有大家團結起來,出謀劃策,互相幫助,才能渡過難關;哪怕過去曾經是仇人,是敵人,在特殊情況下,都必須冰釋前嫌,團結一致,才有生的希望。正如兩個人處在曠野中一個冰寒徹骨的冬夜,這時只有互相依偎擁抱成一體,才有希望戰勝嚴寒,迎來第二天太陽的温暖與光輝。然而奇怪的是,現實中往往患難時風雨同舟過來了,而同享幸福時卻分道揚鑣。真正的朋友不一定要門當户對,但一定要同舟共濟;不一定要形影不離,但一定要惺惺相惜;不一定要錦上添花,但一定要雪中送炭;不一定要天天見面,但一定要放在心裏。友情最可貴的不是曾一同走過的歲月,友情最難得的是分別以後依然會時時想起。
[4]
同舟共濟成語用法
編輯- 成文用法
- 運用示例
同舟共濟成語辨析
編輯同舟共濟—風雨同舟
- 參考資料
-
- 1. 同舟共濟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02]
- 2. 許振生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成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01:216;700
- 3. 喻家樓編著.漢語成語英譯詞典[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8.11:500
- 4. 高坊清編著.《戰國策》七彩人生[M].北京:現代出版社,2015.06:148-149
- 5. 侯海博主編.成語故事[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03:175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3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07
- 7. 郄祿和,劉忠今主編.學生萬能卡通成語辭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