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大宗師》。
[2]
相濡以沫成語出處
編輯相濡以沫成語故事
編輯話説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莊子游歷列國。正值盛夏時節,一日他走在路上,天空中黑雲密佈,隆隆的雷聲響個不停,莊子意識到馬上就要下大雨了,就緊走幾步來到一個驛亭下避雨。隨着一道靂閃劃過長空,伴隨着震耳的雷聲,大雨傾盆而下,地面上很快就有了一片片的水窪。突然莊子聽到“噼啪、噼啪”兩聲,隨聲音看去,竟然發現水窪裏有兩條三四指長的魚兒。莊子驚訝不已,只是睜大雙眼看着。
[8]
真是三伏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不一會兒就雨過天晴,火辣辣的太陽又照射在地面上。地面很快乾起來,而那兩條魚兒依然在水窪裏噼噼啪啪地翻跳着。莊子想,這可怎麼辦呢?兩條魚會被曬乾的。果然,窪裏的水很快被蒸乾了,看來魚兒是死定了。但事情並沒有像莊子預料的那樣發生,其中的一條魚兒把很多水泡吐在另一條魚兒的身上,以免它的同伴被曬乾,另一條魚兒也是如此,就這樣,兩條魚兒互相用吐出的水沫濡濕着……莊子看得呆住了,自言自語道:真乃相濡以沫也!
[8]
也許是魚兒的相濡以沫感動了上蒼,滾滾的雷雲去而復返,霎時,又是電閃雷鳴,大雨傾盆。突然一道白光平地而起,兩條魚兒騰空而飛躥入雲中。莊子仰頭望時只見兩條蒼龍翱翔雲際,雲龍發出巨大的聲響滾滾而去。莊子感懷於此,取出筆墨紙硯刷刷點點寫下四個大字:“相濡以沫”,並將紙貼於亭壁之上,後人便將此亭叫作“相濡亭”。
[8]
相濡以沫故事寓意
編輯兩條魚兒在泉水乾涸的池塘中互相用哈氣濕潤對方,用口中僅有的一點點唾沫塗抹於對方的體表,使對方苟延殘喘,儘可能延長一些生命。在生存危機降臨時,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這是高尚的道德品性。為了生存,彼此用嘴裏的泡沫來喂對方,這樣的情景也許令人感動,但是,這樣的生存環境並不是正常的,甚至是無奈的。對於魚兒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水終於漫上來,兩條魚也終於回到屬於它們白己的天地,最後它們相忘於江湖。在自己最適宜的地方,快樂的生活,忘記對方,也忘記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1]
[8]
中國的古人,重恩情、輕愛情,愛情被生存被温飽被感恩被道德被倫理替代了,“貧賤夫妻百事哀”“糟糠之妻不下堂”,這些古訓的背後,讓人們看到了一幅幅憂傷的愛情畫面。如用莊子的話來解釋愛情的話,最美的愛情,應如魚兒相忘於江湖,兩個人盡情儘性地相愛,而不是生活重壓下的無奈並肩和道德束縛下的不得已攜手。莊子在這裏為人們暢想了更高境界的愛情。
[7]
一同在困難的處境裏,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對於人,對於感情或許也是如此吧:相濡以沫,有時是為了生存的必要或是無奈,或許令人感動;而相忘於江湖則是一種境界,或許更需要坦蕩、淡泊的心境。能夠忘記,能夠放棄,也是一種幸福。
[1]
相濡以沫成語運用
編輯成文用法
運用示例
岳陽晚報記者沈念《從未貪戀 愛情原本就是這樣清潔》:“也許,這就是殘酷現實中獨特的美好,讓相濡以沫的陪伴在硝煙中開出最燦爛的花兒。”
[6]
鄭州大學哲學教師丁正和《莊子經典寓言》:“許多家庭有多個子女,有的父母想讓兒子繼承產業,守在自己身邊,讓女兒嫁到左鄰右舍,時常見面,但卻因為貧窮而相濡以沫。”
[3]
- 參考資料
-
- 1. 李魁彩.中華經典寓言故事鑑賞:金盾出版社,2017.11:596
- 2. 斗南.國學知識全知道: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10:609
- 3. 丁正和,孫亞媛.莊子經典寓言: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04:103-104
- 4. 桑楚.中華經典藏書 國學常識全知道:雲南人民出版社,2013.10:373
- 5. 相濡以沫 .漢典[引用日期2021-08-18]
- 6. 沈念.從未貪戀 愛情原本就是這樣清潔:山東文藝出版社,2019.04:121
- 7. 李朝陽.人生逍遙者莊子:陽光出版社,2016.11:101
- 8. 盧祥之,牛秀清.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叢書 仁:山東教育出版社,2016.0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