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

鎖定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內山巒起伏,奇石林立,峽谷幽靜,溪水叮咚,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這裏還流傳着王母娘娘手鐲穿石缸、白龍黑莽大戰、宋太祖授建趙氏梨園等神話和歷史傳説。
中文名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
地理位置
長春市雙陽區吊水壺路
氣候條件
北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08:30-17:00 [1] 
著名景點
靈龜魚塔
銀河飛瀑
鵲橋
千佛山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地理環境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8張)
吊水壺風景區以溶洞為主體,山、、林、峯、洞、石交相輝映,以它獨具的險、奇、幽、特等奇偉景觀吸引着大批遊客。進山門,便是十里綠色長廊,兩山掩映,人行谷底,只見青山翠蔓,如碧海泛舟。長廊盡頭就是海拔711米的長春地區最高峯;峯下便是吊水湖溶洞。遠遠望去,四米高的龍頭大口即是入口,沿垂直32米高的洞中旋梯盤旋而下,便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仙境洞府。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主要景點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
整個溶洞由天宮、龍宮和天宮洞組成,佔據了三個“東北之最”,即溶洞位置海拔最高(690米),落差最大(73米),面積最大(5000多平方米),尤其是那32米高的洞中旋梯,可稱“中國一絕”。洞內的八仙醉瑤池、靈霄寶殿、如來佛、觀音菩薩、麒麟送子等人文景觀和靈龜魚塔、銀河飛瀑、鵲橋千佛山與洞外的步雲崖、十里長廊、石壁凝春、鐵塔遠眺、峯亭映雪、雲海仙山、白塔夕照形成有機的主體畫卷。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5張)
初到吊水壺瀑布,於入口處幾幢獨具匠心的木結構建築,彷彿一下子將人們帶入到林海中清雅樂趣的生活。吊水壺景區沿線全長2380米,分上下游兩段佈局規劃,全程建有棧道和12座結構各異的木橋。吊水壺瀑布所處的獨特的地理位置、極個性化的地貌構造和種類豐富的植物羣落,被遊人們稱之為“森林氧吧”。
女真樹鼓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5張)
女真樹鼓,古代滿族人進山需要祭祀用的。比如進山挖參時,先由把頭領着大夥祭拜山神爺(俗稱老把頭),燒香擺供,磕頭許願,禱詞大概為:“山神爺老把頭在上,弟子進山取貨,請給指路,讓我等開眼,拿了大貨,發了大財,回來一定殺雞宰豬給你還願。”然後每人用木棰敲擊樹鼓三下。
娛橋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 吊水壺風景旅遊區
由瀑布下游溯流而上,首先是一座木拱橋——娛橋。橋下的水域,幾百條虹鱒魚清晰可見。從戲鱒橋上過去,沿着棧道向裏走300米,在附近的一片山坳裏,集中分佈着21口“火山井”。顧名思義,火山井,渾圓的井口突出地表,直徑最大的不過1.5米,深度均在2-3米之間。井壁是堅硬的熔岩,若仔細觀察,井壁上有着完整的文理。但火山井並非取水之用途,令人稱奇的是,每個火山井底部都存有大量木炭,井壁上的文理,看上去就象樹皮的文理一樣。它是怎樣形成的?從發現這片神奇的“火山井”到今,有關專家指出:金龍頂子山在噴發時期,呈液態的岩漿流在地表流動,極短的時間裏流過山腳的這片谷地,這裏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很多參天大樹被岩漿流包裹,迅速燃燒炭化,形成“火山井”奇觀。
瀑布周圍樹木密佈,樹種繁多,唯有數十棵柳樹聚集一處,株高達30多米,且筆直挺拔,猶如穿天楊一般,毫無柳樹之婀娜。這種樹叫旱柳,在龍崗山脈上很少見,尤其是高達30多米的旱柳,更加少有了。
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吉林省龍灣羣管理部門也加快了對景區的規劃和建設,用木板搭建的棧道和橋樑,既提高了遊客觀賞遊覽的方便和舒適性,更重要的是有效的保護了景區地表的植被免遭過度踐踏。
金龍頂子
金龍頂子位於金川鎮東南,海拔999.3米,與大龍灣、吊水壺瀑布共同構成具有典型特徵的火山遺蹟地貌。從山腳到山頂,灌木、喬木分佈明顯,樹種繁多,這裏的特殊地理和土壤條件,還生長着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東北紅豆衫和人蔘。登上山頂,站在平整的山頂台地,極目遠眺,遠處的鄉鎮村莊好象棋盤上的星子,平靜的大龍灣水面,折射了太陽的光芒,象一顆藍寶石鑲嵌在大地上。如果是傍晚時分,山林間的霧氣蒸騰,會出現奇異的火山雲海,風景獨具特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