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吊橋

(蘇州橋樑名)

鎖定
吊橋亦稱閶門吊橋,是蘇州外城河西北段的一座橋樑,為溝通閶門城內外交通的要道。 [1] 
中文名
吊橋
位    置
蘇州城區西北部
跨    河
外城河 [1] 
橋    長
21米(改造前) [1] 
橋    寬
12米 [1] 
跨    徑
18.2米 [1] 
類    型
鋼筋水泥梁橋 [1] 

吊橋地理位置

吊橋位於閶胥路東端,跨外城河,是溝通城內外交通的橋樑之一。 [1] 

吊橋地名典故

宋《平江圖》名虹橋。俗名釣橋。明成化六年(1470)曾改名永濟橋。 [1] 

吊橋歷史沿革

初為木結構。後被沖毀,有鄭文貴自願捐資重建石橋,於元泰定元年(1324)十月建成,耗資十五萬貫。明洪武初改建為石墩木樑橋。正德七年(1512)、萬曆十八年(1590)、崇禎十一年(1638)、清順治二年(1645)、康熙三年(1664)多次毀而重建。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重修。清同治《蘇州府志》引虞集《記略》曰:“虹橋在閶門西,跨官河,通驛道,為咽喉要處,水至橋下匯為回淵,折而東行,勢用剽悍。橋舊植以木,歲久腐擾……”。民國23年(1934)翻建為鋼筋水泥橋面,石排柱式東、西橋台仍為明清原構。 [1]  [2] 

吊橋橋樑現狀

20世紀70年代拓寬兩側,跨度18.2米,寬12米,長21米。21世紀初,經重新改建後的吊橋成為一座廊橋。吊橋不僅是舟楫與行人往來的通途,更綴連起盛世閶門千年的繁華。 [1]  [2] 
閶門吊橋 閶門吊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