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

鎖定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穆尼奧斯(英語:Guillermo León Valencia Muñoz,西班牙語:Guillermo León Valencia Muñoz)(1909年4月27日——1971年11月4日)哥倫比亞政治家、外交家、總統。巴倫西亞1909年出生於哥倫比亞考卡省的波帕揚,在聖多明各學院完成中學學業,1926年前往考卡大學學習法律,畢業後加入哥倫比亞保守黨,1944年起歷任波帕揚市市政議員、昆迪納馬卡省省代表大會代表、參議員和參議院副議長,1950年~1953年擔任哥倫比亞駐西班牙大使,1953年短暫擔任外交部長職務,軍政府上台後從事反對軍政府的活動,1957年遭軍政府逮捕,軍政府下台後得以釋放,1962年當選為哥倫比亞總統,任內哥倫比亞在經濟方面雖然取得一定成就,但國內社會問題日益嚴重,反政府武裝游擊隊的活動日趨活躍,1966年任滿離職,1971年在紐約逝世。
中文名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穆尼奧斯
外文名
Guillermo León Valencia Muñoz
國    籍
哥倫比亞
民    族
白人
出生日期
1909年4月27日
逝世日期
1971年11月4日
畢業院校
考卡大學
職    務
政治家 外交家 總統
出生地
哥倫比亞 考卡省 波帕揚
信    仰
羅馬天主教
主要成就
反對軍政府的獨裁統治
哥倫比亞“全國陣線”時期的第二任總統
參與發起77國集團和拉丁美洲議會
政    黨
哥倫比亞保守黨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從政經歷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穆尼奧斯,1909年4月27日出生於哥倫比亞考卡省波帕揚,他是哥倫比亞著名詩人、“巴倫西亞學派”重要代表人物吉列爾莫·巴倫西亞與一個名叫何塞法·穆尼奧斯的女子所生的兒子。 [1]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早年在家鄉的聖多明各學院完成中學學業,1926年從中學畢業並考入考卡大學法律系,攻讀法律,巴倫西亞大學畢業之後開始投身於政治事業當中,他加入了哥倫比亞保守黨,1944年起歷任波帕揚市市政議員、昆迪納馬卡省省代表大會代表,後來他作為考卡省代表當選為參議員,並擔任參議院副議長,1950年~1953年擔任哥倫比亞駐西班牙大使,1953年5月25日~6月13日擔任外交部長。 [2] 
古斯塔沃·羅哈斯·皮尼利亞將軍1953年6月政變上台後,巴倫西亞參加反對軍政府獨裁統治的活動,1956年他獲得考卡大學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 [3] 
1957年,保守黨—自由黨聯盟推舉巴倫西亞為總統候選人,當年4月底,巴倫西亞在卡利遭到羅哈斯·皮尼利亞軍政府的逮捕,此舉遭致哥倫比亞社會各階層的反對,工人舉行罷工,商人罷市,全國工商業陷入完全停頓狀態,這也促使了羅哈斯·皮尼利亞軍政府在1957年5月10日提前下台,軍政府下台後,巴倫西亞被釋放。 [1]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總統生涯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當選總統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
1962年5月,保守黨人巴倫西亞被由自由黨和保守黨組成的“全國陣線”推舉為總統候選人,在當年的總統選舉中,巴倫西亞獲得1633873張選票,佔總票數的62.3%,擊敗“自由革命運動”候選人阿方索·洛佩斯·米切爾森(獲得624863張選票,佔總票數的23.8%)、保守黨候選人豪爾赫·萊瓦·烏達內塔(獲得308814張選票,佔總票數的11.8%)、全國人民聯盟候選人古斯塔沃·羅哈斯·皮尼利亞(獲得54557張選票,佔總票數的2.1%), [2]  成功當選為總統,成為“全國陣線”時期的第二位總統,當年8月7日就職,任期4年。 [1]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為政舉措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
巴倫西亞執政期間,由於咖啡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下跌,哥倫比亞出口收入鋭減,國家面臨着嚴重的支付危機,國際儲備枯竭,國內財政混亂,投資計劃不能兑現。為推動製造業的發展,政府在1963年將工業發展委員會改組為金融公司,大力支持私人企業發展;政府積極發展農業,從1963年起,政府實施了5個農村經濟發展多樣化五年計劃,把發展商品作物生產、提高農村勞動率放在優先地位,1963年,在咖啡銀行、農業貸款銀行、土地改革委員會和卡爾達斯財政公司的支持下,哥倫比亞全國咖啡種植者聯合會在卡爾達斯省的首府馬尼薩萊斯市,建立咖啡和發展多樣化基金會,作為資助多樣化生產的機構,該計劃與美洲開發銀行簽訂了700萬美元的貸款合同,在外國專家的幫助下,制定咖啡區發展和多樣化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通過技術援助、貸款、組織農產品市場和加工等計劃,鼓勵咖啡農進行多種經營,發展香蕉、甘蔗、絲蘭、可可、木材和牲畜的生產,同時鼓勵墾荒,發展糧食生產,減少外邊對咖啡生產區的糧食供應,提高咖啡農的生活水平,1964年通過第19號法令,把原瓜希拉特別區和馬格達萊納省的一部分市合併,組成瓜希拉省,並在瓜希拉省首府里奧阿查建立火電廠,同年還建立瓜伊尼亞特別區;確定銀行系統實行債券投資制,以解決投資面臨的困難;建立國家貨幣委員會,加強對短期金融的管理,對匯率和税收做了一些調整;在外貿方面,實行出口自由和限制進口的政策,試圖緩和咖啡國際價格下跌所造成的支付危機,解決進口與外匯短缺的矛盾。在外交方面,調整上屆政府的外交政策,執行“謹慎的尊重主權和協調”的外交政策,積極發展同美國關係的同時加強與第三世界國家聯繫,巴倫西亞總統上任後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會見了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1964年,哥倫比亞參與發起成立77國集團,1965年發起成立拉丁美洲議會,1966年,巴倫西亞總統與委內瑞拉總統勞爾·萊昂尼·奧賽羅簽訂了《阿勞卡河反游擊隊同盟協議》。 [4]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成就與問題

巴倫西亞總統發表演講 巴倫西亞總統發表演講
巴倫西亞執政時期,由於政府的大力推動,哥倫比亞的製造業有了較快的發展,1958年~1966年年均增長率達7.5%,建立或擴建了一批大型企業,如帕斯德里奧鋼鐵廠、哥倫比亞石油公司、卡塔赫納煤油廠和哥倫比亞汽車製造廠等。在20世紀60年代初,由於國家面臨支付危機、通貨膨脹率上升和農民分化等困難,職工的實際收入減少,羣眾生活十分貧困,失業不斷增加,工農運動進一步高漲,游擊隊活動日趨活躍,1964年,哥倫比亞國內出現了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哥倫比亞民族解放軍兩個大規模的反政府游擊隊組織,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一度陷入了危機。 [4]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卸任之後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總統的雕像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總統的雕像
1966年8月7日,巴倫西亞任滿卸任,離任他作為外交官前往美國,1971年11月4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逝世,享年62歲。 [5] 

吉列爾莫·萊昂·巴倫西亞家庭成員

巴倫西亞1931年同蘇珊娜·洛佩斯·納瓦亞(1910~1964)結婚,蘇珊娜於1964年在總統府內因中風而逝世,巴倫西亞和蘇珊娜共有4個子女,分別是:佩德羅·費利佩·巴倫西亞·洛佩斯、阿爾瑪·巴倫西亞·洛佩斯、伊格納西奧·巴倫西亞·洛佩斯、戴安娜·巴倫西亞·洛佩斯。 [5] 
參考資料
  • 1.    徐寶華.《列國志·哥倫比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17
  • 2.    霍華德·J·威亞爾達 哈維·F·克萊恩.《拉丁美洲的政治與發展》: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186
  • 3.    Valencia, Guillermo León  .BIBLIOTECA VIRTUAL BIBLIOTECA LUIS ÁNGEL ARANGO[引用日期2016-07-28]
  • 4.    徐寶華.《列國志·哥倫比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18
  • 5.    徐寶華.《列國志·哥倫比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