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語電影

鎖定
台灣閩南語電影是指以台灣閩南語配音的電影。另外,台灣閩南語電影亦專指台灣1955年1981年,以台灣閩南語發音的台灣電影影片,當時係為與“國語”廈語片等做區隔。在台灣閩南語片中,不管角色背景為何,幾乎一律以台灣閩南語發音為主,這與當時“國語”片情況相同。1982年後,電影中的語言不再受到制約,多視其角色而定,且製作方式亦有別於早年幾近土法鍊鋼的方式,因此不在“台灣閩南語影片”定義範圍內。
1955年公映的《六才子西廂記》為公認第一部台灣閩南語影片,翌年殺青播映的《薛平貴與王寶釧》則是第一部賣座台灣閩南語影片,也捲起台灣閩南語影片攝製風潮,成為指標性的一部影片。另外,最後一部台灣閩南語影片電影是1981年,由楊麗花主演,也是歌仔戲電影,“陳三五娘”。1955年至1981年間,台灣閩南語影片總產量達1000多部,現存於台灣電影資料館者,約200多部。
中文名
台灣閩南語電影
別    名
台灣閩南語影片
地    區
台灣

台語電影啓蒙

台灣電影業發展相當早,在日據時期的20世紀初就已經開始。1900年6月12日法自動幻畫協會於台北北門街“十字館”開始放映黑白紀錄片,映期為一週,並且登報招攬觀眾。此為台灣第一回的電影公開放映與電影廣告,十字館亦成為台灣第一家電影院。同年6月16日,來自日本的松浦章三於淡水館放映法國盧米埃兄弟拍攝的《火車進站》、《海水浴》、《工人下班》等十餘部短片。松浦章三並於放映電影時兼日文解説,是台灣最早的電影辯士1921年,同樣以日語解説電影的台灣人王雲峯成為第一個台籍辯士
1930年代,使用閩南語的台籍辯士與配上閩南語流行曲(如桃花泣血記)的無聲電影雖盛行台灣,但理論上仍不可稱為台灣閩南語電影。1932年5月1日,台灣自制第一部電影,是無聲片《義人吳鳳》。該片演員多為日本人。1937年台灣出現第一部有聲片,為台灣總督府政令宣導影片,描述六氏先生遇難的“嗚呼芝山岩”。之後台灣少量自制生產的有聲片仍全以日語配音,因此也不能算是台灣閩南語片。1945年後,受美國影響,台灣電影院大量放映好萊塢電影,但因為語言的隔闔,票房不佳。開放粵語、廈門方言電影在台灣播放後,特別是語言相近的廈門方言電影,刺激了台灣閩南語電影的開始。而首部真正台灣閩南語影片應該是戰後,1956年邵羅輝導演,以歌仔戲都馬劇團演員為班底的16mm電影《六才子西廂記》。

台語電影興衰

台語電影第一波

搭配歌仔戲演出的台語電影《六才子西廂記》因為16mm電影規格不適合影院演出,上映三天後即因觀眾稀少下檔;雖然賣座不佳,卻因此引起普遍迴響。導演白克將本來由普通話發音的政令宣導片《黃帝子孫》計劃改以台灣閩南語配音。不過《黃帝子孫》尚未製作完成,何基明導演、以歌仔戲劇團“麥寮拱樂社”為班底的第一部35mm台灣閩南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提前首映。
1956年1月4日,由麥寮拱樂社主演、標榜“正宗台語”的台灣閩南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於台北的中央戲院、大觀戲院首映,結果票房打破紀錄。幾天後,台北美都麗戲院、台北明星戲院等戲院加入聯映,每天每家戲院都放映五至六場,盛況空前。光這階段的映期,《薛平貴與王寶釧》一片的純收入就高達120萬新台幣,超過成本三倍。之後該片於台灣中、南部戲院上映,更是轟動一時。該片票房的告捷,激勵了民間電影業者相繼投入台灣閩南語電影的拍攝。
1956年,台台灣閩南語電影開拍達21部,是1950年代以來台灣自制影片總數的數倍,其中邵羅輝導演執導的《雨夜花》是第一部台灣閩南語時裝電影。1957年,台灣閩南語電影更開拍62部。總計下來,1955年1959年間,台灣閩南語電影共有178部影片,是同時間”國語片“的三倍多,其中以《王哥柳哥遊台灣》及其續集最受矚目。
1957年11月1日,《徵信新聞報》(今《中國時報》)舉辦了第一屆台灣閩南語片金馬獎。
不過因為快速的生產,使台灣閩南語電影普遍呈現粗製濫造的現象,票房也就迅速衰落。1960年,台灣閩南語電影跌至21部,維持數年的第一波台灣閩南語電影高峯遂匆匆結束。

台語電影第二波

1957年開始的3年台灣閩南語電影生產高峯,雖匆匆結束,但已建立一定規模的台灣閩南語電影市場與製作經驗讓台灣閩南語電影於1962年迅速重新興盛。當時台灣閩南語片的製作預算只要新台幣二十-三十萬,即使一個家庭主婦(相當普通人一千多個月的薪資),也出得起資金拍攝,1962年,台灣共生產120部影片。而當時普通話影片全年也只有7部影片。台灣閩南語電影數量於1963年後,又呈現迅速下滑的趨勢。
台灣閩南語片主要的拍攝場景,主要集中在台北的北投,因為北投的温泉館林立,室內的拍攝場景,既可有房間也有辦公室可以選擇,附近的河邊又可當作海景拍攝,當紅的影星最多一次輒上8部戲。
因為拍攝預算門檻低,吸引許多人投入台灣閩南語片市場,包括沒有電影製作背景的人,以摸索的方式參與,造成劣幣逐良幣的現象,加上電視機逐漸普及,視覺的聲光刺激慢慢被電視機取代。後期的台灣閩南語電影為了吸引觀眾,開始在電影情形中以置入性行銷的方式幫商品打廣告,甚至在《海女》系列的電影中,有情色的鏡頭出現。在鄉間的電影院,甚至有看電影免費加映情色電影(俗稱小電影),或是在片中穿插現場的脱衣舞表演。
台灣閩南語片會又迅速的衰退,原因大約有:
台灣閩南語影片趕工拍攝情況並未改善,常常以十天的拍攝工作天來製作一支片子。
拍攝場地缺乏,最常拍攝的地點是台北北投,而常常幾組人馬一同拍攝。
台灣閩南語影片只能供內銷無法拓展市場
影片無法從黑白片升級到彩色片等因素。
台當局的態度。因為台當局不重視台灣閩南語電影,認為台灣閩南語電影過於“粗鄙”。
數量過多,題材劇本無法突破,導致觀眾不但分散,且日漸稀少。
諸如李行導演,以普通話發音拍攝台灣社會寫實片與愛情片的不合社會實情的因素。
無線電視的開播。
在層層限制與台當局任其衰退的政策下,台灣閩南語電影終於在1981年,台灣上映最後一部純以閩南語配音的“陳三五娘”(楊麗花歌仔戲電影)畫上終點。而從1955年到1981年,台灣閩南語電影共只存在26年。
前面的説法是官方文章。
當時使用台灣閩南語的人口超過八成,聽不懂普通話的人口很多,以普通話為主的電視與普通話電影並非這些人的休閒選擇。 實際上導致台灣閩南語電影急速衰退的主要原因,除了電視開播,主要就是政治因素,“國語運動”與“白色恐怖”。 電影拍攝需要大量前置資金,屬於資金密集的產業。 當時國民黨政府推動“國語運動”,並用特務壓制黨外異議份子與黨內雜音,許多人莫名失蹤或死於非命,在這種氣氛下,產生了寒蟬作用,迫使當時的投資者減少對台灣閩南語電影拍攝的投資,最後導致整個產業的消失。

台語電影種類

台灣閩南語電影因為發展期間與票房所需,類型不是很多,約略可分為以歌曲為主的電影、歌仔戲電影與現實社會電影。
台灣閩南語電影的歌曲為主電影,一者是將利用舊有30年代以來的台灣閩南語歌謠或流行歌曲的意境,將其重拍成電影,例如《雨夜花》《望春風》(楊麗花主演),一者是利用當時正紅的流行歌加以拍攝,例如洪一峯的《舊情綿綿》。這些歌曲因為電影的推波助瀾及影像化,四十年後的2000年代仍為台灣民眾所熟悉。
現實社會電影則包含所有“時裝劇”,這些時裝劇有所謂喜劇片愛情片、黑社會片等。最大特徵是劇情單薄,甚至有些全盤抄襲歐美國家影片(例如喜劇普遍抄襲卓別林電影)的橋段,1965年的《地獄新娘》即是改編自米蘭夫人,電影中出現鬼魂的鏡頭,是台語片拍攝的一大進步。更大的特色是拍攝地點通常是在台北市近郊附近。這裏面,又以台北北投區最多產量。
台灣閩南語電影另外還有一種很特殊的類型,那就是“歌仔戲電影”。這種將全部歌仔戲劇本表演方式及身段搬上大屏幕的這類型電影不但創造是在台灣相當獨特,也是世界少有的表演歌劇方式。
以歌曲為主的電影
1956年《雨夜花》、1962年《雨夜花》(下集)、1964年《媽媽請你保重》、1962年《台北之夜》、1965年《文夏風雲兒》、1967年《流浪天使》、1967年《流浪劍王子》、1968年一見你就笑》、1972年《走馬燈》、1964年《懷念播音員》、《舊情綿綿》、《望春風》、1963年《素蘭小姐要出嫁》、1963年《草螟雞公》1964年《桃花泣血記》、1967年《三聲無奈》、1969年《燒肉粽》、1969年《雨夜花》 (重拍)、1964年《可愛的人》、1965年《心愛彼個人》、1965年《悲戀公路》、1968年《一隻鳥仔》、1969年《媽媽你在何方》、1964年《悲情城市》(林福地導演,金玫主演)
現實社會電影
1959年阿三哥出馬》、1956年運河殉情記》、1960年《丈夫的密秘》(又名:《錯戀》)、1964年《五月十三傷心夜》、1965年《六個嫌疑犯》、1958年《鬼湖》、1958年《古恨城》、1959年《男之罪》 、1959年《男之罪(續集)》 、1961年浦島游龍宮》、1962年《台北之夜》、1962年《女王蜂》、1963年流浪賣花姑娘》 、1963年《天邊海角》、1963年《台北之星》、1963年《妻在何處》 、1964年情天玉女恨》 、1964年《矮仔財娶妻》1964年《歡喜過新年》 、1964年《請君保重》、1965年《只愛你一人》 、1965年《心心相印》、1965年《吹牛大王》、1965年《靈肉之道》、1965年《英雄難過美人關》 、1966年《喋血夜總會》1962年《阿丁大鬧歌舞團》、1962年《台灣夜生活》、1963 年《小財神爺》 、1963 年《金色夜叉》、1964年《天生自然》1964年《真珠塔》、1964年《港都苦命女》、1964年《再會港都》、1965年地獄新娘》、1969年《處女寶鑑》、1969年《暗光鳥》、1967年走路新娘》 、1964年《少女的祈禱》
歌仔戲電影
1955年《薛平貴與王寶釧》、1956年《薛平貴與王寶釧(續集)》、1956年《薛平貴與王寶釧(第三集)》、1956年《范蠡與西施》 、1957年《蘇文達薄情報》、1957年《青山碧血》《碧玉簪》、1981年《陳三五娘》

台語電影市場文化

隨片登台是台灣閩南語電影盛行時所產生的文化。隨片登台的意思是,電影片中的男女主角或演出人員,在電影上映的同時,現身在電影院和觀眾見面。在電視機還不普及的時代,大明星下鄉和觀眾接觸,是當地的大事。電影演員會在電影的開場或是演出中間和觀眾交流。
台灣閩南語電影流行的時代,一般民眾普遍接觸的媒體是廣播電台,也因此有些台灣閩南語電影,是先以某一首流行歌曲作為電影主題曲,然後才拍攝電影。電影《舊情綿綿》即是一例,由歌曲《舊情綿綿》的主唱人洪一峯擔任男主角,這也是洪一峯的第一部電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