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民報

鎖定
《台灣民報》,是台灣日據時期中台灣人所創辦影響力最大的報紙。前身為《台灣青年》雜誌、《台灣》雜誌。
中文名
台灣民報
語    種
中文
主辦單位
台灣人
創刊時間
台灣日據時期

台灣民報歷史發展

台灣民報東京時期

1923年4月15日《台灣民報》創刊於日本東京,全部為中文版(在此之前的《台灣青年》雜誌、《台灣》雜誌為中、日文各半)。《台灣民報》原先是半月刊,10月15日改為旬刊,並併入日文版。1925年7月12日起再改為週刊(每週日發行),增設台北支社(社長王敏川)。

台灣民報遷台

在《台灣民報》發刊前,就有不少人主張將發行地遷回台灣。但由於台灣總督府的關係,該計劃一直不能實行。直到第三任文官總督伊澤多喜男上任後,遷台之事才有了轉機。1927年8月1日《台灣民報》以增加日文版的條件下遷入台灣,仍以週刊形式出現。1930年3月增資改組,並易名為《台灣新民報》1932年4月15日,正式獲准發行日刊。廣受台灣民眾喜愛。而為了使台灣民眾能避開日本警察的騷擾,台灣文化協會也在各地成立讀報社,方便民眾閲讀。

台灣民報內容

《台灣民報》橫跨20年代-30年代,可説是台灣各種社會運動的機關報,同時也是研究20-30年代台灣不可或缺的史料。《台灣民報》對自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來的政治、社會運動均熱烈支持,也呼應要求台灣自治及抨擊台灣總督府。而對新文藝鼓吹及提倡白話文也有不少貢獻,更是台灣新文學的重要園地。
此外還引進對新知識、新思想的介紹,也經常報道中國政情及世界新知,諸如中國軍閥混戰、對立等。發行量更突破一萬份,足以與日本人創立的《台灣日日新報》相提並論。
在編輯羣方面,更是高手如雲,如新文學旗手張我軍、醫生兼小説家賴和、文學家楊雲萍、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等人。而對總督府施政的批評與諷刺也使《台灣民報》在新聞檢查方面遭到百般刁難,最久一次還被扣押了44天。
不過,1927年在台中醉月樓召開台灣文化協會第一次全島代表大會,通過議程第14點“《台灣民報》拒買同盟之組織”(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原《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二篇·領枱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頁282。
《南瀛新報》亦出現許多批判《台灣新民報》的言論,如〈台灣新民報馬腳露現 批評大講演會將開催 定舊曆五月十三日夜於大眾講座〉及〈暴露欺騙民眾的台灣新民報告親愛同胞檄〉(《南瀛新報》,1932年6月17日24版)。
《南瀛新報》1932年6月25日14版、1932年7月9日13、14版、1932年7月16日13版、1932年7月23日13版、1932年9月10日13版、1933年6月17日23版,均曾出現批判《台灣新民報》的記載,彰顯日據時期台灣輿論的多元。

台灣民報沒落原因

隨着日本軍國主義抬頭,《台灣新民報》所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另外3個日報同業(《台南新報》、《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新聞》)壓力下,1937年4月1日,《台灣新民報》漢文欄減半。1937年6月1日,《台灣新民報》被迫廢止漢文版,仍可刊漢詩。台日語言雖不同,日人使用綴讀法,仍能閲讀漢詩,且日本政府並未正式下令禁止漢文。1937年6月1日之後,仍可看到《風月》(《南方》)、《孔教報》、《崇聖道德報》、《詩報》、《南國文藝》等漢文雜誌、《韭菜花》、《白香山之研究》等漢文書籍刊行。
1941年2月,在《台灣新民報》常務董事兼總經理羅萬陣及主筆兼編輯局長林呈祿讓步下,將《台灣新民報》改名為《興南新聞》,但言論風格已大不如前。1944年4月,日本政府由東京派員來台,將台灣島上較具規模的6家報紙《興南新聞》、《台灣日日新報》(台北)、《台灣新聞》(台中) 、《台灣日報》(台南)、《東台灣新聞》(花蓮) 、《高雄新報》(高雄)合併為《台灣新報》。
1945年10月25日,《台灣新報》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改名為《台灣新生報》,但已不如以前《台灣民報》為民喉舌的特質。
太平洋戰爭後,部份原屬台灣民報社的新聞從業人員,在台灣新生報社成立前曾自立門户創辦了《民報》。民報社與戰前的台灣民報社有相當的淵源,但是以報社沿革的角度來看,並無延續之關係。
2009年8月4日,在義美食品贊助下,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News)重新刊印《台灣民報》1925年新年特刊號,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主持在“義美大樓”(台北市信義路二段88號)舉辦的“重刊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