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希臘羅馬倫理思想

鎖定
公元前6~前2世紀中葉希臘城邦和前 2世紀~公元476 年羅馬帝國 奴隸制社會的各種道德理論和學説的統稱。
中文名
古希臘羅馬倫理思想
外文名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Ethics
定    義
羅馬奴隸社會道德理論和學説
萌芽於
原始社會末期
意    義
西方倫理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
代表人物
伊壁鳩魯等
發生時間
前 2世紀~公元476 年

古希臘羅馬倫理思想古希臘倫理思想

萌芽於原始社會末期,在奴隸制城邦形成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隨着奴隸制的產生、發展和衰落,古希臘的倫理思想形成不同的發展階段:①赫拉克利特與畢達哥拉(見畢達哥拉和畢達哥拉學派)倫理思想的對立。赫拉克利特強調“正義就是鬥爭”,命運就是邏各斯,反映了奴隸主民主派反對舊傳統的要求。畢達哥拉宣揚美德乃是“和諧”,鼓吹靈魂不死和輪迴轉世説,主張維護舊傳統和舊道德。②德謨克利特柏拉圖倫理思想的鬥爭。德謨克利特在其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感覺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幸福論倫理思想,強調快樂和幸福是人們應做和不應做的道德標準。柏拉圖則繼承蘇格拉底的“善觀念”論,建立了理念論倫理思想體系。他宣揚“神是至善的”,並闡述了維護奴隸制等級的智慧、勇敢、節制、正義“四主德”理論。他的倫理思想特別是四主德論,對後世倫理思想的發展有着深刻的影響。③城邦奴隸制危機時期的亞里士多德倫理思想。亞里士多德集前人倫理思想之大成,進一步使古希臘倫理思想系統化、理論化,並寫出專門的倫理學著作《尼各馬可倫理學》、《歐德米亞倫理學》等,把倫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他的倫理思想帶有幸福論的特點,其實踐德性論,則帶有明顯的經驗性,具有合理因素。他的超越實踐德性之上的所謂純粹理智的德性,則是柏拉圖倫理思想的繼承,帶有某種神秘主義的色彩。④伊壁鳩魯(見伊壁鳩魯和伊壁鳩魯學派)的快樂主義倫理思想和早期斯多阿學派的義務論倫理思想的鬥爭。他們把德謨克利特和柏拉圖倫理思想的鬥爭,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古希臘羅馬倫理思想古羅馬倫理思想

基本上是古希臘倫理思想的繼續和發展。前期的主要代表是盧克萊修與M.T.西塞羅。盧克萊修堅持和發展了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的幸福論和快樂主義倫理思想,論證了人們追求幸福是合乎自然規律的。西塞羅則宣揚神恩、命運,強調自然法的正義和愛他原則。古羅馬後期,哲學與基督教神學相結合,逐漸形成宗教道德理論,為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倫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見中世紀神學倫理思想)。

古希臘羅馬倫理思想意義

古希臘、羅馬的倫理思想在西方倫理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為後來的西方各種倫理學説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和理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