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印度天文學

鎖定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印度的天文學起源很早,由於農業生產的需要,印度很早就創立了自己的陰陽曆。例如在《梨俱吠陀》中就有十三月的記載。
中文名
古印度天文學
原    因
農業生產的需要
記    載
《梨俱吠陀》

古印度天文學劃分方法

古印度天文學 古印度天文學
《鷓鴣氏梵書》將一年分為春、熱、雨、秋、寒、冬六季;還有一種分法是將一年分為冬、夏、雨三季。《愛達羅氏梵書》記載,一年為360
日,十二個月,一個月為30日。但實際上,月亮運行一週不足30日,所以
有的月份實際不足30日,印度人稱為消失一個日期。大約一年要消失五個
日期,但習慣上仍稱一年360日。
印度古代還有其他多種歷日制度,彼此很不一致。在印度曆法中還有
望終月和朔終月的區別,望終月是從月圓到下一次月圓為一個月;朔終月
日月合朔到下一個合朔為一個月。兩種曆法並存,前者更為流行。
印度月份的名稱以月圓時所在的星宿來命名。對於年的長度則用觀察
恆星的偕日出來決定。《吠陀支節錄—天文篇》已發明用諧調週期來調整年、月、日的關係。一個週期為五年,1830日,62個朔望月。一個週期內置兩個閏月。一朔望月為29.516日,一年為366日。公元一世紀以前大約一直使用這種粗疏的歷法。
為了研究太陽、月亮的運動,印度有二十七宿的劃分方法。它是將黃道分成二十七等分,稱為“納沙特拉”,意為“月站”。二十七宿的全部名稱最早出現在《鷓鴣氏梵書》。當時以昴宿為第一宿。在史詩《摩訶婆羅多》裏則以牛郎星為第一宿。後來又改以白羊座β星為第一宿。這個體系一直沿用到晚近。
印度二十七宿的劃分方法是等分的,但各宿的起點並不正好有較亮的星,於是他們就選擇該宿範圍內最高的一顆星作為聯絡星,每個宿都以聯絡星星名命名。印度也有二十八宿的劃分方法,增加的一宿位於人馬座α和天鷹座α間,名為“阿皮季德”梵文意為“麥粒”宿。

古印度天文學發展

印度上古文獻全無年代的記載,要確切地斷代是困難的。因此人們往往藉助於天象資料研究歷史年代。有人將吠陀定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將梵書定在公元前十二世紀,將《吠陀支節錄—天文篇》定在梵書之後。但也有人把它們推遲到公元前五世紀前後。
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佛教在印度傳播很廣,佛經中表述的傳統宇宙觀念,與中國古代的蓋天説較為接近。須彌山為天地的正中央。日月環繞須彌山運動而不入地下,日繞行一週為一晝夜。
在以後的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印度天文學基本上沒有得到發展。在笈多王朝時期(公元四、五世紀),佛教衰落而印度教興起,希臘天文學傳入印度,天文學開始蓬勃發展,出現了印度著名的天文學家阿耶波多。
他的主要天文著作是《阿耶波提亞》。他的書中也有類似中國古代計算上元積年的方法。他計算了日月五星以及黃白道的升交點和降交點的運動,討論了日月五星的最遲點及其遲速運動,有推算日月食的方法。
阿耶波多以後,出現了天文學伐羅訶密希羅,他的主要著作《五大曆數全書彙編》,幾乎彙集了當時印度天文學的全部精華,全面介紹了在他以前的各種曆法。編入書中的五種曆法以《蘇利亞歷數書》最為著名。在該書中引進了一些新的概念,如太陽、月球的地平視差,遠日點的移動,本輪等,並且介紹了太陽、月球和地球的直徑推算方法。該書成為印度曆法的範本,一直沿用至近代。
不過伐羅訶密希羅時代的《蘇利亞歷數書》的數據尚不精密,後世曾不斷進行修改補充,現存的《蘇利亞歷數書》中的數據,大約是公元十二世紀修訂的。此外,從這些歷數書中得知,當時的印度曆法大都是使用恆星年而不是迴歸年,這個特點一直保持到近代。
中國唐朝的《開元佔經》中譯載有天竺《九執歷》,它是當時(公元七世紀前後)較為先進的印度曆法。日月五星加羅暖和計都,合稱九曜,九執的名稱來源於此。羅暖和計都是印度天文學家假想的兩個看不見的天體,實指黃、白道相交的升交點和降交點。《九執歷》有推算日月運行和交食預報等方法,曆元起自春分朔日夜半。
它將周天分為360度,1度分為60分,又將一晝夜分為60刻,每刻60分。它用十九年七閏法。恆星年為365.2762日。朔望月為29.530583日。《九執歷》用本輪均輪系統推算日月的不均勻運動,計算時使用三角函數的方法。《九執歷》的遠日點定在夏至點前10度。
公元十二世紀,印度出現了天文學家帕斯卡爾,他的重要天文著作《歷數精粹》對印度天文學的發展影響很深。他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理論,認為地球居於宇宙之中,靠自力固定於空中;認為地球上有七重氣,分別推動月球、太陽和星體運動。他還提出天體視直徑的變化是由於它們到地球的距離變化造成的,並且認識到地球具有引力。
印度天文學在曆法計算和宇宙理論上自具特色,但不重視對天體的實際觀測,因而忽視天文儀器的使用和製造。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僅有平板日晷和圭表等簡單儀器。直到十八世紀才由賈伊·辛格二世在德里等地建立了天文台,置有十幾件巨型灰石或金屬結構的天文儀器。

古印度天文學相關介紹

古印度天文學
《鷓鴣氏梵書》將一年分為春、熱、雨、秋、寒、冬六季;還有一種分法是將一年分為冬、夏、雨三季。《愛達羅氏梵書》記載,一年為360日,十二個月,一個月為30日。但實際上,月亮運行一週不足30日,所以有的月份實際不足30日,印度人稱為消失一個日期。大約一年要消失五個日期,但習慣上仍稱一年360日。
印度古代還有其他多種歷日制度,彼此很不一致。在印度曆法中還有望終月和朔終月的區別,望終月是從月圓到下一次月圓為一個月;朔終月以日月合朔到下一個合朔為一個月。兩種曆法並存,前者更為流行。
古印度最著名也較重要的天文學歷法著作
印度古代曆法是陰陽合曆。自有史以來可分為三個時期:在吠陀(Vedic)期前期,約從公元前十世紀到公元前六世紀。使用曆法的歷日製度很不一致。有以12個恆星月為一年,一恆星月27日,一年324日;有以13個恆星月為一年,一年351日;有以12個朔望月為一年,6個大月,每月30日,6個小月,每月29日,一年共354日;有以360日為一年,稱作一世間年,每年分作12個月,每月30日,稱為世間月;有以“假設”太陽年為378日,即以一世間曇?8日。過兩個世間年之後接一個“假設”太陽年,實際上是一年為366日。這樣的年可稱之為太陽年。吠陀期後期,約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后二世紀。這時期內有耆那(Jaina)歷,這個曆法以一星宿年=日,一太陰年=日,一世間年=360日,一太陽年=366日。凡五個太陽年(一瑜伽,yuga)有60個太陽月(Solar month),61個世間月(karmamonth),62個朔望月(lunar month),67個星宿月(naksatra month)。由此可以推算出一太陽月=日,一世間月=30日,一朔望月=日,一星宿月=日。這樣,一個有閏月的太陰年=日,這些數據和名稱在唐代即已傳入中國,當時編的《法苑珠林》卷七中已有著錄。其中把太陽月譯成日月,朔望月譯成月月。書中還有推入日季日數和月季日數的方法。所謂日季是兩個太陽月,即日;所謂月季是指一星宿月的六分之一,即一個月季=日悉檀多 (Siddhanta)時期,約自公元三世紀到十二世紀。悉檀多指曆法的總名,意譯為“歷數書”。至於悉檀多的註釋工作,到公元十八世紀還沒有停止過。這時期的歷法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五大曆數全書彙編》 (Pancasiddhatika)中的各歷(以下簡稱《五》)、傳到中國的《九執歷》(以下簡稱《九》)和婆羅門笈多 (Brahmagupta)撰的歷書(音譯為《乾陀幹迪迦》,意譯為《曆法甘露》,以下簡稱《甘》)。
設Y 為積年,為閏周,b 為一朔望月不足30日的差數,式中 為一常數。在《五》、《九》中 =0,在《甘》中則又設m 為其年曆過月數,d 為其月曆過日數,則:
積月
積日(ahargana)
以7除積日D ,得餘數,即:D ≡(mod7)。以=0之日為星期五, =1之日為星期六等,便得星期名稱(這是按《甘》的算法)。
印度曆法中有三種上元:上元自天地開闢算起,上元自公元前3102年2月17日,星期五算起,這個曆元稱為卡利·尤幾(Kali yuge),以釋迦(Saka)紀年為上元,釋迦元年為公元78年(3 月15日)。釋迦元年離卡利·尤幾年數為:3102+(78-1)=3179。《五》歷從釋迦427年制邏月白半一日起算,故Y =3179+427=3606。《甘》歷從釋迦587年制邏月白半一日起算,故Y =3179+587=3766。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總述·歲時》條記錄了當時印度曆法。以時極短者叫剎那(ksana),120剎那為一剎那(taksana),60剎那為一臘縛(lava),30臘縛為一牟呼慄多(muhurta),5牟呼慄多為一時,6時合成一日夜。月盈到滿叫白分(又叫白半,白博叉Paksha),月虧到晦叫黑分(又叫黑半,黑博叉)。黑前白後,合為一月,12個月為一歲。
古代印度——天文學
Ancient India – Astronomy
古代印度——天文學
--作者:Alice
--發佈時間:2006-2-24 22:44:36
In India the first references to astronomy are to be found in the Rig Veda which is dated around 2000 B.C. Vedic Aryans in fact deified the Sun,Stars and Comets. Astronomy was then interwoven with astrology and since ancient times Indians have involved the planets (called Grahas)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human fortunes. The planets Shani,i.e. Saturn and Mangal i.e. Mars were considered inauspicious.
在印度,首先提到天文學的要數是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出現的《梨俱吠陀》了。事實上,吠陀的雅利安語是用作神化太陽,星辰和慧星。由於古時的印度把行星與人的命運連接在一起,天文學因此而同占星術交織在一起。
In the working out of horoscopes (called Janmakundali),the position of the Navagrahas,nine planets plus Rahu and Ketu (mythical demons,evil forces) was considered. The Janmakundali was a complex mixture of science and dogma. But the concept was born out of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and perception based on astronomical phenomenon. In ancient times personalities like Aryabhatta and Varahamihira were associated with Indian astronomy.
計算誕生時的星位(叫做傑馬昆達尼),阿格拉(印度北部一城市)的位置,被認為是九顆行星加上拉胡和庫吐(神秘的魔鬼,邪惡的力量)。傑馬昆達尼是科學與教條的複雜混合,但這個概念卻是由天文觀察和建立在對天文現象的理解上而來的。在古時期,人物像阿雅巴塔和維拉哈米希拉是與印度天文學連接在一起。
It would be surprising for us to know today that this science had advanced to such an extent in ancient India that ancient Indian astronomers had recognized that stars are same as the sun,that the sun is center of the universe (solar system) and that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Earth is 5,000 Yojanas. One Yojana being 7.2 kms.,the ancient Indian estimates came close to the actual figure.
今天令我們驚訝的是這種科學在古印度是如此先進,古代的印度天文學家已經記錄了星辰的變化,與今天的太陽無異,太陽是宇宙(太陽系)的中心,地球的周長是5,000瑜伽那斯。一瑜伽那斯等於7.2公里,古代印度估計已經接近真實圖像。
In Indian languages,the science of astronomy is called Khagola-shastra. The word Khagola perhaps is derived from the famous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Nalanda which was called Khagola. It was at Khagola that the famous 5th century Indian Astronomer Aryabhatta studied and extended the subject.
印度語言裏,天文學被稱為Khagola-shastra。Khagola這個詞很可能是源自稱為Khagola的著名納倫達大學天文台。就在Khagola裏,公元五世紀著名的印度天文學阿雅巴塔研究並且發展了這個課題。
screen.width-6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600;
He is the first known astronomer on that continent to have used a continuous system of counting solar days. His book,The Aryabhatiya,published in 498 AD described numerical and geometric rules for eclipse calculations. Indian astronomy at that time was taking much of its lead from cyclic Hindu cosmology in which nature operted in cycles,setting the stage for searching for numerical patterns in the expected time frames for eclipses.
他是所知的第一位南亞次大陸天文學家使用持續的系統去計算太陽日。他的書《阿雅巴提雅》,發表於公元498年,描述了日食計算的數字和幾何規則。在那時,印度天文學家在印度的循環宇宙論方面有主導的地位,大自然是在循環之中,為以數學來預算日蝕時間打下了基礎。
Aryabhatta is said to have been born in 476 A.D. at a town called Ashmaka in today\s Indian state of Kerala. When he was still a young boy he had been sent to the University of Nalanda to study astronomy. H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astronomy. He also propounded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of gravitation,thus predating Copernicus by almost one thousand years.
阿雅巴塔據説是出生於公元476年,在一個今天叫喀拉拉邦(印度西南部)的阿薩瑪卡的印度市鎮上出生。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被送到納蘭達大學去學習天文學。他在天文學領域上有着重大貢獻。他也提出以引力作用為基礎的日心説,比哥白尼早了幾乎一千年。
Aryabhatta\s Magnum Opus,the Aryabhattiya was translated into Latin in the 13th century. Through this translation,European mathematicians got to know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areas of triangles,volumes of spheres as well as square and cube root. Aryabhatta\s ideas abouteclipsesand the sun being the source of moonlight may not have caused much of an impression on European astronomers as by then they had come to know of these fact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s of Copernicus and Galileo.
阿雅巴塔的鉅著《阿雅巴提雅》在十三世紀的時候被翻譯成拉丁文。通過這種翻譯,歐洲數學家開始接觸三角形的計算模型,同樣也有關於球體,矩形和立方根的卷冊。阿雅巴塔有關日蝕和太陽是月亮的光源這些思想在歐洲天文學家中沒有引起很大注意,因為他們是從哥白尼和伽俐略得知這些的。
But considering that Aryabhatta discovered these facts 1,500 years ago,and 1,000 years before Copernicus and Galileo makes him a pioneer in this area too. Aryabhatta\s methods of astronomical calculations expounded in his Aryabhatta-Siddhatha were reliable for practical purposes of fixing the Panchanga (Hindu calendar).
考慮到阿雅巴塔在1,500年前就發現了這些事實,比哥白尼和伽俐略早1,000,他也是這個領域的先鋒。阿雅巴塔在他的《阿雅巴塔——釋哈塔》解釋了他的計算模型,相關的實際用途是用作修正印度曆法。
Thus in ancient India,eclipses were also forecast and their true nature was perceived at least by the astronomers.
因此在古代印度,日蝕也被預言,它們的真實性質至少被天文學家們得知。
The lack of a telescope hindered further advancement of ancient Indian astronomy. Though it should be admitted that with their unaided observations with crude instruments,the astronomers in ancient India were able to arrive at near perfect measurement of astronomical movements and predict eclipses.
缺乏天文望遠鏡阻擋了古代印度天文學的進一步發展。應當承認,這些古代印度天文學家只用了粗糙的工具進行獨立觀察,他們得出了接近完美的天體運動結果和預測了日蝕。
Indian astronomers also propounded the theory that the Earth was a sphere. Aryabhatta was the first one to have propounded this theory in the 5th century.
印度天文學家也提出地球是球體的理論。阿雅巴塔是公元五世紀第一位提出此理論的人。
Another Indian astronomer and mathematician,Brahmagupta estimated in the 7th century that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earth was 5000 yojanas. A yojana is around 7.2 kms. Calculating on this basis we see that the estimate of 36,000 kms as the Earth\s circumference comes quite close to the actual circumference known today.
另一位印度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巴馬加塔(婆羅門加塔)在公元七世紀計算了地球周長大約是5000瑜伽納斯。一瑜伽納斯大約等於7.2公里。在此計算的基礎上,我們得知地球的周長大約是36,000公里,與今天所知的實際周長非常接近。
There is an old Sanskrit Sloka (couplet) which is as follows: "Sarva Dishanaam,Suryaha,Suryaha,Suryaha."
有一句古老的梵語斯諾卡(對聯)如下:"Sarva Dishanaam,Suryaha,Suryaha,Suryaha."
This couplet means that there are suns in all directions. This couplet which describes the night sky as full of suns,indicates that in ancient times Indian astronomers had arrived at the important discovery that the stars visible at night are similar to the Sun visible during day time. In other words,it was recognized that the sun is also a star,though the nearest one.
這個對聯的意思是有從各個方向而來的太陽們。這個對聯描繪了黑夜的天空充滿了太陽,説明了在古時候,印度的天文學家已經有重要的發現,那就是晚上可以看見的星星其實就像白天看見的太陽一樣能夠發光。換言之,有證據表明,太陽也是一顆恆星,儘管它離我們最近。
This understanding is demonstrated in another Sloka which says that when one sun sinks below the horizon,a thousand suns take its place.
這種解釋描述在另一副對聯上,説一個太陽沉落在地平線之下,一千個太陽來代替。
This apart,many Indian astronomers had formulated ideas about gravity and gravitation. Brahmagupta,in the 7th century had said about gravity that "Bodies fall towards the Earth as it is in the nature of the Earth to attract bodies,just as it is in the nature of water to flow".
這一部分,很多印度天文學學對引力和地心吸力有約定俗成的想法。婆羅門加塔,在七世紀已經説過引力是“物體掉到地面上其實是地球擁有吸引物體的本性,就像水有流動的本性一樣。”
About a hundred years before Brahmagupta,another astronomer,Varahamihira had claimed for the first time perhaps that there should be a force which might be keeping bodies stuck to the Earth,and also keeping heavenly bodies in their determined places. Thus the concept of the existence of some attractive force that governs the falling of objects to the Earth and their remaining stationary after having once fallen; as also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s which heavenly bodies occupy,was recognized.
大約早於婆羅門加塔一百年,另一位天文學家瓦拉哈米希拉首次聲稱很可能有一種力量使得物體掉到地面,也使得天體在它們的固定位置上。因此,存着在一種吸引力支配着物體掉到地面,它們落下之後仍然是保持靜止的;同時也決定了天體所公認的位置。
It was also recognized that this force is a tractive force. The Sanskrit term for gravity is Gurutvakarshan which is an amalgam of Guru-tva-akarshan. Akarshan means to be attracted Thus the fact that the character of this force was of attraction was also recognized. This apart,it seems that the function of attracting heavenly bodies was attributed to the sun.
這種力量也被認為是吸引力。吸引力的梵語術語就稱為古魯塔瓦卡薩,是古魯——塔瓦——阿卡薩的混合體。阿卡薩意思是被吸引。因此這種力量的實際特徵也被認為是吸引。除此之外,看來吸引天體的功能是歸因於太陽。
The term Guru-tva-akarshan can be interpreted to mean,\to the attracted by the Master. The sun was recognized by all ancient people to be the source of light and warmth. Among the Aryans the sun was defiled.
古魯——塔瓦——阿卡薩這個術語解釋起來意思是:“被師傅(主人)所吸引”。太陽被所有古代人們認為是光和熱的泉源。在雅利安語當中,太陽被污染了。
The sun (Surya) was one of the chief deities in the Vedas. He was recognized as the source of light (Dinkara),source of warmth (Bhaskara).
太陽(薩雅)是吠陀其中一位主神。他被認為是光(丁卡拉)和温暖(巴卡拉)的泉源。
In the Vedas he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source of all life,the center of creation and the center of the spheres.
吠陀,他也被認為是所有生命的泉源,創造物和球體的中心。
The last statement is suggestive of the sun being recognized as the centre of the universe (solar system). The idea that the sun was looked upon as the power that attracts heavenly bodies is supported by the virile terms like Raghupati and Aditya used in referring to the sun.
最後的陳述暗示了太陽被認為是宇宙(太陽系)的中心。這種思想就是把太陽看作吸引天體的力量,由男性力量支持,拉哈帕提和阿迪雅等術語被用作代表太陽。
While the male gender is applied to refer to the sun,the earth (Prithivi,Bhoomi,etc.,) is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a female.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term Gurutvakarshan also support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heliocentric theory,as the term Guru corresponds with the male gender,hence it could not have referred to the earth which was always referred to as a female.
當男性力量作為太陽的象徵的時候,地球(Prithivi,Bhoomi,etc.)通常是比喻成女性。
Many ancient Indian astronomers have also referred to the concept of heliocentrism. Aryabhata has suggested it in his treatise Aryabhattiya. Bhaskaracharya has also made references to it in his Magnum Opus Siddhanta-Shiromani.
很多古代印度天文學家已經提到過日心説的概念。阿雅巴塔也在它的論《阿雅巴提雅》作出了暗示。巴卡拉薩雅也在鉅著Siddhanta-Shiromani提及過。
But it has to be conceded that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of gravitation was also developed in ancient times (i.e. around 500 B.C.) by Greek astronomers.
但也承認由引力作用而來的日心説也古代(大約公元前五百年)由希臘天文學家發展起來
What supports the contention that it could have existed in India before the Greek astronomers developed it,is that in Vedic literature the Sun is referred to as the \centre of spheres\ along with the term Guru-tva-akarshan which seemingly refers to the sun. The Vedas are dated around 3000 B.C. to 1000 B.C. Thus the heliocentric idea could have existed in a rudimentary form in the days of the Rig Veda and was refined further by astronomers of a later age.
有爭議性的論點就是在希臘天文學家發展此學説之前,印度就已經存在此學説了,依據是吠陀文獻提到太陽是“球體的中心”,術語古魯——塔瓦——阿卡薩看來也是代表太陽的。吠陀可以回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到公元前一千年之間。因此,日心説是以一種尚未發展的形式存在於《梨俱吠陀》時期,在後來的日子裏被天文學家所進一步發展。
indian Astronomers like Aryabhatta and Varahamihira who lived between 476 and 587 A.D. made close approaches to the concept of Heliocentrism.
印度天文學家,像活在公元476年和公元587年之間的阿雅巴塔和瓦拉哈米希拉,使得接近日心説的觀念。
In the Surya-Siddhanta,an astronomical text dated around 400 A.D.,the following appellations have been given to the sun. "He is denominated the golden wombed (Hiranyagarbha),the blessed; as being the generator".
在《薩雅——釋哈塔》,一本公元400年左右的天文文獻,給予太陽如下稱呼:“他被命名為金黃色的子宮(Hiranyagarbha),受祝福的一位,是發動機(動力)。”
He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supreme source of light (Jyoti) upon the border of darkness - he revolves. bringing beings into being,the creator of creatures".
他也提到“一種光的至高源頭(以太)在黑暗的邊界之上——他循環出現,使萬物形成,是萬物的創造者。”
The Surya-Siddhanta also says that "Bestowing upon him the scriptures (Vedas) as gifts and establishing him within the egg as grandfather of all worlds,he himself then revolves causing existence". (Quoted from the Surya-Siddhanta,Translated by Rev. Ebenezer Burgess)
薩雅——釋哈塔也説“把他安入在文獻(吠陀)之上是一種天賦,把他放置在雞蛋裏面,作為所有世界的始祖,那麼他自己也轉動,引致了存在。”(引自《薩雅——釋哈塔》,由埃比尼澤伯吉斯牧師翻譯)
Thus we can see that what ancient Indian astronomers say comes close to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of gravitation,which was a thousand years later articulated by Copernicus and Galileo inviting severe reactions from the clergy in Rome.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印度天文學家所説的接近由地心吸力而來的日心説,一千年之後的哥白尼和伽俐略卻受到來自羅馬教會的激烈反應。
古代的印度
大約在公元前 3500 年前,次大陸北部的居民已開始經營農業。哈拉巴文 化時期農業生產已有相當水平。從一些城鎮的遺址中發現了穀倉。那時人們 已經發明瞭畜耕技術和青銅製造的鋤、鐮等農具。古印度的農作物已有大麥、 小麥、水稻、豌豆、甜瓜和棉花等。飼養的家畜已有羊、豬、狗等,可能還 有大象。哈巴拉文化時期的繁榮中斷以後,以畜牧業為主的雅利安人又重新 發展了農業。到了吠陀時代,他們發展了畜耕,懂得了人工灌溉和施肥。到 吠陀時代的後期,由於鐵器的使用,農業生產又有了較大的發展。孔雀王朝 統一後,大規模興修水利,到了易利沙帝國時代,古印度進入封建社會以後, 農業生產有了進一步發展。中國唐代僧人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一書中記載了許多反映古印度農業經濟繁榮的事例。早在哈拉巴文化時期,古印度的冶金技術就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人們廣泛地用銅或青銅製造斧、鋸、鑿、鋤、魚鈎、劍、矛頭、匕首和前鏃等工 具和兵器。對出土文物的分析表明,那時人們已經掌握了鍛打、鑄造和焊接 等技術。哈拉巴文化時期的工匠們很擅長製作金銀飾物,且已很精緻。有史 料記載,大約在公元前 4 世紀的古印度人已能鍊鋼了。公元 5 世紀初芨多王 朝期間製造的一根鐵柱現仍矗立在德里,這根鐵柱高 7.25 米,重約 6.5 噸, 至今還幾乎完全沒有鏽蝕。在同一時期,古印度還鑄造了許多銅佛像,有的高達 2 米。
古印度人是棉花的最早種植者,那裏是棉紡織技術的發源地。哈拉巴文化時期遺址中就有一些棉布殘片,當時的人已學會了給棉布染色。孔雀王朝 時期,棉紡織業已相當發達,產品遠銷國外許多地區,成為古印度當時出口 的大宗貨物。古印度的養蠶和絲織技術是從中國學去的。
由於運輸和貿易的需要,古印度的造船業已很發達。哈拉巴文化遺址中 已發現一座造船台。芨多王朝時已能建造可容數百人的大海船。古印度向東 航行通過馬六甲海峽到達中國,向西航行經阿拉伯海到達紅海。
此外,古印度還以甘蔗為原料製成蔗糖,大量出口。古印度人是最早使用燒製過的磚建造房屋的人。燒磚的發明是建築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印度河流域的考古發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哈拉巴文化時期的 建築遺蹟。建築物大都是磚木結構。哈拉巴和摩享約·達羅是當時的兩座大 城市,佔地面積竟多達 200 至 300 公頃。摩享約·達羅由衞城和下城兩部分 組成。衞城有用燒磚砌築的高厚城牆和塔樓。衞城內有許多公用建築物,其 中有一座 1800 平方米的大浴室,一座 1200 平方米的大谷倉和一座 600 平方 米的會議室。下城為居民區,有許多住宅,其中有二或三層的樓房。城內有 平直相交的交通網,還有給水和排水系統,整個遺址展現的是一座經過規劃 設計並精心建成的大城市。遠在 4000 多年前就能建設這樣宏偉的城市,這在 世界其他地區還很少發現過。
孔雀王朝以後,在古印度佛教盛行,因而出現了許多佛教建築,主要是 一些廟宇和堵波(即佛塔),還有一些開山鑿石而成的石窟。後來在德蘇丹國時期,因奉伊斯蘭教為國教,這裏又發現了許多伊斯蘭式的建築。莫卧兒帝國時期於公元 17 世紀建造的泰吉·瑪哈爾陵墓,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 古印度最華麗的建築物。據説這是由波斯、土耳其等許多國家和本地的建築 師、工匠共同設計建造的,前後共用了 20 多年的時間,這座建築座落在現今 印度北方邦亞格拉附近,整個建築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並鑲有各種寶石。它是穆斯林建築的代表作。
古印度最古老的文字是梵文,據中國唐代名僧玄奘説,梵文共有字母 47 個。梵語是古印度語的一種,梵語中保存有大量的宗教、哲學、文學、藝術、 醫學、天文等古代文獻。古印度的許多佛教經典都是用梵文寫成的。説梵語的印度斯坦人歷史文化悠久,從公元前 2 世紀起就一直同中國人民友好往 來。古印度的文字除了極少數是刻在石頭、竹片、木片或銅器上之外,大量 的文字則是書寫在白樺樹皮和樹葉子上的。古時的喜馬拉雅山下有很大的一 片樺樹林,早在公元前若干世紀,古印度人就把他們的梵文寫在這種樹皮或 樹葉上。玄奘從印度取回的佛經幾乎都是寫在這種白樺樹皮或樹葉上的。大 約在公元 7 世紀末,中國發明的紙才傳到印度,直到公元 11 世紀以後,印度 才有了自己用紙寫的典籍。
古印度人很早就開始了天文曆法的研究,吠陀時代,他們已有不少天文 曆法知識。那時,他們把一年定為 360 日,分為 12 個月,也有置閏的方法。我國唐代時,古印度家後裔瞿曇悉達著有《天元佔經》一書。這部書裏所介紹的“九執歷”是那時印度較先進的歷法。
這部曆法規定,一恆星年為 365.2726 日(今測值為 365.25636 日),一 朔望日為 29.530583 日(今測值為 29.530589 日),採用了 19 年 7 閏的置閏 方法。
古印度比較著名的天文歷史著作,是公元前 6 世紀形成的《太陽悉檀 多》。這部著作講述了時間的測量、分至點、日月食、行星的運動和測量儀 器等許多問題。
這部書成為古印度天文學家著作的範本,它同時還是古印度最重要的數 學著作之一,對古印度天文學和數學有很大的影響。
古印度人對恆星也作了許多細緻的觀測。早在吠陀時代,他們就把黃道 附近的恆星劃分為 27 宿,“宿”的梵文就是“月站”之意。就是説,他們把 月亮在天空的位置劃為 27 處,每一處都是月亮之站台。
古印度有一部傑出的天文學著作,是公元前 5 世紀後期聖使所著的《聖 使集》。其中提到天球運動是地球繞地軸旋轉而見到的現象,這一超時代的 正確見解,並沒有受到當時的人接受。
在這部天文學著作中,還討論了日、月和行星的運動,以及推算日月食 的方法等。
公元 505 年,古印度就有了綜合性的天文學著作《五大曆數全書》。此 書是 Varahami—hira 彙集了古印度五種最重要的天文學曆法著作。
這部書在天文學史上很有參考價值,作者雖沒有什麼自己的見解,但卻 把前人的成果闡述得很系統很清晰。
古印度人在天文曆法方面雖然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但是他們不十分 注重實際的天文觀測,因此在長時間內都還只是一些比較簡單的觀測儀器, 直至 18 世紀才在德里等地建立起一些有較為複雜的觀測儀器的天文台。
在古印度,不同時代的人對宇宙有着不同的看法。如吠陀時代,人們認 為天地的中央是一座名叫須彌山的大山,日、月都繞此山運行,太陽繞行一 周即為一晝夜。
而《太陽悉檀多》則認為大地是球形,北極是山頂,此山名叫墨路山, 那是神的住所,日、月和五星的運行是一股宇宙風所驅使,一股更大的宇宙 風則使所有天體一起旋轉。
而古印度著名的天文學家作明(1114—?)在他的《歷數全書頭珠》的 著作中,主張地球是靠自身的力量固定於宇宙之中,其上有七重氣,分別推 動日月和五星的運行。這時,作明的想法已受到了古希臘人的影響。
由此看來,在中國、古希臘、古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及古印度等文明古 國和地區中,古印度在天文學方面的成就和貢獻,遠遠不及其他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