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代陶器

鎖定
夏商西周春秋陶器中,引人注意的品種印紋硬陶需要提及。印紋硬陶也是陶器,只是胎質比一般的泥質陶、夾砂陶細膩、堅硬,燒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些,器表拍印有幾何形圖案為主的紋飾,所以叫印紋硬陶。其特點:胎的化學成份跟原始瓷器相似,鐵的含量多些,器表和器裏均多呈紫色、紅褐色、灰褐色或黃褐色;器表多有拍印幾何形圖案紋飾;有一種光澤;胎較堅硬,扣之可發出金石聲。西周則是印紋硬陶的發展興盛期,器形有甕、壇等,有的器高達90釐米。春秋時期印紋硬陶繼承前代的發展。印紋硬陶是由陶到瓷過渡的一種具有原始瓷某些特點的陶器。
中文名
古代陶器
外文名
Ancient pottery
時    代
夏代至春秋
地    區
中原地區

古代陶器夏代陶器

中國史學界關於夏代何時開始,結束,夏的社會性質是什麼等,尚無定論,本書亦不打算加入這些問題的討論。我們以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早期的陶器作為夏代的陶器來介紹。
夏代陶器以泥質灰陶、夾砂陶較多,黑陶(包括黑衣灰陶)和棕陶次之,紅陶已極少見。還有少量白陶器。主要器形有:作炊器的鼎、罐、甑,作飲器的觚,作食器的豆、簋、缽、三足盤,作盛器用的盆、甕、缸,等等。紋飾主要是籃紋、方格紋、繩紋,還有一些素面磨光或在磨光陶器表面拍印的回紋、葉麥紋、渦漩紋、雲雷紋、圓圈紋等。夏代陶器盛行在器表加飾數週附加堆紋、劃紋、弦紋。陶器造型方面的特徵是:折沿平底、三底足、圈足為主,圜底器少量出現。
夏代陶器在燒成工藝上有些進步,出現了能產生更高温度的饅頭窯:窯室呈圓形弧壁,並向上逐漸收斂,封頂隆起形似饅頭,故名。饅頭窯可以提高陶器的燒成温度(火候)陶器的質量得以提高。

古代陶器商代陶器

由於商代歷史長(一般認為有六百多年),文化面貌比較清楚,商代的陶器前後差別較大,陶瓷史家們往往把它分成三個時期來介紹:
商代早期的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灰陶較夏代為多,有少量紅陶、棕陶和白陶,而黑陶、黑衣陶已很少見。主要器形有:炊器類的鼎、罐、甑、鬲。鬲逐代替鼎而成重要炊器。飲器類的觚、爵,食器類的豆、簋、三足盤,盛器類的甕、盆、大口尊缸,等等。大口尊、圈足盤、簋是新出現器形。這時期陶器紋飾以印痕較深的繩紋為主,約佔五分之四強。另有少量磨光素面,及磨光面上拍印的雲雷紋、雙鈎紋、圓圈紋,附加堆紋的運用已較前大為減少。
商代中期的陶器:以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最多,約佔同期陶器總數的90%以上,另有一些夾砂粗紅陶、泥質黑皮陶、泥質紅陶,白陶的數量佔陶器總量的比例仍很小,但較商代早期有所增加。器形主要有:作炊器的鬲、罐、甑,作飲器的爵、觚、杯,作食器用的簋、豆、缽、鼎、作盛器的盆、甕、大口尊、罐、壺,等等。在造型上,商代中期陶器口部折沿基本不見,多為卷沿,底部主要是圜底和袋狀足,圈足器增多,平底器大為減少。商代中期陶器的紋飾,繩紋所佔比重更大,幾達98%。在製作精細的簋、豆、盆、罐、壺、甕的腹部、肩部、圈足上,常有由圖案紋飾組成的帶條,主要紋飾有:饕餮紋、夔紋、方格紋、人字紋、花瓣紋、雲雷紋、渦漩紋、曲折紋、連環紋、乳釘紋、蝌蚪紋、圓圈紋、火焰紋等。其中以饕餮紋組成的帶條最多,一般是三組饕餮紋構成一個條帶。饕餮紋在陶器上大量拍印,僅在商代中期最為盛行,到商代後期就很少見到了。
商代晚期的陶器,仍以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為最多,另有少量的泥質紅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商代晚期我國白陶得到了高度發展,成為當時佔陶器中比例不大卻十分名貴、重要的一個陶器品種,下面我們還要單獨談幾句。商代晚期陶器的器形,作炊器的鬲、罐、甑,作飲器的爵、觚、杯,作食器用的簋、豆、缽、鼎、作盛器的盆、甕、大口尊、罐、壺,等等。紋飾仍以繩紋為主,另有一些刻劃紋、凹線紋、弦紋、附加堆紋、鏤孔,等等。商代中期盛行的饕餮紋、雲雷紋、方格紋等帶條狀精美圖案紋飾,這時期陶器上已很少見到,這一點是我們區分商代中期與晚期陶器的參考之一。在造型上,商代晚期陶器中的平底器,圈足器較前一時期明顯增多,袋狀足也不少,而圜底器則有所減少。
我國在6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即能生產以瓷土或高嶺土為原料的白陶器。此後便源源不斷。到商代晚期白陶燒製達到了高峯。商代晚期白陶器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的遺址或墓葬中均有出土,以安陽殷墟出土為最多。此時的白陶器不僅選料精細,而且製作相當規整、精緻,器表又多飾有饕餮紋、夔紋、雲雷紋、曲折紋等精美花紋圖案,形制和紋飾都有仿製當時的青銅禮器。商代晚期白陶器是當時 陶器中的珍品,也是我國陶瓷器中的瑰寶。商代以後,由於瓷器的出現,白陶便迅速衰落了。
商代陶器在燒成工藝上有很大提高,饅頭窯是主要的窯型。在江南地區新出現一種比饅頭窯更為先進的陶窯--龍窯。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上虞,江西吳城均發現了商代龍窯。這種窯一般依山勢建在山坡上,窯身呈長條形傾斜砌築,外觀上形似一條龍從下而上,故名龍窯。龍窯比起橫穴窯、豎穴窯、饅頭窯來,有多種優點:因依山而建呈傾斜向上狀窯爐本身就有自然抽力,窯爐火勢大,通風力強,升温快:可據生產需要和技術條件,增加窯的長度,從而提高窯的裝燒量,還比較容易維持窯內的窯爐氣氛(這對燒瓷器更重要,下面我們再詳講),這就使商代陶器有很大發展,並在商代中期開始了我國由陶到瓷的過渡,誕生了我國最早的瓷器--原始青釉瓷器。

古代陶器西周陶器

西周陶器仍以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為最多,也有少量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泥質黑陶和白陶,到西周後期已經不見了。西周陶器的器形,作炊器主要有鬲、 甑,作飲器的主要有爵、 觚等。但已經很少,作食器用的重要有豆和簋,作盛器用的主要有勰、罐甕、盆、盂等等。在造型上,西周陶器以袋狀足、圈足、平底為主要特徵。紋飾仍以紋理較粗的繩紋為主,另有一些劃線紋、篦紋、弦紋、刻劃三角紋等。這時附加堆紋已很少使用。
西周時期燒造陶器的窯爐主要還是饅頭窯,龍窯的使用還是相當少。

古代陶器春秋陶器

春秋陶器以泥質陶為主,夾砂灰陶次之,另有少量夾砂紅陶和夾砂棕陶。常見器形,作炊器的主要是鬲、釜、甑,作食器的主要有豆、盂、盤,作盛器主要有甕、盆、罐。此外,大約從商代晚期開始出現的專用於隨葬的陶明器,春秋時期有較大的發展,有仿青銅禮器的鼎、 盤,也有仿日用器的鬲、罐、豆、盂,等等,陶器的造型以平底器和三足器為主,有少量圈足器。春秋陶器紋飾更為簡單,主要是粗繩紋、瓦旋紋。可以看出,春秋時期陶器不僅品種減少,而且紋飾單調,大約是因為當時的陶器手工業的主要力量,用於生產和發展更為先進適用的原始瓷上去了。
商周時期特別要提到的一個重要陶器品種是建築用陶。我國書籍的最早的建築用陶器,是商代的早期的陶水管。西周早期又出現了陶瓦,春秋時期出現了磚。建築用陶不僅增加了商周陶器的品種,而且從根本上改進了我國建築面貌,為我國獨特建築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樣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商代早期的建築用陶水管是作為宮殿羣排水管用的,是一種一端粗,一端細的圓筒形管, 一般長約40、徑約14、壁厚約1.2釐米,表面飾有細繩紋。管較細的那端有約15釐米一段的繩紋被抹去,便於與另一管較粗一端套接。商代晚期還出現一種"三通"陶水管件,是為了作縱橫兩條水管丁字形相交用的,其形制與作用跟自來水用的三通管相似。西周的瓦有筒瓦、板瓦和瓦當。筒瓦和板瓦均一頭寬一頭窄。筒瓦大的長可達50釐米,小的也達22.5釐米,厚1.2至1.5釐米。筒瓦表面有各種繩紋、雲雷紋等,內壁中部有一長約5釐米的圓柱形或圓錐形瓦釘,用來把瓦固定在房頂上。板瓦一般長48~53釐米,寬29~34,厚1~2釐米。板瓦的外面也有一至二個約長3釐米的圓瓦釘。瓦當是筒瓦窄端粘接一個圓形或半圓形堵頭,用於靠近房檐邊沿處的。
春秋時期建築用陶又有了新發展,出了方形或長方形薄磚。這是我國建築的用磚之始。陶水管、板瓦、筒瓦、瓦當大量使用。特別要注意,,春秋時期的瓦同西周的瓦明顯的不同:春秋的比西周瓦略小而稍薄:春秋時期的瓦基本上沒有瓦釘(或叫瓦鼻)少量用瓦釘的瓦,也不是如西周瓦把瓦釘固定在筒瓦的內面,板瓦的外面,而是把瓦釘製成帶有釘帽的單獨構件,在板瓦或筒瓦一端近頭處挖一個小圓孔,使用時將瓦釘通過瓦上圓孔插入房頂上以固定瓦;再就是筒瓦或瓦當的一端出現了稍小於瓦頭的瓦榫頭,便於兩個筒瓦相接處更為吻合。
以上介紹的是夏商周時期的以河南、陝西、晉南等地區為中心的中原地區的陶器情況。我國當時中原地區以外的地方同樣有各具特色的有些還是比較發達的製陶業,有很多值得重視研究的隱患,這裏不便詳細介紹了。有志於此的讀者可細心研讀那些地區的考古發掘報告與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