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之善為道者

鎖定
古之善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猶兮⑤若畏四鄰⑥;儼兮⑦其若客⑧;渙兮其若凌釋⑨;敦兮其若樸⑩;曠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濁⑿;孰能濁⒀以靜之徐清?孰能安⒁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中文名
古之善為道者
出    處
道德經
作    者
老子
朝    代
春秋戰國時期

古之善為道者譯文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説: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着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脱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古之善為道者註釋

①善為道者:指得"道"之人。
②容:形容、描述。
③豫:原是野獸的名稱,性好疑慮。豫焉,引申為遲疑慎重的意思。
④涉川:戰戰兢兢、如臨深淵。
⑤猶:原是野獸的名稱,性警覺,此處用來形容警覺、戒備的樣子。
⑥若畏四鄰:形容不敢妄動。
⑦儼兮:形容端謹、莊嚴、恭敬的樣子。
⑧客:一本作"容",當為客之誤。
⑨渙兮其若凌釋:形容流動的樣子。
⑩敦兮其若樸:形容敦厚老實的樣子。
⑾曠兮其若谷:形容心胸開闊、曠達。
⑿混兮其若濁:形容渾厚純樸的樣子。混,與渾通用。
⒀濁:動態。
⒁安:靜態。
⒂不欲盈:不求自滿。盈,滿。
⒃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思。一本作蔽不新成。

古之善為道者引語

古之善為道者緊接前章,對體道之士做了描寫。老子稱讚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他們掌握了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懂得運用普遍規律來處理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也可以説這是教一般人怎樣掌握和運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遠遠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們具有謹慎、警惕、嚴肅、灑脱、融和、純樸、曠達、渾厚等人格修養功夫,他們微而不顯、含而不露,高深莫測,為人處事,從不自滿高傲。本章裏“蔽而新成”四字,有的版本作“蔽不新成”,這樣,含義就迥然相異,前者解釋為去故更新,後者則是安於陳舊,不求新成的意思。本書取“蔽而新成”,大致符合上下文意。

古之善為道者評析

“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一般人對“道”感到難於捉摸,而得“道”之士則與世俗之人明顯不同,他們有獨到的風貌、獨特的人格形態。世俗之人“嗜慾深者天機淺”,他們極其淺薄,讓人一眼就能夠看穿;得“道”人士靜密幽沉、難以測識。老子在這裏也是勉強地為他們做了一番描述,即“強為容”。他們有良好的人格修養和心理素質,有良好的靜定功夫和內心活動。表面上他們清靜無為,實際上極富創造性,即靜極而動、動極而靜,這是他們的生命活動過程。老子所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朴實、靜定持心,內心世界極為豐富,並且可以在特定的條件下,由靜而轉入動。這種人格上的靜與動同樣符合於“道”的變化規律。

古之善為道者作者簡介

老子 老子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今河南鹿邑太清宮鎮)人。 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是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是為“反者道之動”,“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他關於民眾的格言有:“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於他的身份,還有人認為他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裏。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説明了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子亦老萊子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當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並不是道家創始人。

古之善為道者作品出處

《古之善為道者》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五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説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44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説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