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叉手禮

鎖定
叉手禮是我國古代平常生活中打招呼的禮儀,始於西晉。這種行禮方式無論男女老幼都可行使,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種禮,以示尊敬。
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中文名
叉手禮
出現時間
西晉
用    途
日常見面打招呼
通俗講是我國古代平常生活中打招呼的禮儀。
《事林廣記》載“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即雙手手指交叉在胸部而示敬,這種叉手禮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使行。王虛中的《訓蒙法》中記載,“小兒六歲入學,先數叉手,以左手緊把高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1] 
晉祠女子叉手形象 晉祠女子叉手形象
水滸傳》寫梁中書吩咐楊志護送生辰綱,楊志聽後,急忙“叉手向前稟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點,幾時起身?”’又《警世通言》第八卷《崔持詔生死冤家》,寫三鎮節度使鹹安郡王得到朝廷賞賜的一領團花繡戰袍,為了表示感恩,想雕刻一塊美玉孝敬皇帝,向手下人詢問雕什麼好,其中一個叫崔寧的,“當時叉手向前,對着郡王道:‘應該雕個南海觀音’。叉手禮不像拱手、作揖那樣行完禮手部動作即結束,而是放在胸前繼續這一動作,手並不放下,類似後來捫心俯身以示敬的動作,所以又有“叉手不離方寸”之説,方寸即“心”,這裏指的是胸部。還以《水滸傳》為例,第二十八回寫施恩請武松幫助他奪回被蔣門神霸佔的酒店,武松詢問此事的來由,“那施恩叉手不離方寸,才説出這件事來。”又如《醒世恆言》第三十五回,寫徐家的老僕人阿寄為主家出去做生意,主婦顏氏見他回來連忙打聽賠賺情況,“那阿寄叉手不離方寸,不慌不忙的説道:“一來感激天地保佑,二來托賴三娘(您)的洪福……賺得五六倍利息。行其他禮節,有時也加上叉手的動作。如《水滸傳》中的高俅,在端府看踢球時以——一個搖亮的動作接回了打在他身邊的球,令端王驚喜異常。詢問他是何人。該書寫高俅是“叉手跪拜道:“小的叫做高俅,胡踢得幾腳”’。這是叉手與跪拜禮一起施行。女子行“萬福禮”也有加上叉手動作的。《水滸傳》第二十回,寫潘金蓮拿叉竿挑門簾子,不想叉竿失手,正好打在過路的西門慶的頭上,那潘金蓮情知不指叉手深深地道個萬福,説道:‘奴家一時失手,官幾體怪。”’ 又:1983年江蘇江寧縣張家山西晉墓出土。高19.6 釐米。青瓷,灰白色胎,黃綠色釉,釉大部已剝落,僅剩少量痕跡,模製,再以貼塑、刻紋作裝飾。現藏南京博物院。俑分頭、模製,再粘接成形,然後貼塑、刻劃眼、耳、口、鼻和髮飾服飾。頭髮向後梳理,挽成扁形彎曲的十字花式髻。髻的上部中空,可能是簪笄的地方。扁平的臉龐,廣的額頭,有一雙圓圓的大眼睛,眼珠鼓起,幾乎突出在眼瞼之外,流露出驚 恐的神態。在癟嘴小口上刻劃 出長而深的人中,耳垂上綴兩枚 圓形珠飾。身穿對襟寬袖衣衫, 衣長曳地。頸下兩道刻紋,是在 寬大衣衫之內,還穿着齊頸的中 衣。雙手交置胸前,似作恭敬的“叉手禮”。叉手示敬,是古時漢 族拱手揖禮中的一種姿勢。唐 柳宗元詩曰:“入郡腰恆折,逢人 手盡叉。”所以一般認為在唐代 始流行這種見面禮。這件青瓷 俑的叉手姿態,讓我們看到西晉 時,行叉手禮的形象。説明在早於唐朝三百多年前的西晉元康年間,已有叉手示敬的禮節。唐以後的五代、宋還盛行這種禮節。在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上繪有作叉手禮的人物形象。
《事林廣記》中叉手圖示 《事林廣記》中叉手圖示
《韓熙載夜宴圖》中行叉手禮人物 《韓熙載夜宴圖》中行叉手禮人物
《事林廣記》中,有“叉手法”的記載。女俑在行叉手禮時,衣衫的寬袖滑至肘部,將整個小臂裸露在外。腰部束帶,挽成蝴蝶結。按人體比例來看,女俑似為跪姿,寬大的衣衫將其身軀籠罩住。寬袖長衫,是魏晉以來流行的服飾。據晉《東宮舊事》載:“太子納妃,有白縠、白紗、白絹衫,並紫結纓。”晉《修復山林故事》稱:“梓宮有練單衫、復衫、白紗衫、白縠衫。”可見衫是當時上下通用的便服,而且多用白色薄質絲綢製作。這件女俑的服飾雖然簡單,但緻密的質地,柔的線條,表現出大袖衫的懸垂和飄逸。可見俑的衣衫應是用質薄的絲綢縫製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