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叉尾鮠

鎖定
叉尾鮠,Leiocassis tenuifurcatus (Nichols, 1931) ,鱨科鮠屬的一種底層温水性魚類,對生態環境適應性較強。適温範圍0~38℃,生長攝食温度為5~36.5℃,最適生長温度21~26℃,15℃以下攝食減少,生長緩慢。正常生長要求溶氧3毫克/升以上,在溶氧2.5mg/l以上即能正常生活,溶氧低於0.8mg/l時開始浮頭,。pH值在5~8.5間均可生存,以6.3~7.5為最適範圍。鹽度適應範圍為0.02%~0.85%。
中文名
叉尾鮠
拉丁學名
Leiocassis tenuifurcatus (Nichols, 193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鮎形目
鱨科
鮠屬
叉尾鮠

叉尾鮠形態特徵

背鰭條II—6~7;臀鰭條ii-iv—13~18;胸鰭條I—8~9;腹鰭條i—5。鰓耙11~15。體長為體高的4.8~7.2倍,為頭長的4.2~5.5倍,為尾柄長的4.7~5.3倍;為前背長的2.8~3.6倍。頭長為吻長的2.5~3.2倍,為眼徑的6—9.2倍,為眼間距的2.2~3.4倍,為頭寬的1.3~1.6倍,為口裂寬的2.3~2.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4~3.7倍。遊離脊椎骨42~45枚。體細長,前部縱扁,後部側扁,尾柄紉長。頭較小,頭頂被皮膜。吻圓鈍,略突出。口小,下位,弧形。唇厚,邊具梳狀紋,在口角處形成發達的唇褶。上須突出於下須。上、下須及肥骨均具絨毛狀細齒,形成齒帶,下頜齒帶中央分開。眼中等大,側上位,位於頭的前半部,被皮膜;無遊離眼線。眼間隔隆起。前後鼻孔相距較遠,前鼻孔呈短管狀,位於吻端,後鼻孔裂縫狀。真須位於後臭孔前緣,後伸達眼後緣;頜須短,後伸至眼後緣;外側鬚鬚長於內側鬚鬚,後伸達眼後緣。寬孔大,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鰓耙細小。體光滑無鱗。背鰭短小,骨質硬刺前線光滑,後緣具弱鋸齒,起點位於胸鰭條後端之垂直上方略前,距吻端大於距脂鰭起點。脂鰭低長,基部位於背鰭基後端至尾鰭基的中央。臀鰭起點位於脂鰭起點之垂直下方稍後,至尾鰭基的距離大於至胸鰭基後端。腳鰭側下位,硬刺前線光滑,後緣鋸齒髮達,後伸不達腹鰭。腹夠起點位於背鰭基後端垂直下方略後。距胸鰭基後端大於距臀夠起點。肛門距臀夠起點較距腹鰭基後端為近。尾鰭淺分叉上、下葉等長,圓形。活體側灰褐色,腹部灰白。各鰭灰黑色。為小型底棲魚類,常生活在多泥沙的小溪裏,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外出尋食。以水生昆蟲及其幼蟲、寡毛類、蝦類和小魚等為食。產卵期4~5月。沉卵性,淺黃色。受精卵附着於石塊上孵化。個體小,數量少,無經濟價值。

叉尾鮠生活習性

為小型底棲魚類, 常生活在多泥沙的小溪裏, 白天很少活動, 夜間外出尋食

叉尾鮠分佈範圍

陽朔 臨桂 靈川 恭城 賀州市區 鐘山 富川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