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厷是一個漢語漢字,讀音為gōng,hóng。部首厶,部外筆畫2畫,總筆畫4畫。 [1-2]  [3]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中“雄”的二簡字 [6]  ,後停用。
中文名
拼    音
gōng,hóng
部    首
字    碼
53B7
五    筆
dcu
倉    頡
ki
鄭    碼
gdzs
筆    順
1354
部外筆畫
2
總筆畫
4

字形源流

厷
現在統一規範簡化為“厷”。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
漢字拼音:gōng hóng
厷字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詳細釋義

厷:gōng ㄍㄨㄥˉ,hóng ㄏㄨㄥˊ。手臂曲張之形是厷之範式。
厷:gōng ㄍㄨㄥˉ。
本義:同“肱”。如:《漢書·王莽傳中》:“日德元厷右,司徒典致文瑞,考圜合規。”。(顏師古注:“厷,古肱字。”)
厷:hóng ㄏㄨㄥˊ。
衍義:同“宏”。大通。《集韻·耕韻》:“厷,大通也。通作宏。”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𠀤姑弘切。肱本字。《説文》臂上也。《前漢·王莽傳》月𠛬元股,考方法矩。日德元厷,考圜合規。《注》晉灼曰:厷,圜也。厷,古肱字。 [4] 

説文解字

【卷三】【又部】
臂上也。從又,從古文。厶,古文厷,象形。肱,厷或從肉。古薨切

説文解字注

(厷)臂上也。臂、手上也。古假弓為厷。二字古音同也。傳易者江東馯臂子弓。馯姓、臂名、子弓字。名臂故字厷。左、榖梁邾黑肱。公羊作黑弓。鄭公孫黑肱字伯張。則肱卽弓也。從又。從古文厷。小篆以厶太古。故加又。古薨切。六部。
(𠃋)古文厷。象形。象曲肱。
(肱)左或從肉。今皆作此。 [5] 

方言集匯

粵語:gwang1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kwen1 [客英字典] kwen1 [海陸豐腔] kwen1
參考資料